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我,锦衣卫,永镇大明一万年 > 113 家访

我,锦衣卫,永镇大明一万年 113 家访

作者:吃饭的萝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6: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为了不让舅舅操心自己婚姻的事情,方正赶紧转移话题,道:“舅舅,上次我问你,您和皇后的关系咋样,您也没有回答我,今天我看皇后的态度,对您颇为冷淡啊。”

照理说到了魏忠贤这个位置,皇后应该给他赐座,但是今日一见,皇后却将他当成了空气,若说两人之间没有纠葛,打死方正也是不信的。

魏忠贤神色黯淡下来,显然想到了什么不堪回首的往事,他叹了口气,还是没有说出来。

车厢内的温度似乎随着这一声叹息降低。

方正内心的好奇却越发严重,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会让自己的舅舅不愿提起。

难道历史上的那个传说是真的?

《明史》记载,皇后张氏娠,客氏以计堕其胎,帝由此乏嗣。

客氏作为魏忠贤的对食,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那么皇后对魏忠贤的冷淡就可以解释的通。

方正仔细想想,如果换做自己的孩子被魏忠贤给搞掉了,即使没有任何证据,自己恐怕也会跟他不死不休。

朱由校就算再傻,再不理朝政,他怎么也不会放任自己的儿子被客氏害死而不闻不问。

更不用说客氏被天启封为奉圣夫人,至今还居住在咸安宫里面。

方正总觉得这里面疑点重重,但是魏忠贤不愿意讲,他也不好强求。

其实方正的心里是非常希望能将皇后给争取过来的,不管在任何时候,后族都是非常强大的一股力量。

否则就算小胡斐得到太子之位,在他成年之前,都需要在紫禁城里居住。

到那时,如果皇后想要对小胡斐下手,简直不要太轻松。

车厢里陷入了一段尴尬的沉默,最终还是魏忠贤打破了宁静:“今天这事你做的不错。”

今天的事?

是指我偷看皇后的事情?

魏忠贤继续道:“锦衣卫还是没白去,总算学到了点东西。”

魏忠贤难得夸奖一回自己,方正觉得心里挺受用。

“不能给舅舅丢脸不是。”

魏忠贤点点头,脸上重新挂上了笑容,似乎忘记了许多不好的回忆。

“等舅舅去给你打听打听,京师里谁家的闺女没有婚配。”

方正没想到魏忠贤转了一圈又回到自己身上,不过他虽然向往着自由恋爱,可如果舅舅真的能给自己找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

自己是要还是不要呢?

马车停在了方正的大门前,像往常一样,方正很自觉的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正准备跟魏忠贤挥手告别。

谁知道魏忠贤紧随其后,也从马车上跳了下来:“过了这么久,还没有去你家看看,是舅舅的不对。”

方正家中还藏着一个娇俏可人的小婢女,闻言心中一紧,赶紧跟了上去。

魏忠贤站在大门口,抬头看着宅院上面的牌匾:“你知不知道这是谁写的?”

说实话,方正每天忙得脚不着地,早出晚归的,还真没有注意过这牌匾上面的字。

他摇摇头。

“这是舅舅请皇上题的字。”

什么?

皇上的墨宝?

乖乖,这东西放在几百年后,妥妥的国宝啊。

历史上明熹宗在文人的记载里面,是一个文盲皇帝,一个只喜欢做木工,不理朝政的皇帝。

方正虽然没有很高的欣赏水平,但是字写得好不好看还是能欣赏的。

牌匾上“方宅”两个字,端正、大气,自有一股风度,若说写字之人目不识丁,这人肯定是睁眼说瞎话。

不过想想写历史的都是些什么人,方正也就释然了。

“舅舅,你猜我昨天晚上见到了谁?”

魏忠贤没说话,等着方正自己解开谜底。

“杨妙玄,就是这座宅子原本主人的女儿,她化名北斋,隐居在城北的一户农院里面。”

本以为魏忠贤会勃然大怒,谁知道他只是点点头道:“我早就知道了。”

“她现在何处?”

方正便将昨夜之事和盘托出,魏忠贤叹了口气道:“杨涟这个人就是死脑筋,”

“当初东林党那么多人,就属他最跳,被人当枪使都不知道。”

“我也是没有办法,这种傻白甜不跟他一般见识,他倒是蹬鼻子上脸,非要置咱家于死地,你说我能有什么办法?”

方正对于这件事无法评价。

他只是个初入官场的小白,官场怎么玩的,有什么规则他全然不知。

如果不是有魏忠贤给他的圣旨,那次就被陆文昭和张英整死了。

幸好他前世看过不少官场小说,还有那个非常火爆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

对于官场,他只知道这里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拼的是你死我活。

“走吧,带我进去走一走。”

方正看着眼前的宅子,心中暗道:“舅舅啊,舅舅,你就不怕杨涟的冤魂来找你报仇?”

魏忠贤看到方正犹豫,忽然笑道:“他活着的时候我都不怕,死了还能蹦出来害我?”

魏忠贤大步在前,王富贵赶忙跟上,替他将门打开。

方正摇了摇头,自己这个舅舅还真是混不吝,叫人看不透啊。

“这些东林党人,整日就知道开会、结社,谈论时政,本来这也没有什么,偏偏他们将这股风气给带进了朝堂,你不知道,当空谈成为朝议的主流,那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景象。”

魏忠贤走在这座宅院,像是自言自语,似乎是跟方正说话,又像是在跟死去的杨涟对话。

人生七十古来稀,魏忠贤已经五十八岁了,也算是长寿之人。

魏忠贤来到一株梅树下,看着光秃秃的树枝“杨涟就像是这株梅树,空有枝干,也许明年还会开花,但它结不出果子。”

“咱大明的百姓,需要的不是华而不实的花朵,他们要吃饭,要看病,要读书,你说的再好,说的天花乱坠,他们填不饱肚子,又有什么用?”

魏忠贤转过头,盯着方正说道:“正儿,你说说,舅舅做错了吗?”

方正绞尽脑汁,搜肠刮肚,说道:“也许他们的愿望是好的,但是缺乏实践,大概率是因为这些读书人没有吃过苦,没有真正的融入到最底层人民的生活中,所以他们的理想往往不切实际,他们的意识形态脱离了物质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