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从炮灰连长开始 > 第162章 有我锡山,山西我有!

对于在徐州地区,展开一场大型战役,已经是国府上下的共识了。

所有人都知道,如果徐州守不住,那么对于整场战争来说,将会是一场灾难。所以,国府上下,在这场战争中,可以说是下足了血本。为的就是能够在徐州这个中原古战场上,给小鬼子一个教训。

而提到徐州会战,就不得不说到两个人,准确一点来说,应该是日军的两个方面军,华中派遣军和华北派遣军。

之前的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就是华中派遣军,也就是上海派遣军。

这里也就不再多说了,反正华中派遣军一直都欠着我们一笔血债。

而华北派遣军也是不可小觑的一支力量,他的骨干是由日军的关东军构成,是为了侵略华北地区特意组建的一支军事力量,又称北支那方面军。

其中,制造七七事变的,就是华北派遣军。其中包括第一军、第二军、第十二军、第四十三军和驻蒙军等在内的多个师团,总兵力巅峰时期超过55万。

而提到华北派遣军就有必须提到寺内寿一和板垣征四郎这两个人。

简单来说一下这两个人,其中寺内寿一日军大将,军事参议官。侵华战争一开始,他就是作为司令官进入到东北地区,随后组建了华北派遣军,出任第一任司令官。

从1937 年8月26日到1938年12月9日,此獠一直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在他的指挥下,先后发动了大同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兰封会战等多个战役。

此后虽然被调回国内,闲置三年,可是之后又调往南洋地区,担任南方军总司令官,率军占领南亚菲律宾、马来亚等国。

而板垣征四郎这个人,更不得了,只说一点,他是个中国通。他了解中国能到什么程度?

古往今来,在一个国家入侵另外一个国家之前,只有他和土肥原贤二两个人,会跑到敌国境内,做深入调查。

其调查之细,他们会亲手绘制地图,标注每一条小路,甚至道路的宽度都会标注出来。

而且,这个人,以前充当顾问的时候,还偷过孙传芳的地图。

就这说吧,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高层会做到这个程度。

最后,再提一句,九一八事变就是他领头整出来的。

还是接着说华北方面军的事。

虽然华北方面军很早就参与到了入侵中国这件事情中,但是华北派遣军这个正式的称号,却是在1937年8月份才确定的。

之前,它们叫中国驻屯军。

其中华北派遣军下辖第6,第14,第20师团(第一军),第10,第16,第108师团(第二军),还有第5,第109师团,再加上关东军察哈尔兵团,总计兵力37万(一开始就37万,还没有到巅峰的55万)

忻口战役日军参战部队表

随着华北派遣军的成立,标志着日军想要进一步侵略中国的野心。

这个时候,日军已经拿下了京津地区。他们的任务目标也从占领京津地区变成了沿着津浦线和平汉线向南推进。

但是这个时候,板垣征四郎以自己对中国了解,对日军大本营的这个方案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他觉得,华北平台是一处巨大的平原地带,这里没有任何险要的地方,对于日军的进攻,**方面没有可以抵挡的力量。

但是,在华北平原的旁边,也就是山西地区,却存在一个巨大儿威胁,那就是阎锡山的晋绥军。

如果按照大本营的意思,他们不管山西,只沿着津浦线和平汉铁路推进,一旦他们的主力到了南方,那么晋绥军就有可能从山西突进到华北,切断他们的后勤补给。

所以,他觉得,想要向南推进,需要先解决掉阎锡山的晋绥军。

这个时候,有军官提出反对意见,觉得日军目前的优势就是机械化作战,现在让他们放弃自己的优势,跑去山西那片山地跟晋绥军打仗?这在大本营那边说不过去。

而这个时候,板垣征四郎前期对中国的侦查意义就体现出来了。

他告诉寺内寿一,别看现在中国各地都在喊着抗战,但是他们自己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早些年,阎锡山和蒋某人还是竞争对手,虽然后来阎锡山投降了蒋某人,但是山西永远是阎锡山的山西,他是不会同意蒋某人的中央军进入到山西的。

这也就是说,他们此去进攻山西,需要面对的只有阎锡山的晋绥军。

同时现在华北派遣军总兵力已经超过了37万,全部用在华北地区,太过于浪费,不如顺势将旁边的山西也拿下,这对于他们整个华北派遣军来说,也是大功一件。

听到板垣征四郎的建议之后,寺内寿一果断的同意了板垣征四郎的议题。

其实,板垣征四郎的这些话说的并没有错,阎锡山跟蒋某人不对付,是当时人尽皆知的事情,他们能不对付到什么程度呢?

简单来说,就连火车轨道,山西的都要比其他地区的窄!甚至当时有人喊出过一句话,中国是中国,山西是山西。

阎锡山会抵抗,但是中央军也不可能进入到山西。想要单独击败阎锡山,在板垣征四郎看来非常容易。

为什么板垣征四郎会这么认为,主要的原因是,板垣征四郎是阎锡山的老师。

这一点想不到吧?

阎锡山还是留过洋的,去的就是板垣征四郎任教的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同时两人关系当年非常的好。

所以,板垣对于山西的情况非常的了解。

而此时,阎锡山也察觉到了日军很有可能要来他的山西,毕竟无论怎么说,阎锡山也是留过洋的学院派军阀,这点见识还是有的。

当时,阎锡山已经升任第二战区司令官,他觉得山西是他,蒋某人来了都不行,更别说这群小鬼子了。

所以,一开始阎锡山是想要“阻敌于外”,来彰显他第二战区司令的实力。

于是,阎锡山准备在大同,跟日军来一场硬仗,告诉日本人,山西不是他们想来就能来的。

对于阎锡山的这一决定,当时晋绥军内部是支持的,毕竟那个时候抗日热情非常的高。很多晋绥军将领都想在这一仗中证明自己。

他们想要告诉世人,他们山西汉子,不光算盘打的好,会做生意,他们打仗也是很行的。

于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阎锡山高调的喊出:“有我锡山,山西我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