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我,锦衣卫,永镇大明一万年 > 115 魏忠贤的思考

我,锦衣卫,永镇大明一万年 115 魏忠贤的思考

作者:吃饭的萝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6: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魏忠贤再强,他也只是天启的代言人。

是天启的白手套。

皇上有皇上的尊严,天子有天子的骄傲。

就像唐太宗李世民,被魏征骂了个狗血淋头,口水都喷一脸。

但是他不能和魏征对骂,因为他是天子。

天子已经不算是人,他代表的是王朝,是国家,是全天下的人。

所以魏征死后,唐太宗把他的坟给刨了。

作为天子,天启不能亲自下场跟这些最强王者开撕。

只能派出魏忠贤,魏忠贤是天启的倚仗,除了陪他长大的魏忠贤,他不知道自己该信任谁。

信任杨涟这些凶神恶煞,把他从养母身边拖出来,按到皇位上的人?

信任这些意图把他当成傀儡的人?

他可是天子,是皇上啊。

他不是天生的帝王,但是他只要坐在那个位子上,他的帝王属性终究会觉醒,因为那是他的命。

“舅舅,慎言。”

方正看了一眼犹如泥人一般的王富贵,发现他除了两只眼睛,一动不动。

魏忠贤也从激动的状态里恢复过来,他察觉到自己的失态,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刚刚的一番发泄,消耗了他不少的精力。

有多久没有这么酣畅淋漓的说话了?

魏忠贤一吐心声,觉得十分畅快。

他拍了拍方正的肩膀,笑道:“今天跟你说的这些话,都把他烂在肚子里,如果传出去,小心我打烂你屁股。”

“外甥知道。”

魏忠贤哈哈大笑,目光不经意的扫了一眼王富贵。

“走,舅舅今天要在你家吃饭,咱爷俩喝两盅。”

晚饭是赵氏和宋秋筠弄得几个家常菜,方正陪着魏忠贤很是喝了几杯。

如今魏忠贤修炼了神照经,身体机能大大增强,几杯酒下肚,居然只是面色微红。

“侄儿,你这人气太少了,赶明儿我让王富贵给你送几个丫鬟、家奴过来。”

方正和魏忠贤喝酒吃菜,其他人都在外间等着,只有王富贵站在一旁伺候。

“是,奴才明日就办。”

方正连忙摆手道:“不用了舅舅,我这就我一人,弄那么多丫鬟仆人的,我可养不起。”

魏忠贤温和道:“傻孩子,舅舅还能让你掏钱?以后我让王富贵每月给你送一千两过来,不够的话你直接跟王富贵说。”

一千两?

方正被镇住了。

锦衣卫一个小旗官,一年的俸禄也就二十两银子。

百户就不一样了,一年足有百两。

可是自己舅舅出手就是一千,一年就是一万二!

看到方正吃惊的模样,魏忠贤笑道:“咋了,是不是被吓到了?我跟你说,舅舅这些钱都是下面人孝敬的,我不收,他们反而不安心。”

方正知道魏忠贤权力大,下面干儿子、干孙子一大堆。

只不过这些人也都是墙头草,魏忠贤日后失势,他们也会落井下石,跑的比谁都快。

可是官场如此,历来便是如此,虽然不对,可是没有人能够改变。

因为他们都是人,是人就有弱点,有弱点便会被人钻空子。

一百个官员里面,或许能有一个清流,但是这一个清流,也只能说独善其身,至于其他的,无能为力。

方正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他想起嘉靖时期的严嵩,据说抄家抄出来黄金叁万多两,白银二百多万两,其余古玩珍宝、名人字画无数,更是有稀世珍宝《清明上河图》。

此外还有田地上万亩,房屋六千多间。

光是这些东西,就抵得上嘉靖朝一年的财政总收入。

这些东西,放在今天,简直不敢想象。

魏忠贤现在还没有达到严嵩的地步,别看如今位高权重,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其实都是表面现象。

就像这次天启病倒,连一个小小的锦衣卫百户都敢给自己脸色看,还想借机生事。

朝堂上攻讦魏忠贤的奏本,更是如雪花一样飞到了内阁首辅黄立极的案上。

“MD,人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自己和舅舅本就是一体同根,就算自己一毛钱不拿,外人看来也是同流合污。”

方正心中想的明白,一口将杯中酒干了:“多谢舅舅。”

魏忠贤瞧着在一旁伺候的王富贵,说道:“老王,去把那个小婢女,叫什么秋筠的给叫过来。”

方正闻言,有些摸不着头脑。

“舅舅,这是干嘛?”

“哼,你个臭小子,别以为舅舅看不出来,那女孩已被你收到房中了是不是?”

方正闻言大囧,有种被一眼看穿的感觉。

过了一会,王富贵带着秋筠走了进来,方正看到秋筠亦步亦趋,跟个小媳妇一般,不由怜心大起。

只不过魏忠贤在这里,他不能表现出来。

毕竟只是一个婢女。

宋秋筠俏生生的站在那里,眼睛看着自己的脚尖,“老爷。”

方正刚想说话,魏忠贤却面色不悦道:“哼,见了主人也不知道下跪行礼,一点规矩也没有。”

魏忠贤的话声音不大,却极有威严,有种不容反抗的意味。

宋秋筠闻言,娇躯一颤,跪倒在地,身体止不住的颤抖。

“舅舅,这——”

“你别说话,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份!”

一向和蔼可亲的魏忠贤瞬间变了脸色,似乎是不满方正居然为了一个婢女,打断了自己。

跪在地上的宋秋筠,身体抖得更加厉害,颇有种大难临头之感。

“抬起头来。”

宋秋筠缓缓的抬头,露出一张略显苍白的俏脸。

往日这张俏脸上满是阳光和笑意,但是今天晚上,却充满了不安。

“嗯,模样还算周正,怪不得我这外甥这么紧张。”

魏忠贤看清楚宋秋筠的样貌,对这个婢女倒没有过多的在意,他叫这个女人过来,另有他意。

“你既然入了方正的门,便要守这里的规矩。你可知道我是谁?”

宋秋筠虽然被迫抬头,可是他的眼睛一直看着地面,最多也就看到魏忠贤脚上穿着的官靴。

她摇摇头,呼吸有些急促。

“好叫你知道,咱家乃是皇上钦点的东厂督公,上柱国录军**事,别人见了咱家,都得恭恭敬敬的喊一声九千岁。”

魏忠贤语速平缓,但是说出来的话却让宋秋筠一时消化不了。

她只是个落魄秀才家的闺女,小门小户。

如果不是黄蓉施以援手,恐怕早就饿死在城外的难民营里面。

九千岁?

宋秋筠也听自己父亲说过,朝廷里有一个权倾朝野的大太监魏忠贤,好像就叫什么九千岁,难道就是眼前这位?

“我跟你说这么多,不是为了吓唬你,而是让你知道自己进了什么样的家门,要立什么样的规矩。”

“我外甥虽然宠幸了你,那是你几世修来的福分,但是我要告诉你,野鸡就是野鸡,它永远变不成凤凰,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还有,在我外甥没有正式娶亲之前,绝对不允许怀有身孕,否则我会让你知道什么是规矩。”

魏忠贤也不看宋秋筠的脸色,挥了挥手道:“老王,下去把我的话再跟她讲一遍,我怕她乡下来的,听不懂。”

“是。”

王富贵伸手搀起早已失魂落魄的姑娘,将她带出了饭厅。

等到两人离开,方正才略有不快道:“舅舅,您说这些干嘛,我能处理好。”

谁知道魏忠贤眼睛一瞪:“你能处理个屁!别以为舅舅不知道你的小心思,见到女人有几分姿色就走不动道了,舅舅可是过来人。”

魏忠贤似乎想起了当年的一些荒唐叹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你知道你个家最重要的是什么?”

方正想了想:“男主外,女主内,家和万事兴?”

“呵呵,你这话对也不对。一个家最重要的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见方正不以为然,魏忠贤语重心长道:“正儿,你这个孩子,心地太善良了,不懂得恩威并施。”

“这有些人呐,你对他好,他不一定记得,但是你如果哪天对他不好了,他就会记得比谁都清楚。”

“这是咱这些年摸爬滚打混出来的经验,你莫要不当回事,恩不可太过,升米恩,斗米仇。”

魏忠贤从一个狗屁不是的小太监,一路坐到今天这个位置,靠的不仅仅是运气,更是精明的为人处世,圆滑的生存之道。

这些东西是花钱都买不来的东西。

方正自然知道魏忠贤说这些话都是为了他好,但是他的教育、他的学识、他的人生经历摆在这里。

有些话他或许能听进去,但是多数的话,都成了耳旁风。

魏忠贤笑道:“好了,舅舅也知道自己烦人,这人老了,话就会多,年轻人不爱听也是正常。”

方正连忙道:“不是的舅舅,外甥都记下了。”

“嗨,舅舅也年轻过,哪能不知道你们年轻人的心思,年少时目空一切,好高骛远,这是谁也不能避免的,我只希望你能记住一句话,规矩,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打破。”

“没有规矩,这人心就乱了。”

方正不知道魏忠贤为什么要特意跟自己说这些话,他知道自己这个舅舅,似乎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简单。

也许这也是他这么多年养成的习惯。

位高权重者,说话总是佶屈聱牙。

他们总是能把简单的事情说的很复杂,然后让别人去猜,能不能领会他们的意思,就要看聆听者的悟性。

方正作为一个现代人,又是他的外甥,自然不会因循守旧。

“舅舅,我有一个问题。”

“有话说,有屁放。”

魏忠贤面色微红,说话也不像平时那样端着。

“您刚刚为什么说,不能怀孕啊?”

方正记得自己这个便宜舅舅曾跟自己提过,想让他赶快结婚生子,为他们家开枝散叶,怎么到了秋筠这里反而行不通?

魏忠贤夹了一块猪耳朵,放进嘴里,嘎吱嘎吱的嚼着,“这还不懂?你想想,如果这个婢女生下长子,以后你娶的正妻也生下了儿子,你的家产该给谁?”

“咳咳,平均分?”

啪——方正的脑门上挨了一筷子。

神他妈平均分。

“胡闹!我告诉你,若想家中不乱,必须先嫡后庶,先长后幼。古人说长幼有序,嫡庶有别,还是有道理的。”

“你别看那些读书人迂腐,其实他们比谁都更加注重规矩。”

魏忠贤恨铁不成钢的看着方正:“古往今来,有多少帝王将相都是因为乱了规矩,才导致人伦惨祸,你这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这话说得倒没错,方正收起了嬉皮笑脸。

“外甥知错了。”

“唉,有些道理不是嘴上说说,你自己慢慢体会。”

魏忠贤很是开心,又与方正喝了几杯。

夜深人静,魏忠贤躺在马车上,身边只有他的心腹太监王富贵。

马车车轮在青石板路上滚动,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魏忠贤的身体随着马车轻轻摇动。

“东林党人、皇上、意识形态……”

方正的话在他的脑海里不停的翻滚,许多当时不理解的东西,如今想想,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老王,你说咱这外甥的脑子是咋长得,咱家怎么就说不出来这些东西。明明这些道理咱家都懂,但就是不能把他们给串联起来。都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没想到咱老魏也有被外甥教育的一天。”

王富贵嘿嘿傻笑,手掌轻轻在魏忠贤的腿上揉捏。

“老奴也听不大懂,但是主子说好,那公子说的就肯定好。”

“哈哈,你这老狗。”

方正的许多话都是从魏忠贤的角度来考虑,所以魏忠贤才能听得那么入耳。

就好像方正批评那些为官者是一群读书读傻了的,只知道发泄情绪,对朝政、当权者讽刺挖苦,却提不出任何有建设性的意见。

幸好魏忠贤不知道后世还有网络喷子一说。

否则他一定给这些人扣一个喷子的帽子。

东林党人结社、结党,开会,发行文集,其目的就是在寻找志同道合之人,同时尽可能的拉拢更多的文人、官员进入到他们的体系中。

国人最喜欢抱团,你让他们单打独斗,他们或许会怯懦。

但是一旦有了盟友,有了同党,他们就好似打了鸡血,不分场合,不分对错,只为了捍卫自己所为的理想和政见。

其实杨涟和自己有多大的仇?

自己是杀他爹还是奸强他女儿了?

杨涟这个家伙和钱谦益还不一样,他是一块硬骨头,魏忠贤甚至怀疑杨涟的是钢筋铁骨。

自洪武年,诏狱建立后,里面关押的这些人骨头硬的跟杨涟一样的不多。

方孝儒算一个,于谦算一个,当然还有很多,但那大多是明朝前期的人。

到了明朝后期,还能像杨涟一般的硬骨头,着实不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