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二代战神皇帝成长史 > 131 少欲(二更合一)

穿二代战神皇帝成长史 131 少欲(二更合一)

作者:菌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3: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秦湛瑛决定发动战争的时候,他的准备会相当齐全,这是《禹史》也记录过的东西——在另一个时空,手头钱不算多的秦湛瑛在出征前把四大阁老抄没了三个。

钱粮不带够,人禹武宗都不想出击,省得走一半没饭吃了,又让军士去劫掠,那就太不好了。

这也是禹武宗后世名声渐渐好转的缘故,能约束住军队不许劫掠百姓,别说古代了,放现代能做到这一点的军队也没几支,就这么个肯花功夫去建立严谨军纪的角色,他能是正史描述中那种暴虐不做人的性子吗?

这个时空四大阁老全无了,秦湛瑛手头又有全民牛痘、吐酒石这样的大项目,流动资金很是可观,花得多,可周转起来也方便。

首先便是承安帝的亲军必须提前把痘种完并使用吐酒石,接着还要提前一个月开始吃饱饭,并进行吕女皇出品的纪律训练、体能训练,提升将士作战能力。

戏曲排好了秦湛瑛带着承安帝亲自去戏园子里看,看完以后,承安帝竟是哭了。

这位情感意外丰沛的帝王搂着秦湛瑛的肩膀:“这本子是你写的?写得真好啊!真好啊!”

秦湛瑛:“不是我写的,是班主写的,我只是提供了笔墨纸砚,请他写一段符合您人生的戏。”

承安帝就又给班主发了许多赏赐。

吴家班一群人纷纷谢主隆恩,就是承安帝和他们说话的时候,把演主角的台柱子吴眉误认为是男人了,还问人家有没有娶亲,有没有孩子,有孩子的话可以免去贱籍,许其科举。

吴眉:“没成亲,没孩子,微臣也不是贱籍。”

承安帝:“呀,你居然是个姑娘。”

往年历朝历代为了方便管理户籍,总把老百姓分成不同的籍贯阶层,禹国也有军户和匠户,但泽国那边早就把贱籍给废了,他们那边是按出生地划分籍贯,孩子生出来,取了名字,就可以去上户口,有了户口才能去扫盲班。

为了防止有人借上户口牟利贪污,秦湛瑛特意将上户口的流程做的很是简约,又加大了监督和惩处的力道。

在泽国,唯一可称贱的只有罪籍,即犯罪者或犯罪者的子女,都不得进入军队和官衙。

吴眉父母都无了,她自己从巴蜀道颠沛流离地到了琼崖岛,又靠唱戏有了今日,性子自然刚硬,既然已经脱了贱籍,她是绝不肯再自认下贱的。

她曾是泽国礼部戏曲署的司曲,也是禹国刑部的普法司的小官吏。

承安帝又细细问起如何以戏曲做宣传,吴眉一个个回了。

秋瑜看着秦湛瑛的表情,诚然班主和戏班的业务能力很强,排出来的戏很是感人,且最能引发承安帝那一辈军士的共鸣,但当这个本子的本质是秦湛瑛的宣传工具时,大概看着一个冷冰冰的工具引发一堆热泪时,秦湛瑛的内心就很让人好奇。

他是怎么个想法呢?

秦湛瑛偷偷瞪了秋瑜一眼,转头请承安帝去街头吃了一碗小馄饨,皇帝大伯很喜欢馄饨,他念叨过,说开龙帝打完仗后老会让那几个曾是寡妇的黑瘦老婆下一锅馄饨,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着,比在皇宫里吃山珍海味还开心。

秋瑜也分到了一碗。

穿着常服的小太子去付账,白发苍苍的馄饨老爷爷要找钱,秦湛瑛没要,拿了三枚煮鸡蛋回来,如今鸡蛋只要一文一枚,他用鸡蛋抵找钱,可以让老爷爷多赚几文。

太子爷慢条斯理地剥壳,自己吃了一个,另外两个放在了承安帝和秋瑜碗里。

承安帝受宠若惊。

秋瑜看着碗,不知为何,喉头哽了一下,孩子长大的欣慰涌上心头。

这孩子操弄舆论、玩弄权术的确是一把好手,可他内心还是有温情的呀。

秦湛瑛看他一直盯着鸡蛋,以为是不想吃:“你不吃这个鸡蛋,就带回去给兔子吃吧,别浪费了。”

秋瑜吐槽:“你也真够勤俭持家的,历朝历代哪有你这种连鸡蛋都不浪费的太子?”

秦湛瑛回击:“当你需要经常给亲征的皇帝做后勤时,你也会变得讨厌浪费。”

打仗烧钱,他之所以擅长管钱,就是因为上天让小太子有了两个爱打仗的皇帝长辈。

远在吕宋岛的吕女皇打了个喷嚏。

皇帝大伯也不敢多话,像他这种军汉出身的皇帝,比谁都明白后勤是爹的道理。

秦湛瑛不爱吃馄饨,承安帝关心了一句:“可是胃口不好?”

小太子回道:“我更喜欢嗦粉。”

琼崖岛酸粉也好,湖湘道的米粉也好,两广的肠粉也好,这些被秋瑜整出来并推广的美食都是秦湛瑛从小吃且吃得惯的,而馄饨和面条这种半流食则是他生病时吃得多,久而久之,他不生病时就不碰这些了。

秋瑜说:“回去后我给你搞肠粉,双蛋配肉沫。”

秋瑜知道只有自己最明白秦湛瑛的口味,比如说小太子在吃蒜泥白肉和梅菜扣肉的时候,是可以接受五分肥五分瘦的肉的。

再比如说每次吃涉及到肉沫的菜品时,肉沫最好是两分肥八分瘦的肉打出来,才能有那股恰到好处、能满足秦湛瑛青春期少年胃口的油脂香气,再比如太子爷吃肉粽时可以接受里头放五花肉,还有包饺子的馅儿里一定要放剁碎的油渣增香。

这些饮食习惯是吕警官传给儿子的,寻常厨子只会知道秦湛瑛看到肥肉就皱眉头,然后转头不吃,不知道他对不同菜式的肥肉接受度完全不同。

秦湛瑛往常很喜欢秋瑜给他下厨,这次却说:“我去军营吃。”

有效限制军队后勤贪污的方法之一,就包括领导不定时突击,噌一下在吃饭的时候出现,然后说我这一顿和军士们一起吃。

秦湛瑛在琼崖岛就经常这么干,有一次直接把管后勤的官吏吓死了,一起过去的吕晓璇瞅了一眼,说那个贪了两千多斤面粉的老兄是脑溢血走的。

可是没办法,华夏文明出身的人都明白吃喝的重要性,能吃饱的军队和吃不饱的军队压根不是一回事!军队要走上世界战力的巅峰,就得长两条腿,一条腿是教导和训练,另一条腿就是后勤。

秋瑜深知就算吓死再多的军需官,也不能阻挡太子爷去军营的脚步,因为太子爷如今就充当着禹**队的侠骨柔情之大腿啊!

承安帝出于参观接班人工作状态的考虑,也跟着秦湛瑛一起过去了,秋瑜跟着一起。

护龙营在京郊,三人在路上还碰上一支出殡的队伍,一个吏部的官在修路时人没了,此人家里还有点势力,祖坟就在大京附近一个县里。

秦湛瑛叫停马车,拉开窗帘看了一阵,不无遗憾地说:“哭灵的人嗓门不够大。”

秋瑜头疼:“别看出殡嫌殡不够大了。”

这小孩连在皇帝大伯面前都不想掩饰自己地狱乐子人本质的吗!

谁知承安帝居然跟着感叹:“我爹以前也喜欢看出殡,尤其喜欢哭声响成一片的场景,要是出殡队伍里抬着不止一口棺材,他能跑过去和人打听这家人到底死了谁,还因为这个和出殡的队伍打起来过。”

这也太缺德了吧!

秋瑜露出地铁老爷爷的表情。

他不想知道的皇家秘闻又变多了!

而京郊皇帝直属护龙营的伙夫们在看到秦湛瑛时,大多露出一种似乎是麻了但又似乎很热情的表情。

其实在汪醒开始备战劝皇帝之前,太子爷就已经收拾护龙营、卫龙营这五万人快半年了。

他让伙夫们先后换了三届上司,且太子本人对厨子们的工作环境卫生提出了严苛的要求,甚至把他们拖去上课,告诉他们饮食不卫生有多危险,又对他们操练时的成绩盯得更紧,要求伙夫们最好都练出能在打长久的守城战时也能扛着八十多斤馒头大饼冲上城墙送饭的力气。

本来膘肥体壮的伙夫们要么跟着上司一起去修路,要么被淘汰,能成功挺下来的都结实了两圈,能用菜刀和锅铲放倒两三个大汉,还涨了军饷。

重点就是军饷!

别看太子悄无声息来了军营吃饭,伙夫们一个跑去找上级告密说“太子又来视察我们啦”的都没有,只是在做晚饭时格外卖力。

如今禹国经济也就那样,抄了四大阁老的家也依然不宽裕,要花钱的地方多得是,自然没法让军士们日日吃肉,但咬咬牙每天一个鸡蛋,再供虫粉饼干给补充蛋白质是做得到的。

那虫粉饼干营养不差,吃起来能一定程度预防夜盲症呢!

今日军营的晚饭就是军士们每人两个杂面馒头,再把蛋打到玉米面里,加酸菜一起放锅里做面疙瘩汤。

别以为这是寒酸的伙食了,承安帝是开龙帝还是小兵时就出生的孩子,他苦过,自然知道底层军士能吃到这种热气腾腾、有油盐滋味的饭食是多么难得!

他惊愕道:“哟,这是过年呢!”吃这么好,以后日子不过了?

秦湛瑛面无表情:“只要后勤不贪污,户部的官脑子里没有坑,国家至少三分之二的土地没有遭天灾,那么以禹国如今的军队人数来说,是供得起军士每日这么吃的。”

承安帝虽然不懂经济,可他吃过贪官的亏,所以他只咳了一声,给太子比了个大拇指。

遭天灾不是人能控制的,但收拾贪官、给户部安排脑子没坑的官员这些事都是太子在操心。

他起身走到军营边上,就看到诸多军士站成四四方方的阵型,在小旗、百户等小军官的指挥下前进、后退、跑步、挥舞手中的木刀、木棍和藤盾。

军队训练时也是有兵

器损耗的,因此除非上战场,也不会轻易将铁器下发到他们手上,这也是防止暴脾气的军汉们吵着吵着直接互砍。

承安帝夸道:“没有人面色枯黄,头发不散乱,衣着整齐不破烂,都是好兵啊,负责近两年征兵的是谁?此人该赏。”

太子面无表情:“在我接手这里之前,他们面黄肌瘦,衣服兵器破烂,整个大营找不出一个身上没虱子的军士,养了半年,军营里许多没满二十岁的小伙子连个头都窜了一截。”

承安帝光听都知道为什么太子会请病假,本来底子就不好,工作量还这么大,都是累的。

但承安帝皇位都愿意给人家了,如今国家和皇帝私库的财务太子也能管,实在不知道再赏什么好,整个人就很为难。

秦湛瑛接着说:“秋瑜是真的努力,走到哪,养虫场、养猪场就开到哪,他手头有专门推广饲养牲畜和虫子技术的雇员,经常会去别的村镇找农户合作,他们传授技术和本钱给农户,农户养出猪牛羊和虫子时,他们再去收购,也算帮了不少村镇脱贫了。”

这些雇员则大多是扫盲班里出来的,他们会进秋瑜手下已经可以视为国营企业的厂子里学更多专业知识,往后一辈子都要在乡村间奔跑着传播这些知识,这份工作有风险,因为有些村子进去以后,可能就会被凶悍的村民抢光财物再杀了吃肉,骨头炖汤,更惨一点,在路上就被匪寨劫走煮成口粮。

讲个恐怖故事,在如今的世界,全世界只有泽国可以做到出门不被炖,就算遇到了劫匪,甚至不幸被杀,但起码死后不用进锅上烤架。

像禹、孟以及西边那些洋人国家,出门被炖其实是常态,因为这年头吃得饱的人太少了,人饿到极点就没有理性了,而是一只疯狂想要活下去的野兽。

在那之后,这类雇工出师前还得去军营里学一学武艺,出行时必须数十人结伴,手里带着兵器,背上背着盐糖布匹等硬通货。

承安帝听明白了:“给他封爵。”

秦湛瑛:“给个子爵就行了。”再后面的晋升等秦湛瑛自己来封。

“封地别放湖广道。”

那是秋氏宗族的老家,本来湖兴坊就是湖广道水系有名的武林家族,再给个爵位,真是原本老实搞航运的一家子都要起歪心思朝四大阁老家族的方向努力了。

承安帝:“那放哪儿?”

秦湛瑛想了想:“放北边,就……涞水县吧,以后他就是涞水县子。”

承安帝:“湛瑛,那儿的地还不是咱家的。”

那儿目前还归北孟呢。

秦湛瑛肯定道:“总有一天会是咱家的,涞水靠近太行山,我外祖母说过那里有个地方风水很好,我的陵墓要修在那边。”

秋瑜听到自己突然就要封爵,且地盘还没打下来,不由得哭笑不得,可等秦湛瑛提起陵墓的事时,他心跳突然停了一瞬。

他好像是直到这一刻才第一次意识到,秦湛瑛是会死的。

对哦,瑛瑛早晚也会不在的。

秋瑜才穿越时是因为知道自己身处秦湛瑛的时代,才决心在这里活下来的,因为禹武宗所在的时代,起码不会太烂,事实也的确如此,可要是有一天瑛瑛不在了,换个常规的古代皇帝来管这个国家,这儿还会是一个现代人能接受的地方吗?

秋瑜从不否认他其实在某方面是依赖瑛瑛的。

承安帝却不意外,做皇帝的,哪个不是活着的时候先把陵墓修好,确保自己死后也能荣华富贵、仆从成群?别说皇帝了,有点家底的人家都是这么个搞法。

“我的陵墓靠着爹,若你真能往北打,那陵墓的确该搁北边,我原本以为你会把地方安在祖地呢。”

开龙帝老家在北边的山鲁道。

秦湛瑛说:“太行那边风水好,外祖母说那边的雪景、云海都极美,我死后不要什么金银古董陪葬,带口棺材和刻名字的石碑躺山上就可以了,棺材里塞我写的那些考察笔记,我自己写的东西不值钱,省得死后老被掘坟求财的打扰。”

他是不打算大修陵寝的。

秋瑜坐在边上,垂下眼眸,摊开自己的掌心,想起了在战乱时,有盗墓贼撬开了禹武宗的墓,将他的书画盗了出来,其中《琼崖海潮图》被洋人抢走,而《保国将士图》则和禹武宗时代的将士名册一起被放在了皇城的博物馆里保存。

他看过《保国将士图》,惊叹过这位正史记载为不折不扣的武夫皇帝竟有如此高绝的艺术造诣,还知道《琼崖海潮图》在国外拍出了了两亿三千万美金的天价。

承安帝惊叹:“你倒是想得开,当心有些人说你这皇帝不成体统。”

秦湛瑛淡然道:“我不信天上有神佛,死就死了,赤条条来,走时带些书画,够了,其余人再怎么念叨,我死后他们也念不活,随便他们说去。”

雨神的子孙、妈祖的干儿子居然不信神,这事也是一桩奇谈。

但这就是秦湛瑛幼时重病时生出的念头,他心想,就是把世间所有财富都放陵寝里,自己是能死而复生还是怎么的?想想都知道不可能,那就算了,不带多余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搁墓里挤了。

“修陵寝太费钱费徭役了,有这功夫去修路筑堤岂不实在得多?”秦湛瑛感叹,他是觉得但凡所有皇帝都不浪费这个钱,那历朝历代的户部的压力都会小得多,虽然以那些官吏的性子,皇帝省下来的钱能不能用到百姓身上,也是个未知数。

也是因为这点,秦湛瑛只是自己不修陵寝,却没有要求过母亲、大伯不修,他只约束自己罢了。

可惜秦湛瑛觉得无所谓的话,听的人心里却都感到酸涩,在这年头,死后简办其实是很委屈的,秦湛瑛愿意多留钱给后人,这已经不是装贤明,而是真的贤明爱民到极点了。

秦湛瑛纵有脾气暴躁、杀人过于利索、喜欢堆京观、送脑袋上城墙、把人埋土里、有时过于理性不讲人情、不把官的命当命等无伤大雅的小毛病,可他这人不贪享受,连陵寝都不想大修,物欲其实很少,为国家为百姓为军士干的活却很多,不犯法的人在他手底下会过得很舒服。

他会是个很好的皇帝的,起码老百姓会乐于坐皇位上的是这么个人。

承安帝想了一阵,诚恳道:“当年孟国坐皇位上的要是你这样的,你爷爷也不用造反了。”

过了一阵,兵营里操练完,军士们纷纷排队过来吃饭,终于看到了坐在灶边烤火的秦湛瑛。

军士们纷纷露出惊喜的神情,却无人过来打扰,只是吃饭的时候请太子爷第一个打饭。

作为皇族,有时享受一下特殊待遇,也是显示自己身份权威的方式,秦湛瑛理直气壮接受了,他带承安帝、秋瑜在角落的矮桌矮凳边坐下,其余人才排着队去领吃的,然后在长桌椅边上吃饭,有些干脆蹲着。

军汉大多粗鲁,这不是才进行了三个月的扫盲班能改的,所以他们吃饭动静大,碗筷敲打声、咂巴嘴的声音络绎不绝。

承安帝咬了几口馒头,觉得口感虽粗粝但的确是扎实的粮食磨面揉出来的,份量也足,一个操练的浑身是汗的军士吃两个也能很饱。

秦湛瑛则要拿馒头泡疙瘩汤里,不然他咽不下去。

承安帝打趣:“宗室里那么多年轻人,也就你肯吃这个。”

秦湛瑛:“不然呢,那些以后要去战场给禹国卖命的军士也吃这个,我就偶尔来一顿,有什么关系?”

承安帝:“你说得很是。”

秦湛瑛又提起军营是偶尔吃肉的,一般是每月吃三次,后勤会按着五百人一头猪的算法,送符合军营数目的活猪过来,伙夫们得自己杀猪。

猪骨肯定要炖汤,肉加调料和粉条、野菜、金针菇等一起炖,搞一锅大杂烩。

猪血会和着豆腐、面粉做丸子。

猪下水也不浪费,直接用酱去卤,香得让人恨不得把舌头吞下去!

猪油则是每人都有一小勺,加酱油一起,便是拌饭用的宝贝,若是勺子里正好舀到几块油渣,能美得军士一天都心情大好。

“人不能不吃油水,不然长不高,对五脏六腑也有害处,还会眼睛不好,脱头发,平时军营里给的是素油,荤油也要按时补,等你们去前线了,补给会尽量跟上,也是按护龙营的标准来。”

过了一阵,管护龙营的统领终于匆匆赶来,点头哈腰地给太子爷请安,看到承安帝时反而松了口气,下跪时整个人都放松了一点。

看来对他们来说,单独面对太子爷是件很恐怖的事情,旁边有个皇帝反而令他们安心。

秋瑜差点看笑了。

直到回去的时候,承安帝回宫,秦湛瑛则和大伯说要在秋瑜家休息,他们要谈更多和后勤有关的东西。

承安帝允了。

大京是有宵禁的,但太子爷不用遵守这个,他是特权阶级。

深夜,京里刮着夜风,小太子在靠近秋府的地方叫了停车,将马车、护卫都甩在身后,和秋瑜一起散步回去。

在靠近秋家时,秋瑜低声说:“你的墓室还是修大一点,我准备死后火化,你起码得在棺材旁边留个能搁骨灰盒的地方。”

便是没有别的缘由,仅仅是作为臣子,秋瑜也希望死后埋秦湛瑛边上。

不过既然小太子打定主意不大修陵寝,他的墓室大小估计也容不下太多棺材,秋瑜表示不介意以盒的姿态进去,正好,这年头愿意火化、不带巨额财富进土的文官武将很少,到时候也没谁和秋瑜抢地盘了。

秦湛瑛停住脚步,仔细打量了秋瑜神情,又回头,懒懒道:“看你表现,活着的时候多立点功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