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替身县令,嫂嫂别回头! > 第九十八章 关宁锦防线

也许是今夜疑惑的事情太多,以至于祖大寿听到如此惊世骇俗的一句话都显得很平静。

“老大,你想干什么就直说吧,我发现我有点跟不上你的想法。”

祖大寿说的是实话,他虽然有着丰富的战争经验,却还是看不透薛长山到底想干什么。

薛长山也意识到自己的玩笑开得有些大,马上叮嘱祖大寿不要当真。

但在等待期间,薛长山还是把他之前想到的想要组建一条防线的想法说了出来。

当祖大寿听完薛长山的想法后,忽然陷入了沉默。

“怎么,我的思路有问题?”见祖大寿不说话,薛长山疑惑地问道。

薛长山也知道自己更多是在纸上谈兵,跟祖大寿说起自己的想法也是想让他从实际角度出发给自己一些建议。

如今祖大寿迟迟不开口,让薛长山也变得没有了多少底气。

结果祖大寿在沉默良久之后,忽然一脸兴奋道:“老大,你是怎么想到这些的?”

虽然祖大寿声音压得很低,但他脸上的表情却足以证明他的态度。

“我的想法没问题?”

“当然没问题,我实在想不到比这更好的法子了。”祖大寿如实道。

祖大寿并不是在奉承,而是他打心底里认为这是最好的应对之策。

不管起义军声势多么浩大,发展势头多么迅猛,他们的缺陷都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弥补的。

比如攻坚战,这是起义军最不擅长的战斗方式。

起义军里很少有明确的军规,就算有也很难执行。

再加上缺乏攻城器械,导致起义军其实很难攻克防守坚固的城池。

就说一年多前的同州起义,那些被破的城池基本都是因为官员无能导致城池几乎不设防,这才让起义军冲进城去。

哪怕能组织起一批乡勇守城的,都能坚持很长一段时间。

如果薛长山真的可以将米阳县附近的几个县城都团结起来,县和县之间形成一条能相互支援的防线的话。

就算不能重创起义军,至少也能在混乱的局面下守住一方安稳。

这比他最开始想的尽快带兵回米阳县,坐守孤城的想法要成熟太多太多。

看着薛长山格外年轻的脸,祖大寿不禁暗暗感慨:“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天生帅才?”

就在祖大寿感慨不已的时候,薛长山忽然又说道:“大寿,你说辽东战场是不是也能照搬这一套思路?”

听到薛长山主动提起辽东,祖大寿变得更加严肃起来。

他生长在辽东,又在辽东拼杀半生,那里就是他的执念,但他又不太敢奢望真的可以杀回辽东。

哪怕薛长山曾给过他承诺,他也不觉得这件事真的有希望实现。

“辽东战场太复杂了,后金人也不是这些刚学会拿刀的农民起义军。”祖大寿有些心灰意冷的说道。

薛长山拍了拍他的肩膀,知道祖大寿此刻的心情。

眼见白莲教起义军迟迟不到,斥候还能顺畅地传回消息,薛长山索性清了清嗓子,把珍藏许久的计划说了出来。

“后金人再难对付,他们终究是侵略者,他们发起的每一场战争都是为了掠夺而来。”

“在我们还无力剿灭他们之前,最好的办法就是竭尽所能降低他们战争的收益,甚至让他们得不偿失。”

“如果我们有机会出山海关,就应该用结硬寨,打呆仗的方法对付他们。”

“首先,我们必须夺下宁远城,那绝对是可以成为胜负手的关键城池。”

“宁远三年环山一面环水,又是通往山海关的必经之路。”

“后金人毕竟还落后,他们没有水军,那么我们利用水路为宁远输送物资,在后勤上就先赢了一半。”

“坚守宁远城,将大大降低我们的战争成本,同时让后金人疲于奔命。”

“只要我们坚守住宁远城,那么山海关至宁远之间的区域就可以成为我们的稳定后方。”

“到时候我们便能就地征兵,以辽人守辽土,然后开始屯田,缓解后勤压力。”

“只要宁远不丢,我们就可以构建起自山海关到宁远之间的第一道防线,可以称之为关宁防线。”

寂静的夜幕中,薛长山声音轻柔地说着关宁防线的发展思路。

他的声音很轻,轻到除了祖大寿之外就没有第三个人能听到。

可他的声音又很重,重到每一个字在祖大寿耳边响起时都如同惊雷。

祖大寿在辽东战场征战多年,并且不是那种只知道拿刀砍杀的大头兵,他对辽东战场的认识远超常人。

还在辽东时,他们那些有心杀敌的将领们不止一次商议过对策。

可是他们能想到的,无非就是更多征兵,更好练兵,更多地向朝廷要粮,跟后金人死战到底。

起初辽东总兵和经略并非不支持这种观点,也不是没有去过主战派官员。

但随着惨败越来越多,主战派们也开始心灰意冷,战局便一再恶化。

而现在,当他听到薛长山说出“结硬寨打呆仗”那六个字时,祖大寿如遭雷击。

当薛长山说出关宁防线的种种细节后,他更是惊为天人。

恍惚间,祖大寿甚至怀疑薛长山是不是辽东战场上的某个老将军投胎转世。

若非如此,他怎么可能对辽东那么熟悉?

仅凭看书就能提出如此一针见血的策略?

祖大寿自然不会想到,他其实猜对了一半。

薛长山虽然不是投胎转世,但确实是带着“前人”经验穿越而来的。

薛长山之所以对辽东那么执着,就是因为他坚信自己带来的这个经验是好用的。

关宁防线可不是他薛长山的计划,而是孙承宗、熊廷弼、袁崇焕等人杰在战场上实践而来的宝贵智慧。

看祖大寿稍稍缓过神来之后,薛长山又把后面的计划说完。

自宁远继续北上,经连山、塔山、松山抵达锦州,还可以修建宁锦防线。

到那时,便可以彻底形成一条以山海关为后盾,宁远为中坚,锦州为先锋的坚固防线。

其间多修堡台,作为联防据点。

再结合屯田和火器等手段,必能让这条防线固若金汤。

等到后金人打不动时,他们也许就可以积攒力量彻底消灭那些异族了。

当薛长山说完这些时,祖大寿整个人彻底陷入呆滞状态。

许久之后,祖大寿忽然起身,单膝跪地看向薛长山。

他的神情无比激动,激动到甚至不知道开口说些什么。

在他看来,关宁锦防线必然可以修成,因为这是最适合辽东战场的策略,有极大的可行性。

一旦此计达成,辽东必将重获安宁。

这是辽东之幸,更是辽人之幸。

祖大寿有太多感激的话想说,却又不知从何开口。

薛长山冷着脸把祖大寿拎起来,沉声道:“我们之间不需要讲究这些,好好打仗,早一天积攒够力量,我们就能早一天去辽东。”

祖大寿重重点头,深吸一口气后按下了激动的情绪。

薛长山又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呵呵说道:“该说的我也说完了,那么我们的米阳防线就交给你来布置吧。”

听闻此言,祖大寿连连摆手:“老大,我就不班门弄斧了,这些事还是你来做最好。”

“不行,你们也需要成长,不能事事都让我亲力亲为。”薛长山背着手,摆出一副高手寂寞的姿态。

其实他是很清楚自己的短板,他能说出关宁锦防线的详细计划是书上写过,他又恰巧记下过。

可眼下的这个混乱局势可没有任何一本书能让他借鉴,最好的办法还是让祖大寿这种真正身经百战的将军去布局。

祖大寿哪里知道薛长山这是扬长避短,只当是薛长山真的想历练自己,当即一脸严肃地答应下来。

“这就对了,指挥的事情你来,我只想砍人。”薛长山笑着说道。

若是放在过去,祖大寿可能真的就信了。

但经历今夜的谈话,他说什么都不会再相信薛长山的鬼话。

就在此时,他们等候许久的白莲教援军终于出现在他们伏击的路上。

薛长山见状大喜,耐心等待敌人行军过半后终于忍不住一跃而起,手持陌刀冲了出去。

“兄弟们,跟我冲!”

“铁刀天王在此,谁敢与我一战!”

“来将可留姓名?”

听着薛长山喊的这些乱七八糟的话,祖大寿面色古怪,忍不住喃喃自语:“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他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