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从炮灰连长开始 > 第177章 在淮河,日军正在被暴揍!

再说左先遣军。

左路的180师于15日,先是歼灭了盘踞在新桥车站的300多头鬼子。

残余的日军溃逃至曹老集和简家集附近,想要继续顽抗。

而180师也不给他们这个机会,继续往前推进。

678团推进到仁和集附近之后,678团的第一,第二营在曹老集北端与从新桥溃退下来的日军遭遇。

双方在遭遇的第一时间,双方都愣了一下。

678团的士兵觉得,这群日军真不怕死,竟然还在这里待着,而不是去找他们的大部队。

既然你们着急投胎,那兄弟们还能说啥?直接就冲了上去。

而日军这边,看到678团的士兵,也傻眼了。

心想,自己被都这群**从新桥给赶出来了,自己不过是在这里休整一下,等后面的援军而已,你们就这样直挺挺的冲过来。

是不是不给活路?

于是,愤怒的日军残兵,再一次施展了他们的特长,开始转进。

双方只是稍一接触,日军再一次溃败,向后撤退。

而第二次击溃日军的678团士兵,很明显不想就这样放过这群日军,于是直接追着他们打。直到日军退到了汤家湖附近,碰上另外一伙日军之后,678团的士兵才停下来。

16日拂晓,180师再一次推进,这一次直接推到了汤家湖,八达集,五铺一带。随后又向太平岗,赵家坪,徐家岗等地扫荡,想要把盘踞在这附近的日军驱赶出去。

到了17日中午,李宗仁再次派出他的王牌飞行员,对蚌埠进行轰炸。这一次轰炸,炸毁了蚌埠车站,同时也顺便去了日军的涂山主阵地逛了一圈。

顿时参与到进攻的**,集体士气大振。

18日清晨,卷土重来的日军,再一次占领了小蚌埠,然后他们利用**修好的战壕,向**发动了进攻。

到了上午10点,日军强渡淮河成功,但是强渡过来的日军人数较少,没办法对51军的淮河防线造成冲击。

于是,这伙日军想要在北岸打游击。

可问题是,他们忽略了,他们对北岸人生地不熟。

一支外来的军队,且名声已经臭大街了,想要在别人的地盘打游击,也不知道日军军官是怎么想的。

可能他们太过于相信自己手中的地图了吧。

反正就是,当地人看到日军就跑,根本不会给他们带路,而是跑去告诉了负责驻守的**。

当**士兵知道有一伙日军在他们的地盘上打游击,顿时都笑了。

于是,这群51军的士兵,直接跑到日军前进的必经之路上设伏。成功全歼了这伙异想天开的日军。

同日,180师得知日军又跑去占领小蚌埠了,直接也是被日军的操作给整笑了。

这群日军真的是记吃不记打,在小蚌埠这里吃了多少亏了,怎么还去那里?

既然去了,那就都留下吧。

于是,180师组织敢死队,准备给跑进小蚌埠的日军来个夜踹寡妇门。

18日深夜,180师敢死队冲进小蚌埠,借着夜色的掩护,在小蚌埠直接杀疯了。

一个晚上歼灭100多日军,在19日凌晨4点,又一次重新占领了小蚌埠。

然后,这群180师的敢死队士兵觉得小蚌埠这个地方都被打烂了,没有驻守的必要,就准备撤回原来的阵地,跟日军隔河对峙。

当然,在走之前,他们顺手把小蚌埠的防御工事全部破坏掉了。

而就在59军还在淮河一带大杀四方的时候,31军和第7军也在上窑和定远分出胜负。

这一次是31军和第7军联手击败了日军,迫使日军后撤。

李宗仁见日军被迫后撤之后,就立即命令31军和第7军继续前进,要求他们推进到海河以南的池河镇,接替59军的防线。

要知道,这两个军那也不是什么软脚虾,31军和第7军那也是战功赫赫。

31军是李宗仁在37年9月份新组建的一支部队,下辖第131、第135、第138师,一共三个师的兵力,是李宗仁手里的主力之一。

而第七军,同样来自桂军,全军上下共有4万余人。但是他跟31军可不一样。

如果说31军是李宗仁的主力,那么第七军就是李宗仁的王牌!其前身为李宗仁、黄绍竑领导的广西定桂讨贼联军。

曾经以不足2万人的兵力,击溃过唐继尧滇军7万人,进而统一广西。随后还参加过北伐战争,宁汉战争、蒋桂战争、中原大战。

可以说,第七军全军上下身经百战,什么样的敌人没有见过?

另外,由于这支部队善打硬仗,所以被誉为钢军。

由此可见,这两支部队的战斗力有多强了。

从战绩上来看,也是如此。

2月11日,31军138师渡过高塘湖,包围了上窑附近的五六百日军,多次与日军展开白刃战之后,最终占领上窑,击溃了盘踞在上窑的日军,打死100多日军。

12日,135师再一次收复武店,又在考城附近,顺手歼灭了从上窑溃逃下来的日军,并将其大部分歼灭。

随后,13日,日军从凤阳,怀远等地派出2000余人,企图向高塘湖增援。131师直接上前阻击,打的怀远的日军根本无法顾及友军,无法向高唐湖增援。

而此时,感受到自己背后冒出来的杀机,已经过了淮河,想要继续北进的日军根本不敢放任31军不管。

于是,咬着牙抽调3000多人想要回援上窑,想要先解决他们背后的31军。

结果却跟31军在上窑打的难舍难分,而此时59军,也就是前面说到的张自忠才发现了日军的漏洞,开始猛攻。

可以说,59军的成功,少不了31军的功劳。

而第7军这边则更猛。

16日,第7军从合肥抵达老人仓,张家镇一线,17日,第7军的172师开始向桑家涧方向进攻。

定远的日军一看,什么?**主动向他们进攻?这不能忍!

于是,定远的日军集结三百多人,然后又配备了十多辆坦克,向桑家涧驰援。

双方准备在桑家涧到定远这一条线上,来一场真男人之间的对决。

pS:多问一句,是喜欢这样比较轻松的风格,还是喜欢以前那边比较严肃的风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