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从炮灰连长开始 > 第165章 正面战场第一次大捷

抗战:从炮灰连长开始 第165章 正面战场第一次大捷

作者:鸡蛋加辣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9:35 来源:小说旗

再看115师这边的部署。

685团负责截头,686团负责打中间,687团负责兜底,独立团在驿马岭打援,切断来源到灵丘的公路。

平型关战斗图

由于前一天下过暴雨,结果导致688团无法准时抵达战场,于是688团成为了全师预备队。

25日清晨,日军第五师团21旅团的辎重部队从灵丘向平型关开进。

整个辎重旅团大约有4000多人,上百辆辆汽车和两百多辆马车。

但是这个辎重旅团警戒度不够,根本就没有派出尖兵探路。

虽然,即便是有尖兵探路,但是在面对我军115师这种伏击战专家部队,估计也没啥用。

总之就是这个辎重队几乎是没有任何防备的进入到了伏击圈。

到了上午7点,随着信号弹升空,瞬间从山崖上扔下来大量的手榴弹,日军猝不及防,顿时陷入到了混乱当中。

但是经过短暂的混乱,日军的高战斗素养就体现出来。

活着的士兵开始自动形成战斗小组,开始向公路两侧射击,并且立马发动反冲锋,迫使附近他们的115师跟他们展开肉搏战。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大批的日军飞机飞临战场上空,却发现辎重队和115师的士兵绞杀在了一起,根本无法投弹,只能在上空盘旋。

随后,115师师长发现,由于情报不足,他们少占领了一个制高点,老爷庙。

于是师长下令686团下令,让他们夺下老爷庙。

然而也是在这个时候,日军也同样发现了老爷庙这个制高点,于是双方开始向着老爷庙发动冲锋,想要在对方之前,抢下老爷庙这个制高点。

于是686团在半山腰开始和日军展开殊死拼杀,场面极其惨烈。

此时,一股日军趁着双方拼杀的时候,先一步摸上了老爷庙,他们立即从高处开火,我军陷入劣势,成片成片的士兵中弹倒地。

可即便是这样,686团的士兵,依旧冒着日军机枪换弹的间隙,往上冲。

众所周知,115师的前身是那支经历过万里长征的队伍,其部队的顽强,士兵的坚韧性,山地战能力,可以说举世无双。

靠着这样一股韧劲,686团的士兵靠近老爷庙的同时,就是一波手榴弹扔了出去,还不等硝烟退散,686团的士兵,就冲上山头开始和日军肉搏。

最终将这股先一步爬上山头的日军全部消灭。686团剩余的士兵和685团的士兵,也在这个时候,从另外一面爬上了山顶。

双方合兵一处,就开始对着山下的日军射击。

日军并不甘心就这样让出老爷庙,于是组织了一支六百人的队伍,开始反冲锋,想要再将686团的士兵赶下山。

但是面对山顶的火力,这伙日军多次冲锋无果之后,只能选择后撤。开始向西北方先突围,逃向了团城口。

日军的撤退还是非常有组织的,他们交替掩护撤退,我军追击伤亡过大,最后只能放弃。

在伏击中,一开始115师还想要抓几个俘虏,但是等到战斗结束后,才发现一个俘虏都没有。在这场战斗中,没有日军投降。

所有的伤员也在抵抗。可以说这一场伏击战,是一场异常血腥的战斗。

最后,这一次平型关伏击战,以115师伤亡600余人,歼灭日军1000多人,打死日军中佐一名,击毁汽车100多辆,马车两百多辆,缴获步枪1000多支,机枪二十余挺和大批军用物资。

可以说,这是一场大胜。

在另外一边,26日,关东军察哈尔兵团开始进攻雁门关和平型关之间的茹越口。28日打下茹越口,继续南下。

可以说,这个时候茹越口丢了,对于阎锡山来说,就好像又是一拳打在了他的面上。

原本在25日,115师在平型关取得一场大胜,阎锡山就准备在平型关来一场梭哈,大干一场。

结果这茹越口一丢,阎老抠顿时感觉自己后背发凉,感觉自己后路不保。

之前也说了,阎锡山的想法是把日军放进平型关,并在平型关里面的砂河跟日军决战。

砂河的东面就是平型关,西面就是繁峙。茹越口就在繁峙的北面。

现在茹越口丢了,这就等于是双方相互包围对方。

平型关,砂河,繁峙,茹越口相互包抄了对方的后路。

阎锡山自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没有办法保证在击溃板垣的第五师团前,自己的部队不会先他们一步崩溃。

于是,在30号的时候,阎锡山召开军事会议,决定退兵。

这样,虽然我军在平型关取得大捷,但是平型关的最后结果,还是弃守。

在这一战后,115师被迫拆分,开始深入到敌后发展,而东条下等兵的察哈尔兵团也被拆分。

关东军的独立混成1,2,15三个旅团,被并入到板垣麾下,暂时归他指挥。

这一下板垣开心了,一扫在平型关被115师暴走的郁闷,开始谋划起更大的攻势。

他把目标看向了太原。

去过太原的都知道,太原这个地方,他四面环山,只有中间一小块是平原,俗称太原盆地。

而想要进入太原,那么第一个需要占领的就是忻口。

此处东面是五台山,西面是云中山,两山之间有一座几十米高的土山,另外滹沱河和云中河在峡谷中交汇。同蒲线和同太公路也从峡谷中穿过。

可以说忻口就是太远的门户。

以忻口这种三山夹两河的险要地势,绝对可以算是易守难攻。

于是,已经退回到太原的阎锡山开始准备忻口战役。

10月4日,兼并了关东军的板垣直接把他们派出去当肉盾,独立混成第二旅团被命令进攻忻口北面的崞县,防守这里的是王靖国的19军。

阎锡山给王靖国的命令是让他坚守到10月10日,完不成按军法从事。

于是,王靖国高调宣布,誓与崞县共存亡,以表达自己的决心。

但是一个已经有过弃城而逃经历的将领,他既是把话说到再怎么漂亮那辆,到最后,都会被证明,是句假话。

10月4日,板垣下令进攻崞县,王靖国7日拂晓就选择弃城而逃。

果然,对于这样有前科的人,就不应该对他抱有期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