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二代战神皇帝成长史 > 19 世人(二更)

穿二代战神皇帝成长史 19 世人(二更)

作者:菌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3: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吃完吉婆婆准备的竹筒饭, 秋瑜和吕瑛入住了全村建得最大的船型屋, 本来按吕瑛的身份,他是应该独自住的,但小朋友已经习惯和小伙伴秋瑜睡一起了,便让吉婆婆不用给秋瑜安排住处了。

吉婆婆懂了:“孙少爷夜里的确要有个人在边上侍奉才好。”

吕瑛说:“秋瑜不是侍奉我的奴仆, 他是我的朋友。”

可惜秋瑜听不懂厘家话, 不然他肯定要吐槽,是是是, 我是以朋友的身份帮你梳头穿衣,准备吃的喝的, 背你翻山越岭。

南边的山林多蛇虫, 夜里, 秋瑜点燃自己做的药香, 清苦的气味在屋内弥漫开来,又将吉婆婆送的一块厘锦也熏了熏。

厘家有织锦,以棉麻丝混着金银线织就,花纹古朴, 色彩丰富, 早在孟朝的时候, 就已作为琼崖岛的特色产物远销中原,秋瑜这辈子的奶奶有一块厘家锦做的垫子, 夏季乘凉时盖在小腹上。

他摸着锦缎上的蛙纹:“信奉雨神的血脉竟然真的有异能, 想想也是神奇。”

吕瑛正将将册子的卷角压平,闻言回道:“我娘不信神。”

秋瑜笑道:“你怎么知道我说的是你们家?”

吕瑛:“你除了我们家,还认识其他有异能的人家吗?”

秋瑜:“你只说吕阿姨不信神, 你和你外祖呢?”

吕瑛想了想:“我平时不信, 但娘出门的时候, 我会去妈祖娘娘的庙里,请她保佑我娘平平安安,我外祖肯定是信的,跑海的人都爱烧香,我外祖母在我才出生时怕我长不大,还抱我去认妈祖娘娘做干娘。”

第一次听吕瑛说起他外祖母,秋瑜有点好奇,又不敢多问,因为他在吕家并没有见到吕外婆,说不定人家……仙逝了呢?

他躺平,盖好被子,白天爬了太久的山,积累下来的疲惫一涌上来,就让八岁的身体开始犯迷糊,他含糊不清道:“听说沿海在过年时特别热闹,到时候我们一起去玩吧……”

话没说完,他就睡着了,吕瑛钻进被窝里,嫌枕头不够软,干脆扒拉秋瑜的胳膊垫脑袋下边,闭眼睛,也沉入了梦境中。

这一梦不算长。

.

在为那个死去的厘人孩子沉掉几艘倭人的船后,外祖解开了瑛瑛的穴道,亲自教他修习吕家的武功,因本就天赋高,没过多久,瑛瑛就将轻功练得很好,趁着外祖不在家的时候,他偷偷避开护卫溜出了家门。

姜平和他说过,厘人孩子叫杨秀,父亲原先是猎户,母亲是汉女,年轻时与杨秀的父亲私奔到山里成亲。

杨秀的父亲为了挣更多钱让妻子孩子过上好日子离开大山,进入吕家的船队做水手,不幸遇上了倭人,死了,杨秀的母亲听到丈夫的死讯后也活不下去,就抱着孩子跳了井。

瑛瑛不能理解私奔这个词,杨秀的母亲和喜欢的人一起到山里生活,为什么人们会不赞同她的做法,用鄙夷的语气说她私奔?

为了解答心头的疑问,瑛瑛以琼山城为起点,朝着杨秀的家乡前进。

在这一路上,瑛瑛用自己的眼睛看吕宅外的世界,然后他发现原来不仅是王大胖的父亲会逼死孩子,世上还有更多的父亲主宰着儿女的人生,可这些父亲似乎也不自由,因为他们头上还压着县令、县尉、县丞、族长……

每个人都被无形的东西拘束着,可是敢反抗这些东西的人却很少,那少数反抗的人也很难击破一切让他们痛苦的事务,最后只能跳池塘、上吊。

这么一想,杨秀的娘反而可以用勇敢形容了,起码她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块过日子。

可是为什么失去了丈夫会让她活不下去呢?瑛瑛在外头转了一圈,直到被一场雨淋得不得不回家养病时,还是没能找到答案,于是他只好启动究极方案——遇事不决就问娘。

娘的回信隔了两个月才回来,她在信上告诉瑛

瑛,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杨秀的娘大概无法在失去丈夫后独自撑起一个家,养好儿子,所以她用死亡逃避了现实,从爱情的角度看,她也许是太爱丈夫了,所以在失去伴侣后才无法独活。

这是瑛瑛第一次听人提起“爱情”这个词。

爱情到底是什么呢?

它能让杨秀的母亲鼓起勇气去反抗父母,但也能像那些无形的、压着所有人都不快乐的东西一样,使一个鲜活的人选择死亡。

爱情真是可怕的东西,瑛瑛在给母亲的信里写,他以后要离“爱情”远一点。

一个月后,他又收到了娘的信,信纸上画了个大大的笑脸。

吕晓璇在信中说:“小傻瓜,爱是很美好的东西,我就很爱你,所以我总是很思念你,我梦想看遍天下的美景,阅遍所有的趣事,为人们带去公理与正义,但当我追逐自己的人生时,也想把我经历的一切通过书信和言语告诉你。”

“爱让人愿意分享,也让人勇敢,只要你在爱的同时保持住自我,它就不会伤害到你的性命,任何事物都有好坏两面,我们要辩证的看待。”

吕瑛又写信问:“娘失去我以后能独活吗?”

这次的回信很快,娘在信里说:“如果失去了你,我一定会感到撕心裂肺的痛苦,因为你是我在这世上最爱的人,但我会活下去,我希望你对我也是如此。”

.

再次睁开眼时,吕瑛觉得内心只有一片平静安宁,就像被娘抱着摇来摇去、亲了一口又一口一样,他想,昨夜应是做了个美梦。

枕边的秋瑜不见了,只有一只橘猫趴在床头睡得香喷喷,吕瑛坐起来,橘猫睁眼,又懒洋洋闭眼。

摸摸胖子的背脊,浓密的皮毛下是逐渐丰沛的脂肪,手感软软的。

吕瑛穿衣服穿鞋,用还温热的水洗漱,走到门口,发现秋瑜披着最后一点月光打龙华拳,他的拳法打起来很漂亮,拳风凌厉有声,但每次别人问秋瑜在武当山上练武练得如何时,他只说自己“蹲了两年马步,感觉下盘稳了许多”。

一套拳法打完,秋瑜转头,看到吕瑛披头散发,揣着手手看他。

他走过去:“梳子给我。”

吕瑛揣袖里的手伸出来,掏出一把镶七宝白玉梳,找了个板凳坐好,秋瑜蹲在他后面,拢住大把黑到发蓝的发丝。

秋瑜感叹:“你吃进去的营养怕是大部分都供到脑袋上了。”又聪明又头发多,可惜不长个。

梳好头发

秋瑜问:“咱们还继续走吗?”

吕瑛干脆回道:“走。”

那就走起,趁着天没亮,两小孩留纸条一张,表示他们还要继续旅程,便牵着驴子,背着猫,悄悄离开了吉家村。

秋瑜看到吕瑛走前还留了碎银子,作为昨晚的食宿费,以及买下那匹厘锦的钱。

他牵着驴,背着猫,抓紧时间带吕瑛到了山巅,远方是碧海蓝天,旭日自海平面处缓缓浮起,水中影如流动的黄金。

吕瑛站在山崖边,刘海拂过雪白的脸,波涛拍打着岸边礁石,朝阳映在浅色的眼瞳。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吕瑛在海风中念诵李白的《日出行》。

“秋瑜,李白说太阳像是从地底升起来的。”

秋瑜:“就我们眼前的风景来看,太阳是从海底升起的,当然,更大可能是我们脚下的球和太阳一起转圈,转着转着,我们的球就转到了能照到太阳的一面。”

吕瑛回头笑道:“看来你更信张衡说的浑天如鸡子?”

秋瑜:其实我信的是人造卫星。

接着他听吕瑛说:“我也更信张衡的说法,不然没法解释为何我们在海上的时候不能看到远方所有的船,所以海面一定不是平直的,它有弧的。”

小朋友用手比划了一下,蹦蹦跳跳到秋瑜身边,拉住他的手摇

了摇:“走吧,天地浩大,还等着我们去看呢。”

秋瑜顺着他的力道往前走,懒洋洋道:“怎么,你想把这天地都看上一遍吗?”

吕瑛摇头:“人生短暂,要看尽世间山水是不可能的,能赏日月更替,看四季花草,体会人生百味已是难得,而且有些事,我只要看一遍就知道其他地方也一样。”

秋瑜:“比如?”

吕瑛将一缕碎发别到耳后:“比如苦。”

“我跟着娘去过湖广,看过滨州,如今又绕琼崖岛旅行,痛苦的人占了人间九成,有些人已经痛到觉不出苦了。”

“人生下来就是要吃苦的,世人皆苦,我也不例外,我原本是这么想的。”吕瑛的神情柔和起来,他抬头看着秋瑜,微笑道,“但现在我觉得人间没那么苦了。”

秋瑜:“是什么让你改了念头?”

“因为娘,还有你。”吕瑛又甩了甩秋瑜的手,秋瑜的手比他大许多,轻轻一握,就将吕瑛的手包起来。

“我的身体不好,以前常因此心怀苦闷,自觉活得拘束,可是方才看到朝阳的时候,我明知身体不会因看到朝阳变好,心里还是好快活。”

“秋瑜,你我皆为世人,我会在苦闷时因你、因朝阳心中快活,世人会如此吗?”

秋瑜想了想,嘿嘿一笑:“这个啊,未必是朝阳,但要让人乐呵的法子可多了,我给你表演一个?”

此时已是承安七年的一月,再过二十六日便是除夕夜。

他们下了山,到了万州,秋瑜不知从什么地方弄了唢呐锣鼓过来,趁着集市,让吕瑛背着猫包牵着驴站边上,他自己咳了咳,吹起一首过年时超市里常放的《步步高》,这曲风就两字,喜庆。

秋瑜的神态也喜庆,他端着唢呐一边吹一边遛跶到路人身边,一脸讨好和乐呵,不一会儿,就有个背货的苦力咧嘴,笑出一口白牙,拿了一枚铜板要给他。

秋瑜连连摇头,跑回到驴子旁边,放下唢呐,拍着手。

“各位父老乡亲,大家好,我叫秋瑜,不是水里那个能吃的鳅鱼,我姓秋,秋天的秋,今儿来这是给大家逗乐子的,大哥大姐们就站这,等我把段子讲完了,各位乐了我高兴,不乐我就再给大家吹一首乐的。”

他对吕瑛招手:“那什么,瑛子啊,愣着干什么?敲啊!”

吕瑛眨巴着大眼睛,举起铜锣,敲了一下。

秋瑜指着他:“嗳,这么好看的宝宝给我敲锣,今儿肯定走好运,让我想起来那福州有个妈祖娘娘庙,娘娘灵验,信她的人多,想去她那求好运的人也多,有一天我也去那,见着个老胖的孩子,也要爬上山拜妈祖,爬到一半呜哇。”

吕瑛走过来问:“你哇什么?”

秋瑜:“那胖孩子走一半就滚下山了,辫子都滚得散了。”

吕瑛:“哎呦。”

秋瑜:“胖小子滚到山脚,碰到一还俗的和尚,瘦得和麻杆一样,脸发黑,他一看胖小子的头发,突然悲从中来,哭了。”

吕瑛:“怎么哭了?”

秋瑜:“我也奇怪呐,就问你哭什么呀?他说我病了,现在特愁。”

吕瑛:“愁什么呀?”

秋瑜:“愁没头发呀,你看别人家有年轻人病得没了,爹娘一哭,亲朋好友说句白发人送黑发人,可怜呐。”

吕瑛:“是可怜。”

秋瑜:“可要是那没头发的呢?那不就成白发人送秃子了吗?”

吕瑛:“嗨。”

……

吕瑛配合着秋瑜讲了好几个段子,周围不知何时挤满了人,所有人都在笑。

其实秋瑜的段子都是临时编的,一点诗意和雅气都没有,听了他的段子,人们也不会吃得更饱,住上更大的屋子,可是那些总是泡在苦水中、木讷无言的人却都在此刻停住了脚步,笑得露出满口牙。

吕瑛看着他们的笑,第一次深

刻的感受到一件事,那就是这些衣着残破、满面风霜的人与他是一样的,他们都是人。

他将那句“人生下来就是要吃苦”的念头在心里碾碎,残渣扔到脑后,又掏钱买了满满一锣的糖,送给所有来听秋瑜讲段子的人。

人群中有个黑乎乎的厘人小孩,他跟着一个提着野鸡野兔的男人身边,应是猎户家的孩子。

吕瑛发糖发到他面前的时候,小孩看着吕瑛精致的面孔,瑟缩着不敢伸手接,脸上浮起一抹肉眼可见的红,他的猎户父亲在他后脑勺上轻轻拍了一下。

“杨秀,要说谢谢。”

厘人小孩从腰上解下一个海螺塞吕瑛手里,结结巴巴地说:“谢、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