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老祖宗们集体震惊 > 第107章 千古遗恨(一)

开局:老祖宗们集体震惊 第107章 千古遗恨(一)

作者:清风刀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5:00 来源:小说旗

中午,秦凌雪在网上找到一个朱标的剪辑视频觉得挺有意思,下午的直播素材不就来了,多么轻松的活计。

【老祖宗们大家好,今天给大家看个视频剪辑,是关于历史上最稳太子爷朱标的,感兴趣的都可以看看。】

【天幕之上镜头缓缓转过,紫禁城的轮廓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庄重而神秘。

后宫之中一片哀婉,烛光摇曳,映照出一张张悲伤的脸庞。

系统很贴心的配上字幕。

孙贵妃,朱元璋的宠妃,她曾是他身边最早的侍妾,陪伴他的时间仅次于马皇后。

如今,她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一切尘世的纷扰都与她无关。

旁白伴随着低沉肃穆的背景乐响起:“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孙贵妃离世,后宫沉浸在无尽的悲痛之中。”】

大明洪武年间,正在马皇后宫中的朱元璋一个没坐稳差点蹲在地上,“孙妃、孙妃......”

马皇后赶紧上前拉了他一把,眉头带上些许哀伤:“没想到孙妹妹竟然........重八,既然有了天幕,许多事也能避免。走,咱一起去看看孙妹妹。”

朱元璋心下稍定,只要马皇后在,他心中永远如此安稳。

【朱元璋坐在书房中,面容凝重,他手握笔杆,正欲下旨,烛光映照在他的脸上,显得格外坚毅。

“礼部,务必让孙贵妃的葬礼体面。”他沉声说道,“太子与众皇子,皆需服齐衰。”

镜头一转,太子府内,朱标接到旨意,眉头紧锁。他身旁侍从面色紧张,不敢多言。

“身为皇后嫡子,为庶母服丧,不合礼法。”朱标严肃地说道。

他深知,在古代礼仪中,庶子以嫡母为母,但对于嫡子来说,庶母压根不是母。

在大户人家,父亲的小妾去世,嫡子是不需要服丧的。

孙贵妃地位虽尊贵,但在朱标看来,她也是庶母。

朝堂之上,朱元璋怒不可遏,手持宝剑,直指朱标,怒火在眼中燃烧。

“你竟敢违抗咱的命令!”他怒吼道。

朱标惊慌失措,后退几步。他深知父皇的威严,但也不能违背自己的原则。

“然则诸侯之子不为庶母服,而况于天子之嗣乎?”他反问道。

朝堂之上,一片混乱。

大臣们惊慌失措,纷纷上前劝阻。

然而,朱元璋的怒火已经难以平息。

他追着朱标,宝剑在空中挥舞。

“你站住!”他喊道。

朱标不顾一切跑路,一个大大的气泡出现在朱元璋头顶,‘你逃、我追,你插翅难飞’。】

秦凌雪咯咯直乐,这作者真忒娘的逗。

走在路上的朱元璋只觉耳朵一疼,赶紧求饶:“妹子、妹子,耳朵掉了唉、耳朵掉了,咱、咱肯定没有,天幕不都说了这是视频剪辑,肯定是后世的演绎,咱怎可能拿剑追杀标儿。”

马皇后依旧拧着他耳朵,双眼微微发红,“哼!你要是不满意太子,就让老四来吧,我们娘俩自去凤阳,不挡着你们这两位千古一帝。”

“妹子、妹子,咱真没有、咱真没有啊,你放心,咱发誓、发誓还不行吗?”朱元璋揉着被拧的通红的耳朵一脸郁闷,但又能怎的,妹子还是妹子,只能受着。

【大臣们看着这一幕,心中暗自惊叹。

他们从未见过皇帝如此失态,也从未见过太子如此狼狈。

就在这时,一位大臣站了出来。

他是桂彦良,一位深受朱元璋信任的忠臣。

他匆匆前来,面色凝重地看着朱标。

“太子殿下,虽占理,但君父之命不可违啊!”他诚恳地说道。

朱标停下脚步,看着桂彦良。

他深知这位大臣的分量,也知道他的话不无道理。

他回到朝堂之上,面带歉意地看着朱元璋。他跪在地上,向父皇行礼。

“父皇,儿臣知错,愿遵旨服丧。”他诚恳地说道。

朱元璋看着朱标,怒火渐渐平息。

他深知这个儿子的过人之处,也知道他一直以来的忠诚和孝顺。

他叹了口气,缓缓放下宝剑。

“好,好。这才是我的好孩子。”

朝堂之上又恢复往日的宁静,大臣们看着这一幕,心中暗自庆幸。

镜头缓缓转过,紫禁城外,夕阳西下。

朱元璋和朱标并肩而行,他们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温暖。

《明史》曰:庶子为生母服三年,众子为庶母期,自妃始。

旁白再次响起:“在洪武年间,太子朱标地位超然。历经风雨,父爱不减。足见其过人之处。”

背景乐响起,温暖的琴声在空气中回荡。】

“拜见陛下,臣妾不敢当太子如此,请陛下下令禁绝嫡子为庶母服丧。”大殿门外,孙氏大礼跪拜。

没等朱元璋开口,马皇后赶紧将其搀扶起身,脸上浮现怜惜:“妹妹莫说此话,天幕已经出现,断不让你.......”

“皇后娘娘,臣妾无碍,只是嫡子为庶母服丧本就不合礼法,请陛下和娘娘下令。”

看着满脸倔强的孙氏,马皇后心底叹息,这女子也是个苦命的,才三十一岁就........“不说这个,咱进去说话,陛下,你赶紧处理朝政去吧,我和妹妹说会话。”

看着两个女人携手离去,朱元璋满头问号:‘敢情咱是多余的是吧。’老朱也没好意思掺和两个女人之事,嘴角微微上扬,看了一眼两人身影转身离去,‘大不了今晚在孙氏这里留宿。’

唐朝贞观年间,李世民看着天幕有些不屑:“啧啧啧,这洪武皇帝也不咋滴嘛!要是谁让皇后的孩子给庶母服丧,朕非宰了他不可!”

一向以喷皇帝为己任的魏征点点头:‘就是、就是,哪有嫡子给庶母服丧的道理,谁敢提出来看我不喷死他。’

【镜头缓缓推进,中原大地烽火连天,民不聊生。

红巾军起义的浪潮席卷而来,朱元璋投奔濠州红巾军的元帅郭子兴,因其威猛高大的身材和在寺庙里学得的识字能力,很快便得到郭子兴的重用,还将义女马氏许配给他。

旁白缓缓响起:“《明史·孝康皇帝列传》云:兴宗孝康皇帝标,太祖长子也。母高皇后。元至正十五年生于太平陈迪家。”

画面一转,朱元璋带着妻子马氏和二十四位心腹将领离开濠州,前往定远。

这一路虽历经艰辛,但朱元璋却逐渐站稳了脚跟。

攻下滁州,又往南攻打和县,然后渡江占领太平,最终攻占了南京。

南京,在元朝末年被称为集庆。

集庆之战,是朱元璋命运的转折点。

为夺取集庆朱元璋把所有的家眷都留在太平,全军出动。

而就在这个时候,朱标在太平诞生。

当朱标出生的消息传到集庆战场上时,朱元璋正在酣战。

他兴奋不已,在身后山坡的石头上刻下了“到此山者,不患无嗣”八个字。

这一年,朱元璋已经28岁。

朱标的降生对他来说是极大的鼓舞,三军用命打败元军,夺取集庆,后来改集庆为“应天”。

镜头最后定格在南京的城墙上,夕阳西下余晖洒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