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我,孙仲谋,奸雄瞒不住了 > 第270章 今治甲兵八十万,但禽大仁之贼刘备

忽然军帐外,信使的脚步声响起:

“报!北方的曹操,有书信给主公!”

周泰接过帛书,简单地检查后,恭敬地递给孙权。

孙权打开帛书,仔细地品读起来。

“君继任以来,于今八年,孤无一日而忘前好。”

“再加上我们两家又结了亲,关系本该非同一般,彼此间联系反而变少了。”

“每览古今,人们的关系由好变坏。”

“因缘侵辱,或起瑕衅,心忿意危,逐渐演变成仇敌。”

“若韩信伤心于失楚,彭宠积望于无异,卢绾嫌畏于已隙,英布忧迫于情漏。”

“以上这些,都不同于孤与足下之间的关系。”

孙权看到此处,竟能感受到曹操的真挚。

他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是北方引领了建安文学的发展。

“孤与将军,恩如骨肉,割授江南,不属本州,不是刘邦记恨韩信的态度。”

“朝廷抑遏刘馥,是为了让将军坐稳扬州。”

“孤放弃荆州,是为了遵守二分天下之盟。”

“孤对将军,是支持、是关心,远远胜过任何谗言。”

孙权读到此处,已经意识到不对劲。

这些“恩情”,分明是江东子弟殊死搏斗,争取来的。

哪有曹操的支持,一分一毫都没有!

果然枭雄无耻起来,越来越没有底线了。

“将军忍绝王命,明弃硕交,实为佞人所构会也。”

“有奸佞示将军以祸难,激之以耻辱,大丈夫雄心,怎么可能不愤发。”

“仁君年壮气盛,一时冲动,又担心朝廷兵马至,基业有失。”

“遂怀忿恨起兵,不能远度孤拳拳之心。”

孙权笑了笑,嘴角微微上扬。

“孤之薄德,位高任重,幸蒙国朝将泰之运,荡平天下。”

“然孤怀惭反侧,常思与将军除弃小事,更申前好。”

“孙曹二族俱荣,岂不妙哉?”

“今治甲兵八十万,但禽大仁之贼刘备,非是窥伺南土。”

“望将军按兵不动,以效赤心。”

“则江表、巴蜀之任,长以相付,高位重爵,坦然可观。”

“上令圣朝无南顾之劳,下令百姓保安全之福。”

“君享其荣,孤受其利,岂不快哉!”

简单地说,曹操起兵是为了擒拿刘备,而不是针对南土孙氏动兵。

曹操希望孙权能袖手旁观,否则他麾下的八十万甲兵,势必会连孙权一起收拾了。

孙权长舒一口气,传阅曹操的信件道:

“曹操的如意算盘,都打到江东子弟的脸上了。”

步骘看罢,眉眼含笑道:

“曹操这一招,是先礼后兵罢了。”

“他真有甲士八十万的话,也不敢都派到了汉中来。”

“八十万头猪,迟早坐吃山空。”

汉中之地兴兵二十万,后勤都处于高压的状态了。

要是连续下一场大雨蜀道断绝,二十万大军都有可能饿死。

而且能够容纳十万以上大军行进的道路,只有阳平关。

张鲁统治汉中后,下令断绝蜀道,斜谷的栈道被破坏得相当严重。

骆谷和子午谷都不适合大规模地行军,几千人通过都勉强。

曹军唯有从陈仓道进来,途经武都而后越过阳平关。

孙权从南边进攻汉中,也是出金牛道进攻阳平关。

两家进军顺利地话,很可能会在阳平关前大战一场。

所以曹操为了师出有名,而写下这一封信。

他只是为了讨伐刘备,不是想背弃和孙权的盟约。

如果孙权一意孤行,那么就是他背盟在先。

曹操故意忽略二分天下之盟中,是孙权占据汉中的事实,堪称为诡辩。

看似是一封好言相劝的家书,实际上有讨伐檄文的意思在里面。

周泰握紧拳头,重重地一挥道:

“江东为了发展,一直避开和曹军的冲突。”

“如今看来,总是避开也不是事,干脆酣畅淋漓一战。”

黄忠斗志昂扬,目光灼灼地望着孙权:

“至尊若不弃,老将愿领军拿下武都,阻挡曹军于陈仓!”

孙权拂了拂袖,示意众人稍安勿躁。

待拿下汉中,纵使曹军百万来,也是送葬罢了。

他下令增派细作至凉州和关中,时刻关注韩遂和马超的动静。

诸葛瑾知道孙权心中所想,不禁提醒道:

“早在去年,马腾便已被征召入邺担任卫尉之职。”

“韩遂也有人质在曹操手中。”

“主公将希望寄托在西凉诸侯身上,恐怕会容易失望。”

孙权点了点头,沉声道:

“这只是关键的一步棋罢了,我不会孤注一掷。”

“传令下去,大军立即开拔,增援阳平关!”

众将齐齐领命,完全没把曹操的威胁放在心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