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老祖宗们集体震惊 > 第102章 江阴八十一日

开局:老祖宗们集体震惊 第102章 江阴八十一日

作者:清风刀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5:00 来源:小说旗

【文人有文人的风骨,武将有武将的勇武,而我华夏人民,更有不屈的脊梁。】

秦凌雪微微坐直身子,笑容渐渐敛去,换上的是一抹略带伤痛的凝重。

还在为阳明心学争论的朝堂刹那间安静下来,从来秦姑娘都是嬉笑怒骂,上次露出这种表情是什么时候呢?

‘睢阳!’有人惊呼出声,说完忍不住捂着嘴,心头的骇然开始肆虐。

【崇祯十七年,大明王朝已步入暮年,风雨飘摇。】

只一句话,洪武、永乐两位大帝感到心底一寒,从史书和直播中他们知道‘睢阳’是如何惨烈,他大明虽亡,但他们不希望出现如‘睢阳’般的地狱。

【李自成的大顺军势如破竹,攻陷北京,崇祯帝煤山自缢,宣告大明皇朝的终结。

随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改元弘光,试图延续大明血脉,但南明的统治基础薄弱,内忧外患不断。

此时清军在多尔衮的率领下趁势南下,意图一统中原。】

【江阴,这座江南小城,因其地理位置重要,成为了清军南下途中的一块硬骨头。】

嗡嗡嗡~~~~果然又是守城,又是江南。

天幕之下镜头一转,初夏的江阴,阳光明媚,却难掩城内的紧张气氛。

清军逼近的消息如野火般迅速传开,大街上百姓们人心惶惶,议论纷纷。

镜头渐渐转到县衙中,典史陈明遇、训导冯厚敦等地方士绅紧急召集会议,商讨对策。

“清军势大,我江阴孤城难守,诸位有何良策?”陈明遇眉头紧锁,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

“典史大人,我等虽为文弱书生,但岂能坐视家园沦陷?当组织乡勇,誓死守城!”冯厚敦慷慨陈词,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冯先生所言极是,但仅凭我等之力,恐难持久。需号召全城百姓,共同抵御外敌!”都司周瑞珑补充道。

目不转睛看着天幕之上身穿大明服饰的官员和士绅,本对士绅没甚好感的朱元璋忍不住双拳紧握,但想到‘睢阳’的境遇,那一声‘好’始终说不出口。

天幕定格,秦凌雪继续讲述。

【经过一番商议,众人决定立即行动,招募乡勇,加固城墙,准备迎战清军。

他们派遣快马前往周边州县求援,希望能得到援军的支持。

消息很快传遍了江阴城,百姓们纷纷响应号召,拿起锄头、镰刀等简陋武器,加入到守城的行列中来。

一时间,江阴城内军民一心,同仇敌忾,誓死保卫家园。】

秦凌雪粉拳紧握,眼中带着些许晶莹。

【就在江阴军民紧锣密鼓地准备守城之时,一个传奇人物的出现,为这座小城带来了新的希望。

他就是原江阴典史阎应元,因故离职后隐居乡间。得知江阴危急的消息后,他毅然决定出山,带领江阴军民抗击清军。】

天幕画面再次转变。

阎应元身着布衣,脚踏草鞋,风尘仆仆地来到县衙。

陈明遇等人闻讯赶来迎接,只见这位中年汉子身材魁梧,目光如炬,浑身散发着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阎大人,您终于来了!江阴危在旦夕,请大人主持大局!”陈明遇激动地上前握住阎应元的手。

阎应元微微点头,沉声道:“明遇兄放心,我阎应元虽已离职,但江阴乃我故乡,岂能坐视不管?我愿与全城百姓共赴国难!”

【在阎应元的带领下,江阴军民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守城准备中。

他亲自巡视城墙,指挥加固工事,制定严密的防守计划,确保每一寸土地都有人防守。

他还亲自训练乡勇,提高他们的战斗技能。

在阎应元的感召下,江阴军民士气大振,他们夜以继日地忙碌着,誓要将这座小城打造成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清军终于兵临城下,他们仗着人多势众,对江阴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势。

大炮轰鸣,箭矢如雨,江阴城墙在清军的猛攻下摇摇欲坠。

哼,汉奸、败类、走狗,这帮投降满清的畜生,对着自己同胞挥起屠刀的王八蛋。

李永芳、孔有德、洪承畴、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唉,说起来就生气。】

崇祯双眼微眯,现在他已完全放权不再上朝理政,但此刻他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拿起笔开始写信。

过了许久,放下微酸的手:“大伴,派心腹之人将此信交予孙承宗,让他务必答应朕,这是朕的请求,记住,这是请求不是命令。”

王承恩有些哽咽,看着这个曾背负江山重任、为了华夏放弃皇权的男人,一句话都没说出口,默默接过信转身而去。

【江阴军民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清军的进攻。】

在城墙上,阎应元身先士卒,亲自指挥作战。

他手持长枪,身披铠甲,在炮火中穿梭往来,犹如战神附体。

每当清军攻势猛烈之时,他总能及时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鼓舞士气,稳定军心。

“坚守阵地!决不能让清军踏入江阴一步!”阎应元的声音穿透炮火,响彻全城。

在他的激励下,江阴军民士气如虹,他们前赴后继地与清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城下的清军被江阴军民的英勇所震撼,他们没想到这座小城竟有如此顽强的抵抗力。

清军并没有放弃攻城的打算,他们不断增兵加炮,企图一举攻下江阴城。

【面对清军的猛烈攻势,江阴军民毫不退缩。

他们利用城内的有限资源,制造火药、火铳等武器;

同时还挖掘地道、设置陷阱等战术手段来对付清军。

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江阴城内的粮草和弹药逐渐耗尽,江阴军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抵抗。

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对家园的热爱继续与清军展开生死较量。

有的将士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有的百姓在清军屠城时宁死不屈选择自尽以保全名节;

还有的妇女和孩子也积极参与到守城中来她们缝制军衣、包扎伤口、传递消息为守城将士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阎应元更是以身作则他始终坚守在城墙上与将士们同生共死,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不幸负伤,强忍伤痛继续指挥作战直到最后一刻。

尽管江阴军民英勇抵抗但终究难以抵挡清军的强大攻势。

经过八十一天的艰苦奋战江阴城终于沦陷,清军入城后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将江阴城变成了一片人间地狱。

江阴城破,其惨烈程度超乎想象,浸透着华夏儿女的血泪。

城中巷战还未终止,老百姓慷慨赴死,都以先死为幸,没有一人顺从。

清军下令从东门出去的不杀,又下令十三岁以下的童子不杀。

男女老少,投水、蹈火、自刎、自缢的不计其数。内外城河、绊河、孙郎中池、玉带河、通塔奄河、裹教场河处处填满了尸体,叠了有好几重,光投四眼井的就在四百多人。

满城都被杀光后,清兵这才封刀。

午后清军出榜安民,城中的人已所剩无几。

躲在寺观塔上隐僻处以及和尚印白等,共计大小五十三人。

这场战役,守城八十一天,城里死了九万七千余人,城外死了七万五千余人。】

“混账、混账”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怒火,朱元璋一脚踹翻御案,大殿中满地狼藉,“女真安敢害我汉家儿郎,徐达你要加紧背兵,等来年你为副将,咱要御驾亲征。”

徐达满头问号,不是,这是什么情况,咱不是主将吗?

众臣大惊失色,这可不是造反那会,现在都当皇帝了怎么还能御驾亲征,他们集体跪拜谏言:“陛下万万不可,您龙体贵重,出兵之事,自当是臣子的责任。”

朱元璋没有回应,走到殿中弯腰拿起躺在地板上的毛笔。

“都不用劝咱,咱是大明的皇帝,皇帝是什么,不只是无上的权力更是责任,那都是我大明子民、我华夏儿郎。”

说话间将毛笔举过头顶,声音带上几分郑重:“皇天后土在上,天地神祗为证,朕大明皇帝朱元璋,必将为后世儿女报此血仇。

山河共鉴,日月同辉,若有违背,愿受天谴地罚,永坠轮回!”

‘啪’的一声,毛笔应声而断。

群臣无不震撼,但什么都没说,武将们更是双眼含泪,此刻哪怕让他们单枪匹马冲进百万敌军也毫不畏惧。

天幕之上出现新的画面。

身穿白衣的女子披头散发,咬破手指在墙上开始书写:

露胔白骨满疆场,万里孤忠未肯降。

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写完后转头深深看一眼熟悉的小院,依然跳入井中。

镜头逐渐拉高,时间开始缓缓倒退,城楼之上,满身伤痕、披头散发的男人在门上写下绝命诗,字如重锤般落在大明天空之下,帝王将相、平民百姓无不热泪盈眶: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大明,永乐年间,小黄门仓皇跑进大殿,使劲喘了口大气禀报:“陛....陛下,皇宫外聚集万数百姓,有的提着粮食、有的拿着衣物,还有许多人说....说.....”

“说什么”,威严的声音从龙椅上传出。

小黄门咽了咽口水,迎着帝王越发阴沉的目光,定定神继续说道:“说不要粮饷,只愿能上阵杀敌。那些老弱妇孺也愿捐献些钱粮衣物,只愿大明杀光异族畜生。”

朱棣眼中饱含热泪,这就是他大明的子民,低头间抹去快要兜不住的泪水,轻声说道:“老大你去,好好安抚百姓,将所有人的名字记下,既然百姓有心,东西就收下吧,待来年杀光这帮畜生,再给百姓记功。”

朱高炽艰难站起身,带着几个文官朝外面走去。

【唉,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江阴三公不愧为我华夏好儿郎、我华夏的民族英雄。

此役,10万江阴百姓面对24万清军铁骑,两百多门红衣大炮,血战孤城,抗敌81日,击毙清军7万5千余人,其中亲王3名,大将军18名。

最后城破无一人降,清兵屠城,城内死者九万七千余人,城外死者七万五千余人。

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被后世称为“江阴抗清三公”。

传记云:“有明之季,士林无羞恶之心。

居高官、享重名者,以蒙面乞降为得意;

而封疆大帅,无不反戈内向。

独阎、陈二典史乃于一城见义。

向使守京口如是,则江南不至拱手献人矣。”】

直播结束,秦凌雪去洗手间洗把脸,有时候翻开历史,总让她心情很沉重。

天幕之下,各个位面的帝王纷纷开始动作。

尤其像嬴政、刘彻、李世民等强势帝王,纷纷下旨厉兵秣马,既然异族在后世如此欺辱华夏,那他们的祖宗也没必要再存于世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