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我,孙仲谋,奸雄瞒不住了 > 第4章 江东造反第一人!

周瑜调兵入城,和张昭一文一武,辅佐孙权掌政。

江东的局势稍安,孙权的眼神仍旧放着极度危险的光芒。

他没有急着挥刀去除顽疾,而是稳扎稳打地组建自己的将军幕府。

吕岱出守吴丞,提拔朱然、胡综、徐详、是仪四人专典机密。

孙权待张昭以恩师之礼,事周瑜为长兄,而程普、吕范、黄盖等为将率。

幕府招延俊秀,聘求名士。

鲁肃、诸葛瑾、严畯、步骘等淮泗名士始为宾客。

朱桓、顾雍、陆逊等江东士族成为参谋。

自古以来,士林都憎恨外戚,几乎不可能和平相处。

孙权只要一步步向士林倾斜资源,便能一步步瓦解吴景一派的力量。

吴景的底气在于,孙策曾投靠在他的麾下,为其部将。

后来孙策奋发自立,吴景又转投自己的外甥。

孙策已死,吴景膨胀起来,觉得孙氏的基业,有他的一份功劳。

最尴尬的是,吴景是吴夫人的弟弟,孙权是吴夫人的次子。

不管怎么样,孙权都不可能用“莫须有”的罪名,去处死舅父吴景。

这种裙带关系,在自己还不够强大的时候,实在令人憎恶!

孙权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

他本以为能苟着发育,直到自己彻底掌控江东的大权。

事实证明,敌人不会给孙权巩固政权的机会。

孙策一言一行威震江东,他在的时候诸多势力都只能偃旗息鼓。

如今他被刺杀的消息传遍江东六郡,各地都爆发了大大小小的叛乱。

孙权不得已,将程普、黄盖、韩当、吕范、贺齐等将军派遣出去,坐镇地方,扫荡叛逆。

大量的叛逆者,奔向庐江郡,试图北逃。

张昭以孙权的名义,给庐江郡守李术写信,勒令他逮捕叛逃者,送回吴郡审判。

结果李术不识抬举,回信狠狠地羞辱了张昭:

“有德见归,无德见叛,不应复还。”

主公有德行,百姓自然会归顺。没有德行,他们必然反叛。

老子凭什么帮江东?

庐江郡守李术公然起兵,反抗孙权的幕府统治。

孙权怒极反笑地连称三声“妙”,再也无法忍受这些阿猫阿狗了,不禁毅声道:

“我要将李术碎尸万段,把他的头颅砍下来踢!”

幕府要是在这时候认怂,江东的叛逆只会越来越多。

孙权必须出兵,讨伐逆贼,绝不能姑息养奸。

扬武将军、丹阳太守吴景闻着味过来,主动请缨讨伐庐江乱贼。

孙权要是敢把兵权交给舅父吴景,吴景将成为江东最大的乱贼,到时候谁平定谁还不好说。

最适合出征的人选,除了程普、黄盖这些老将,便是中护军周瑜了。

然而不幸的是,周瑜是庐江人。

庐江一带的士民向来仰慕周瑜的恩德信义,赞誉他为“美周郎”。

孙策只敢对张昭说“若仲谋不任事,子布便自取之”。

他要是对周瑜说这样的话,转眼间江东很可能易主。

周瑜是孙氏最大的股东,是江东的半个主子。

孙策一穷二白的时候,周瑜便变卖家产鼎力相助。

江东人心不稳,不管孙权给谁兵权都如同倒悬,将自己置身于险境。

没办法,孙权决定亲征庐江,擒杀逆贼。

不将李术拔除,他寝食难安,江东寝食难安。

李术都这么贴脸开大嘲讽,孙权不能一点作为没有。

他资历尚浅,需要有人辅佐征战,但又不能完全当一个傀儡。

将程普、黄盖等老将带去出征,孙权绝对会成为一个吉祥物。

他思来想去,决定找吴郡太守朱治帮个小忙。

朱治随孙坚南征北战数十年,又辅佐孙策征讨江东六郡,能力、资历都不输给程普、黄盖等人。

其性俭、内敛,不失威严,隐然有古大将之风。

朱治这等人物堪为江东之柱石,比吴景绝对忠诚得多。

孙权携重礼登门造访,惊得朱治微微失神。

他将心中的顾虑,和朱治一一说明白,没有藏私。

朱治亲自为孙权奉茶,眼里带着长辈的欣慰:

“仲谋要亲征李术,建立威望是一件好事,臣举荐孙贲、徐琨二将从征。”

他的话语平静,显不出任何气魄,但相当从容。

孙权却从中读出两则重要的讯息,朱治不愿意出征去抢风头。

其次,江东面临的严峻问题,不只是李术的背叛这么简单。

孙权当下之急,是拉拢外戚和宗族。而不是纯粹地带着一名老将,征讨叛逆。

吴景仗着自己的资历,越来越不把孙权放在眼里。

要是孙权完全失去外戚和宗族的支持,像李术这样的叛乱永远不会绝迹。

孙贲是孙坚的侄儿,是孙策和孙权的堂兄,领着豫章郡守之职。

他的弟弟孙辅,是庐陵郡守。

二人要是造反,江东一半的疆土都会沦陷。

一个李术,算个球?

徐琨是孙坚妹妹的儿子,也就是孙坚的外侄,孙权的表兄,前任丹阳太守。

孙策刚拿下丹阳郡时,是以徐琨为郡守。

后来吴景南下投奔,孙策硬生生将徐琨撤下,换上了更具威望的吴景。

要说徐琨心里没有怨气,绝对是不可能的。

孙权稍加利用,便可推举他出去和吴景打擂台。

朱治的老谋深算,令孙权大开眼界,直接打通任督六脉。

孙权的眼前的道路,越来越清晰。

一边讨伐叛逆的庐江郡守李术,一边拉拢宗族和外戚,一步步地削弱吴景等老臣。

他们仗着资历深厚为非作歹,不把江东之主放在眼里。

孙权迟早一个一个地收拾他们,不管怎么样,江东只能属于孙氏!

朱治娓娓道来,将庐江郡的局势,分析得非常清晰、周到:

“庐江郡守李术是汝南人,他曾残忍地杀害曹操设置的扬州刺史严象。”

“仲谋只要从此入手,断绝李术的外援,此贼不过瓮中之鳖罢了。”

“孙贲和徐琨都是老将,他们任何一人从征,都能替仲谋排忧解难。”

孙权听得津津有味,越来越器重朱治。当年他的孝廉,还是朱治推举的。

而朱治正是朱然的父亲,代代忠君的典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