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我,孙仲谋,奸雄瞒不住了 > 第215章 主公安心去

三国:我,孙仲谋,奸雄瞒不住了 第215章 主公安心去

作者:世家千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7:43 来源:小说旗

江东,建业。

孙权揉了揉眉心,缓解下疲惫。

书案上的竹简,仍旧堆积如山,没有一点削减的意思。

张昭时不时前来询问孙权的意见,做出最终的决策。

孙权每日淹没在案牍当中,引领江东走向繁荣昌盛。

朱然脚步匆匆,踏进来汇报道:

“启禀主公,荆州地区传来一封密信。”

孙权精神一振,接过密信打开来看,竟有人泄露武陵太守刘备的行踪。

一个月后,刘备将会去往江陵,而后入襄阳述职。

“密信出自何人之手?”孙权诧异道。

“据江夏太守周瑜初步推断,应该是蔡瑁的借刀杀人之计。”

“当然,也有可能是一个陷阱,引诱我军上当。”

朱然面色凝重,没有妄下决断。

“不管是真是假,都是我军夺取武陵的良机。”

“传令下去,让吕蒙备战、周瑜设伏。我会秘密调遣兵马,前往长沙郡。”

孙权敏锐地嗅到战机,荆州内部的倾轧,比想象中来得更快,更加迅猛。

蔡瑁和刘备的矛盾,根本无法化解。

“遵命。”朱然沉声道。

孙权深深吸一口气,旋即嘴角微微上扬。

“主公,又有战事了?”张昭放下手中的竹简,抬眸望向孙权。

“荆州露出破绽了,我去瞅一瞅,看看有没有机会。”

“建业诸事,拜托张公了。”

孙权对张昭寄予厚望,信任度也越来越高。

历史上张昭出现两个重大决策失误,一个是孙策死后,举荐孙翊作为江东之主。

其次,则是赤壁鏖兵,他主张投降。

在这两个决策的影响下,张昭没能当上丞相。

东吴的第一任丞相是孙邵,为刘繇旧臣。

而后为顾雍、陆逊、步骘,张昭至始至终都差那么一步。

只要孙权顺利拿下荆州,便不可能爆发赤壁鏖兵,张昭自然不会走上错误的道路。

所以孙权还是希望张昭能继续保持,为江东的崛起发光发热。

刘邦的第一功臣,永远是萧何,不会是张良。

朱元璋的第一功臣,永远是李善长,不会是刘伯温。

谋士,永远比搞内政、后勤的低一等。

历史上郭嘉的地位,永远无法和荀彧、诸葛亮相提并论。

诸葛亮是丞相,荀彧是尚书令,郭嘉撑死了一个军师祭酒。

什么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都是后世给的赋能。

江东一边能和诸葛亮、荀彧比肩的,也就是张昭了。

但张昭终其一生,都没能成为东吴的丞相。

孙策在时,张昭便能“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而张昭又常常能收到北方士大夫的书信,都是赞扬他的。

张昭心怀苦闷,将书信藏起来吧,显得有私。

公之于众吧,又怕惹来非议。

孙策闻之,豪气万千地大笑道:

“昔管仲相齐,一则仲父,二则仲父,而桓公为霸者宗。”

“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

一晃张昭辅佐孙权五年了,江东始终委以“萧何之任”。

孙权能当甩手掌柜连年出征,没有张昭坐镇还真不行。

“主公安心去,老夫自当留守建业。”

张昭不苟言笑,却能给人一种坚如磐石的支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