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从炮灰连长开始 > 第124章 为了这座城市,流尽最后一滴血

挹江门外没有船只这件事,其实说实在的,这件事还真怪不到唐智生头上。

或者说,他在这其中,需要承担的责任并不算多。

首先,他派遣这些船只运送机械去武汉这件事,他并没有做错,毕竟当时国内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大家都很清楚。

唐智生为了保护这些来之不易的机械设备,不落入日军手中,派船只运送到武汉,这件事是合理,且应该做的。

而至于说,他把仅剩的船只派到江北,调离开南京,也恰好证明了,他之前的确实想要死守南京,是要告诉所有人,他已经破釜沉舟了。

所以,将船只调离开南京这条命令,是跟他从蒋某人那边接到的命令,是吻合的,匹配的。

但是谁能想到,蒋某人11号晚上的时候,就下令让他撤?

现在城里还有十几万大军,南京的船只还在从武汉回来的路上,仅剩的那些船,已经去了江北运兵。

所以,当那些溃兵冲破36师的封锁,来到挹江门的时候,他们所能看到的,只有宽阔的江面,没有任何船只。

所以这件事,真的需要有一个人出来承担责任,那么估计蒋某人在这其中需要承担的责任,要比唐智生要大。

只能怪蒋某人,想一出是一出,根本没有考虑事情的实际情况。

之前就说了,南京的情况特殊,虽然外面一圈有国防堡垒要塞群,是一个处可以据守的要地。但是当时无论士兵的士气,还是日军快速突击,导致南京周围城市陷落,让南京变成了一处死地。

所以,李宗仁从始至终都反对坚守南京,然后想要往后撤退,远离日军之后,重新构筑防线,以空间换时间。

而唐智生则是坚持要守,觉得南京乃是国都,不能轻言放弃。

这两个人的言论,到底谁对谁错暂且不论,但是不管是哪一种,你既然选择了,那就应该坚持到底。

而只有蒋某人,一会说要守,一会又要说撤,搞的下面的那些士兵,一个个头晕转向不说,还让原本高昂的士气,快速跌落到了谷底。

至于说,那些高级军官在这一场撤退中扮演的角色,其实我们没有资格去批评他们。

虽然他们当中很多军官在接到撤退命令之后,就率先脱离了岗位,跟着唐生智作为第一批撤退的人,率先离开了南京。

但是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去苛责他们,毕竟这些人从最开始,接到命令,让他们守卫南京的时候,这些人其实都已经知道,他们留下来驻守南京,很有可能是出不去的。

也就是说,这些高级军官,从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为国牺牲的准备。他们也曾热血奋战过。

但是架不住蒋某人的想一出是一出,让他们信心坍塌,变得心灰意冷了而已。

蝼蚁尚且贪生,更何况是人?当他们知道自己的付出,只是一场闹剧,是一场笑话之后,他们只剩下求生的本能。

所以,我们对于那些高级军团,真的没有办法去指责。

然而,即便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依旧还有人在英勇作战。

教导总队第二旅参谋主任廖耀湘没有选择过江,而是继续在紫金山上指挥作战。

教导总队参谋长邱清泉没有选择过江,而是继续坚守在富贵山下,指挥部队抵挡日军的进攻。

宪兵总队副司令萧山令,他先是跟着众人来到了江边,但是他同样没有选择过江,而是带着身边跟着的宪兵总队的士兵,在城内阻击追上来的日军,掩护其他人过江。

然后他带着这批宪兵一直在城内作战,直到13日,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身中数枪,壮烈殉国。

而他在殉国的时候,半截身体还泡在冰冷的江水里,没有后退一步。

更加凶猛的是两支来自粤军的两个军,一个是叶肇的66军,另外一个是邓龙光的83军。

他们没有像其他部队一样,一股脑的涌向挹江门,而是选择按照参谋部给出来的路线,选择从日军正面突围。

在冲破太平门的战斗中159师师长罗策群,156师参谋长姚中英,160师参谋长司徒非,159师477旅副旅长黄纪福,均壮烈殉国。

然后就在这些粤军英勇付出之下,66军和83军,真的从日军正面杀出一道缺口,成功从日军正面突围。

可是当这两个军的士兵,抵达安徽,合会之后,两个军,一共也只剩2000多人。

但是对于粤军来说,这一次从日军正面突围,的确是他们赢了。

他们从正面击穿了日军整条防线,让沿途的日军,一个个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

不光如此,还有许许多多的英雄,依旧在城内选择战斗到底。

从12月12日入夜开始,再到13日清晨,一整夜,从水西门到新街口,再到紫金山。

到处都有枪声,到处都还在战斗。有很多阵地,都是和日军战斗到了最后的一兵一卒。

或许那些在接到撤退命令之后,还依旧选择坚守在阵地上的士兵,心中都告诉自己,他们的身后就是南京,他们是南京最后的一道防线。

他们不想就这样认输,他们还可以继续战斗。

一直战斗到自己生命最后的一刻。

或许,死在南京,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南京城水西门附近的街道中,林逸带着百十名士兵,悄悄的在城市中的废墟中穿梭着。

他现在身边的这些人,都是从水西门战地中撤退下来的。

林逸猫着腰,走在废墟中,他的双眼赤红,他不明白,为什么他已经那么努力了,可是南京依旧还是被小鬼子攻破。

不过,现在的林逸也想通了,既然历史无法被改变,那么就让他为了这座城市,流尽最后一滴血吧。

他身边的这些士兵,也都是抱着他同样的想法。

这些人之中,有跟着他从万县走出来的老兄弟,也有在刚来到南京,就58师临时征召的,更有原本就是58师151旅的士兵。

这些士兵,都是在水西门被日军攻破,与大部队走散之后,自发加入到他的队伍中。

而林逸也打算带着这群同样不怕死的士兵,继续在城内作战,为了这座城市,流尽最后一滴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