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我,孙仲谋,奸雄瞒不住了 > 第453章 追封父兄

三国:我,孙仲谋,奸雄瞒不住了 第453章 追封父兄

作者:世家千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7:43 来源:小说旗

黄武元年,新朝初立,孙权追尊先父破虏将军孙坚为武烈皇帝。

孙坚一生英勇无畏,在乱世之中破敌无数,为吴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母吴氏被追尊为武烈皇后,吴氏贤良淑德,在孙坚征战之时,默默支撑着家庭。

同时,孙权追尊兄讨逆将军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策少年英雄,以勇猛果敢着称,凭借着非凡的胆略和智慧,开辟大片疆土。

“辟土服远,克敬勤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

孙策当之无愧。

此外,孙权封侄儿孙绍为越君,地位在侯之上王之下。

孙绍作为吴国宗室之后,肩负着传承家族荣耀的重任。

孙权的这一系列追尊和封赏举措,既表达了对先辈的敬重与感恩。

也稳固了吴国的统治根基,为新朝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孙策英勇善战,打下江东六郡,奠定吴国基业。

孙权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而非皇帝,实乃无奈之举。

不知道多少人暗地里,说孙权刻薄寡恩。

殊不知,孙权若追封孙策为帝,会给后代留下“继承权”的诸多祸患。

历史上,司马炎篡魏称帝后,追封司马师为“晋景帝”。

孙权没有追封兄长为帝,比司马家族还要薄情寡义。

但是司马师没有一个亲生儿子,却绝口不提。

孙策若被追封为帝,他的儿子及后代,如有称帝之心,便有了可依之据。

在权力的诱惑下,难保不会引发宗室争斗,祸起萧墙。

孙权追封兄长为长沙桓王,既肯定了其的功绩,又明确了其后代的地位,不至于让他们产生非分之想。

同时,也向天下展示了孙权的胸襟与公正,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孙绍成为越君,是目前最好的结果。

在这神州鼎沸的时代,孙权深知平衡各方势力的重要性。

他以谨慎的态度处理着与宗室的关系,为吴国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孙绍在世时,孙权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不会追封孙策为帝。

唯有等孙绍去世,方有可能出现追封孙策为帝的情况。

可以是孙权,或者说是新的继承人,如孙登。

唯独不能是现在,根本不合时宜。

与此同时,吴王太子孙登,被立为皇太子。

这一举措明确了国家的继承人,为东吴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随着太子的确立,将吏皆进爵加赏,以激励众人更加忠诚地为国家效力。

边军征防各赐勋五转,极大地鼓舞了边疆将士的士气,让他们更加坚定地守卫国家的边境。

对于鳏寡孤独之人,孙权按量给予谷帛,展现了其仁政爱民之心。

百姓们更是迎来了重大的利好,不仅被免除今年租赋,而且天下赐酺五日,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氛围。

吴国新朝初定,孙权心中欲立步夫人为皇后。

步夫人姿容绝美,温柔婉约,深得孙权宠爱。

然而,当孙权提出欲立步夫人为皇后之时。

群臣却纷纷进谏,主张立徐夫人。

徐夫人出身名门,端庄贤淑,是太子孙登的养母。

群臣认为,徐夫人更适合为皇后,以稳定后宫和朝廷局势。

孙权陷入了两难之境,他既不舍得放弃对步夫人的宠爱,又不能不顾群臣的意见。

思来想去,孙权干脆搁置了皇后之位。

他不想在这个问题上与群臣产生过多的争执,以免影响天下一统的脚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