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替身县令,嫂嫂别回头! > 第四十五章 特殊的教育方式

“嗯?什……什么主?出什么主义?”

简单四个字,却差点把陈三玄脑子说冒烟了。

对他而言,爱国主义这四个字确实是超出理解范围了。

薛长山笑了笑,耐心解释道爱国主义就是字面意思。

就是指一个人或者某个集体,热爱自己祖国的一种思想。

陈三玄听完有些失望:“就是忠君爱国呗?”

“不,只爱国,不忠君。”薛长山强调了一句。

“啊?”这下陈三玄又傻了。

“教主,您不用这么考验我,我对您的忠心日月可鉴。我哪怕不爱国,我也肯定忠于您!”

陈三玄连忙开始表忠心,生怕让薛长山误会。

来到东石村后,陈三玄就意识到薛长山不是普通人。

尤其是看到他招揽山贼为己用,还用高得出奇的饷银直接招兵后,他更是意识到薛长山要做大事。

对此陈三玄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反而感觉很刺激。

毕竟作为一个常年搞民间宗教的江湖骗子,他这些年的所作所为虽然算不上造反,但也绝对是跟朝廷对着干。

而既然已经知道了薛长山的秘密,他就必须表忠心表的彻底一些。

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陈三玄很清楚该如何抱紧大腿。

但显然陈三玄想错了,薛长山提出爱国主义并非是试探,而是真的要在这上面大做文章。

正如陈三玄之前说的那样,这个时代百姓就算有点觉悟,也是先忠君再爱国。

因为统治者其实并不是很看重国家这个概念,他们更多时间都是在想着如何巩固自身的地位。

甚至皇帝很少去宣传国家这个概念,基本上也就是宣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他们想永远做天下的主人,就一心只让百姓知道皇帝的存在就行。

但薛长山要做的,就是通过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来获得自己的拥趸。

听起来这是个十分荒诞的计划,并且事实似乎也验证了这一点。

当薛长山刚开始给陈三玄解释其中细节时,饶是陈三玄这种老神棍都无法接受薛长山的思想。

这种反应并没有超出薛长山的预料,毕竟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这种思想确实太过超前。

这个时代的人终究还是需要一个明确的精神寄托,来获得共同的认同感。

即,大家都是被同一个皇帝统治,就是在同一片天下当中生活。

可是爱国主义是需要抛弃天地君亲师的思想,转变为认可国家共同体这个概念。

在统治水平不足的这个年代,其实想实现这一点是相当困难的。

再加上这会让百姓对皇帝的敬畏变得更少,统治者们自然更不可能推动这样的“恐怖”思想。

薛长山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才只是提出了爱国主义这个概念。

否则的话,他一开始其实是想直接提出社会主义理论……

他知道,在生产力严重不足的这个时代,其实各种主义都很难真正实现。

毕竟现在连基础教育都普及不了,又怎么可能去做思想教育。

但薛长山还是想试一试,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他夺天下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自从得知祖大寿的真实身份后,薛长山就一直惦记着有朝一日杀出山海关,跟后金大军对决。

这并不是他想逞英雄,而是因为这一步至关重要。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乾朝的统治再昏庸,毕竟还是有着二百多年传承的底蕴。

如果指望着用农民起义那一套就想推翻大乾朝,不是不能成功,但成功的概率肯定很低。

因为可预见的难题就摆在面前,不管如何积攒力量,终究是要兵戎相见。

到那时,必然就是以一隅之地对抗全国。

在这种时候,比资源肯定是比不过的,唯一能比的就是战斗力和凝聚力。

而这两种“力”,最需要的东西叫做——民心所向。

如果可以做到万众一心,以一隅之地对抗全国也未尝不能获胜。

可如果无法获得足够的民心,就算暂时掌握了大量财富和兵力,也只是空中楼阁。

想得民心,最朴实的方法就是让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而想快速获得民心,就需要在这个基础上达成另外一个条件。

造神,让全民崇拜。

他之所以对陈三玄讲一大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东西,其实只是提供素材而已。

当薛长山说出自己最终目的后,一直一头雾水的陈三玄终于豁然开朗。

“说到底不还是玩个人崇拜那一套嘛,这我门清啊。”陈三玄如释重负道。

说完之后他便连忙抽了自己一个嘴巴,一不留神竟然就把遮羞布给掀开了。

“对,就是要个人崇拜。”薛长山并不遮遮掩掩,反而很坦荡的承认了。

他需要陈三玄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通过传教的方式宣传爱国主义,民族主义。

直接教授知识不可能,所以这种事名义上是宣传教义,实际上是要结合戏曲、评书等形式去逐步开展。

寓教于乐,让百姓在看戏听书的时候,逐渐接受华夏国的这个概念。

多编一些汉族将领抗击异族敌人的戏曲,放大异族战争的残酷,拉起民众对异族的仇恨。

用仇恨团结民众,这种方法效果最佳。

事实上,就算是用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也没办法真正实现爱国教育。

但只要网撒的够广,就肯定可以筛选出很多优秀的苗子。

这些被选拔出来的苗子,才是真正会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人。

而这些人一旦“培训完毕”,他们必将成为一个个合格的“政委”。

当年的苏军为什么强大?

原因有很多,其中一点是不容被忽视的,那就是苏军政委的重要性。

政委在战斗中表现出的高觉悟、纪律性、英勇善战以及对士兵的关爱,都会大大鼓舞部队的士气。

他们不但自己不怕死,还能让整个队伍激发出更强大的战斗力。

他们是萨满,是金牌辅助,是团战发动机。

薛长山要陈三玄做的,就是帮他培养出足够多的“政委”。

想做到这一点,个人崇拜是不可避免的,毕竟再崇高的信仰,也需要一个明确的精神寄托。

虽然形式变得有所不同,但陈三玄并不觉得有多难做,反而觉得充满挑战。

但细细品着薛长山的整个计划,陈三玄在感觉新奇之余,却还是发现了一个重要缺陷。

薛长山看出他的异样,问道:“还有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