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二代战神皇帝成长史 > 22 头香

穿二代战神皇帝成长史 22 头香

作者:菌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3: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琼崖岛到东滨港的海路不长, 便是没走最短的航道,只要有风浪助力,半个时辰内便能到了。

一名力工卸下一包粮食, 便看见海天交接处驶来一艘巨兽般的战船,待船只再近些, 便可看见玄色吕字旗,告知诸人,这是南方大岛岛主家的船。

九幽长三十丈、宽十五丈,在当世已是罕见的大船, 又用了最结实的铁力木,船身强度极高, 还有部分包了铜皮、铁皮,巨船靠岸时, 诸船避让,生怕被九幽撞出伤来。

有见识的人明白,琼崖岛吕家的船队有大船上百艘,其中超过三十丈的大船只有吕家人才能开得这么快。

有海商抱着胸, 与同伴说:“吕家家主的船相传是柚木所做, 这铁力木的大船应是吕家小辈开的。”

还有老力工压着身边的年轻人:“快低头,这船上的可是真神仙!”

船只靠岸, 船上人没有干扰其余人做生意的意思,也不曾派护卫来驱赶路人。

吕瑛让船员们看好九幽,又让船副丰收管好这些人。

“不得狎|妓,饮酒要适量。”他很严厉, “违者赶下船。”

丰收严肃道:“是!”

安排好船员, 吕瑛骑着老驴下船, 姜平牵着兔子跟在后边。

许多人稀奇地打量这个穿得跟雪团儿一般的孩子, 有眼神好又离得近的,只觉得吕瑛长得和神仙童子一般。

吕家人代代流传的高大、长寿、美丽,让他们体内流着“神血”的说法变得极有说服力,雨神虽不是菩萨玉帝那样信众广泛的神仙,可也只有神才会留下这样强大而神奇的血脉。

骑驴走出去两百米,港口边又驶来一艘比九幽略小些的货船,那是沿海最常见的沙船,虽破浪能力差了些,航速也与九幽这样的福船不能比,却载货量大,造价更便宜,因而从糖代至今一直是中原大地最为青睐的船型,甚至占据了战船里的主流地位。

单对单的话,自然还是九幽这样的船更有战力些。

有数个家丁从那艘大沙船上下来,抬手示意路前的人让开,为主人家腾出一条道来。

一名身穿宝蓝儒衫的少年人下了船,面上带着淡淡的倨傲,派头比吕瑛足得多。

吕瑛随口一问:“那是谁?”

姜平笑道:“是李家的小秀才吧,看年纪也对得上,听说去年四月在童试拿了滨州第四名,十四岁的少年人,也算不错。”

吕瑛哦了一声,便不当回事了。

李家是广府有名的商户之一,若说湖广的云、宋、郑、仇垄断了那儿的河道、私盐,圈了大片土地,又勾结武林门派,是豪强中的豪强,李家在广府的地位却是不差那四家什么。

李家不贩私盐,可守着东滨港,肥美的海贸生意不仅喂出了李家,还喂出了廖家、熊家、谢家,但说到底,所有的海商都要仰赖吕家开辟和守护的航路才有钱赚。

何况海贸大头也被吕家吃了,琼崖岛所有的港口都姓吕,在岛上比官府还有权威,李、廖、熊、谢不过是吃边角料的,吕瑛在家有理账,自然知道这几家和他们家比只是虾米。

果然,那李家秀才在看到吕瑛和姜平这一行人时,目光在姜平身上停留片刻,认出了这是吕房身边的近卫,犹豫一阵,便对吕瑛拱手施了一礼。

“吕公子。”

吕瑛骑在驴上,对他颔首:“李公子。”

李光君欲客套一番,如果可以,还想与这位雨神后裔套交情,却不料吕瑛已骑驴远去。

秋瑜作为知府的独子,也算滨州第一衙内了,但他这个衙内对欺男霸女没兴趣,平时顶着冷郁的脸,小大人一般忙着椰子油的生意,为家里赚钱。

只有在听到吕瑛上门时,秋瑜才舍得放下账本,亲自去开了秋宅大门。

“瑛瑛。”秋瑜从驴背上抱起香香软软的吕瑛,关切道,“你病好了?我看

你的脸色都红润了,跃婆婆真会养孩子。”

吕瑛掐他的脸,不满道:“我在家吃补血药膳都吃得快吐了,你不是说了要带我过年的吗?怎么还要我来寻你?”

秋瑜被掐得说话也含糊不清:“忙着下乡要备的东西,实在挤不出时间。”

吕瑛:“你也要下乡?”

“也?”秋瑜和吕瑛对视着。

吕瑛扬起小下巴:“我已经下完了。”

秋瑜为他整理鬓发:“那可真不错。”

说着,他带吕瑛去拜会秋知府。

秋知府正忙着和清客吟诗作赋,知道秋瑜连背四书五经都不够利索,只不耐烦的挥挥手,让儿子滚蛋。

对待这个不愿走科举路,学武还被赶下山的孩子,秋知府疼肯定是疼的,但也不乐意让他在这美好的日子出来丢人。

吕瑛看出来什么,被秋瑜拉着走时,淡淡道:“今日书房内的人都缺了点灵气,无人可有传世之作,不听他们唠叨也没什么。”

&

nbsp; 秋瑜:“噗,倒也不必苛刻,其实在滨州城内,他们已经是最顶尖的那批读书人了……”

和秦湛瑛这个书画ssr比,他家老头和滨州的文人们肯定灵气不够啦!

接着秋瑜又说:“我的确不想听他们说话,比起那个,我更想去看看乡下的老人们有没有冻着饿着,快过年了,我想帮他们把这个年过好一点。”

既然吕瑛来了,下乡送礼自然是要一起的,秋瑜的客家话说得还不够流畅,与南方的阿叔阿婆交流时还得指望小伙伴。

吕瑛一口答应帮忙,又说:“这些话学起来不难,你怎么还没学会?”

秋瑜自信满满:“再给我一个月,肯定都会了,我还要把英吉利语、东瀛语的口音转过来,这么多语言的进度要推进,所以慢了点。”

吕瑛睁大眼睛,若秋瑜可以只用一个月就学会客家话、闽语、粤语,还把自己的洋番语的口音也扭过来,那他的语言天赋就很厉害了。

秋瑜带他走入厨房:“要论书画科举,我不如人,我认,可若要说语言天赋,无人可比我。”

因着帮吕晓璇收留了一部分难民,秋瑜手头活钱不多,可以送出去的物资也就相对有限,只有一千斤杂粮馒头。

厨房里垒满了蒸笼,蒸汽携带着粮食的香气进入鼻间,秋瑜亲自端起蒸笼,拿夹子夹馒头,装袋上车,驾车下乡。

吕瑛抿嘴一笑,又让人从布庄中调一批估衣来,这些二手衣物看着不体面,却足有几百件,且在广府这样的南面,也够御寒。

“那些真正穷苦的人,家里大多没有能守屋的壮丁,便是给他们好衣服穿,也容易被抢走。”

秋瑜好奇:“这是你下乡得来的经验?”

吕瑛颔首:“不错,若不下乡,我也不会知道这些事,可见下乡好处多,我以后要多去田间走走才是。”

秋瑜竖起大拇指:“很好,很有精神!”

考虑到瑛子以后要从事的职业,他能现在就点亮田间考察这个技能对老百姓来说也是件好事了。

这大约是吕瑛有生以来过得最开心的新年了,虽然小人家统共也没渡过几个新年。

秋瑜带着家仆,驾了好几辆马车到乡下发放馒头和估衣,吕瑛骑着驴跟在边上,见秋瑜用扁担挑馒头去敲阿叔阿婆的屋子。

送完了馒头和衣物,他们又携手把滨州周边逛了一圈,待吕家长辈耐不住,要来找他们的时候,就从秋知府口中得知,秋瑜已经和吕瑛,两人一起去了附近香火最旺盛的妈祖庙啦。

他们要抢!头!香!

靠海的人们信仰妈祖,每个海边长大的孩子都有妈祖娘娘保护。

秋瑜本只是想带着吕瑛享受一把新年的热闹,却不料瑛瑛小朋友超有精神的,小孩零点准时爬起来,换上喜气的红色衣服,拉着秋瑜,硬是也给他套了一身红。

秋瑜捂着

脸,摇摇欲坠,随时都要躺回床上。

“瑛瑛,怎么起这么早?天还没亮呢!”

“等天亮了,你还抢什么头香!”吕瑛说,“现在去都嫌晚了。”

秋瑜:“啊?”

直到被吕瑛拉到了妈祖庙外,秋瑜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漆黑的夜空下,无数灯笼挂在屋檐、支在竹架上,照亮了整条街道,而街道上全是人!

人们聚集在一处,他们交谈的声音形成巨大的声浪,蔓延至半座东滨城。

而在道路的尽头,便是妈祖庙。

秋瑜:“这、这就是妈祖信徒的热情吗?”

吕瑛骄傲地笑了:“我们都是妈祖的孩子,只要你出海,娘娘就会看着我们。”

他握住秋瑜的手,点了点掌心:“我还好,到了海上便哪里都去得,风雨只会是我的助力,至于你么,以后出海时要多求妈祖娘娘保佑你。”

秋瑜开玩笑:“保佑我出海时不要掉海里吗?”

吕瑛认真道:“是保佑你往后在海上要么不会遇到危险,若遇着了,我都能及时来捞你。”

在无数人声中,瑛瑛的话落在秋瑜耳中,他蹲下,握着吕瑛的手:“那就谢谢你把我放心上,瑛瑛,真的谢谢你。”

谢谢在史书上冰冷无情的你,在我面前如此鲜活美丽,用真诚的话语来给予我友情。

秋瑜看向妈祖庙的方向:“看来今夜这头香,我还非得抢到不可了。”

吕瑛提醒:“很难哦。”

秋瑜将他抱起:“可是头香最灵验啊,我得用这灵验的香和妈祖娘娘说,让她更加爱护瑛瑛一些,保佑你健健康康,长命百岁。”

说完这句话,秋瑜气沉丹田,双足用力,以轻功腾空而起。

“走喽!”

吕瑛轻呼一声,抱住秋瑜的脖子,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