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我,孙仲谋,奸雄瞒不住了 > 第482章 劝降书

三国:我,孙仲谋,奸雄瞒不住了 第482章 劝降书

作者:世家千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7:43 来源:小说旗

吴黄武五年,公元 225 年。

宫殿之中,孙权与庞统正兴致盎然地下着棋,气氛宁静而专注。

突然,胡综匆匆而来,满脸喜色地禀报道:

“启禀陛下,上大将军率军进攻幽州,大破曹彰。”

孙权闻言,手中棋子微微一顿,问道:

“曹彰抓住了吗?”

胡综微微低头,回应道:

“有人劝说曹彰,投奔鲜卑,他没有听从,自刎而死。”

孙权微微叹息,感慨道:

“天下又少了一个英雄。”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惋惜。

庞统落下一子,缓缓道:

“邺城穷途末路,曹丕也该投降了。”

孙权微微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

“如果他真的为百姓考虑,为曹家考虑,早应该投降了。”

此时的孙权,心中既有着对胜利的渴望,也有着对曹丕固执的无奈。

战争已经让百姓受苦太久,若曹丕能早日投降,或许能让天下早日恢复和平。

孙权面容严肃,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自信,缓缓道:

“我军已胜券在握,没必要继续和曹丕耗着了。”

“派出使者劝降曹丕,朕愿意给他一条活路。”

他深知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损失,若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那是最好不过。

庞统微微颔首,拱手赞道:

“陛下仁慈!”

他对孙权的决策深感钦佩,作为臣子,他立刻着手拟订劝降曹丕的文书。

庞统斟酌字句,以既彰显吴国的强大与威严,又流露出孙权的仁慈与大度的语气,写下一篇言辞恳切的劝降书。

文书拟订完毕后,孙权仔细审阅,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随后,便派人将这封劝降文书送入邺城。

魏主曹丕亲启:

朕,吴主孙权。当今天下,风云变幻,大势渐趋明朗。

朕观魏土,战火频仍,百姓苦不堪言。今吴国大军压境,邺城已如危卵。

朕思及苍生之苦,不忍见更多流血牺牲。

汝当知魏之局势,已难扭转。

吾军兵强马壮,将勇谋深,破城之日,近在眼前。

朕素闻汝之贤能,亦惜汝之才华。

若汝能识时务,归降于朕,朕必以礼相待,保汝及汝家族之安全。

汝可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为百姓谋福祉,岂不善哉?

若汝执意顽抗,城破之时,玉石俱焚,汝之性命堪忧,魏之百姓亦将遭受更多苦难。

望汝深思熟虑,早做决断,勿负朕之仁慈,亦勿负天下苍生之望。

……

曹丕坐在王座之上,手拿着孙权的劝降书信,憔悴的脸上满是疲惫与无奈。

他的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曹丕缓缓开口道:“子文败了,随父亲而去了,他是好样的。”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哀伤。

曹彰的战死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让他更加感受到了局势的艰难。

董昭站在一旁,神色凝重地说道:

“大王,现在投降还来得及。”

他深知魏国目前的困境,继续抵抗下去可能会带来更加惨重的后果。

曹丕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一方面,他作为魏国的君主,有着自己的尊严和责任,不愿意轻易投降。

另一方面,他也明白,如果继续坚持下去,可能会给魏国的百姓带来更多的灾难。

宫殿中一片寂静,只有曹丕沉重的呼吸声回荡着。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过去的种种,父亲曹操的雄才大略,自己登上王位后的种种努力。

如今,一切都似乎即将化为泡影。

曹丕抬起头,看着董昭,眼神中充满了迷茫。

他不知道该如何抉择,未来的路又在何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