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老祖宗们集体震惊 > 第29章 浅谈儒学!

开局:老祖宗们集体震惊 第29章 浅谈儒学!

作者:清风刀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5:00 来源:小说旗

视频播放期间,秦凌雪去了楼下健身房开始健身,也得为之后穿越做好准备,万一遇上麻烦跑路也是好的。

嗯,等老爸回来了也得让他‘好好锻炼锻炼’。

时间过的很快,再次从被窝里爬起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

“这该死的生物钟!”自从直播开始,就养成了睡午觉的习惯(秦凌雪永远不会告诉你她懒)。

匆匆洗漱完毕,又开始烦恼下午的直播。

浏览下历史资料,看到某张图片后,秦凌雪呸了一声,嘴角不自觉带上坏笑,“就你了,希望你们接得住。”

宋明之后的读书人感觉浑身发寒:大夏天的,见鬼了。

【各位老祖宗们,大家好啊,今天就浅谈下‘儒学’吧。】

笑容依旧是那么甜美,不过熟悉她的人会发现那笑容中隐藏着些许不屑与厌恶。

天幕之下,孔子与众弟子、各朝各代儒家学子们均是浑身震颤,他们都十分好奇这后世是如何看待儒学的。

自从上次在大秦直播后世教育后,他们很是不解和愤懑,这后世的学科中竟然没有他们儒学的影子。

【好了,儒学从春秋到现代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贵族地主、门阀世家、庶族地主出身士大夫等几个阶段。

从孔孟、董仲舒、程朱理学到现在的新儒学已经近两千五百年之久,这个话题说起来就太庞大了,以后讲社会演进的时候再说吧。】

皇帝们:什么?社会演进?其实我们现在更想听这个!

【在先秦时期,儒学注重人性、强调仁爱、重视礼制,主要由孔子、孟子、荀子等创立和发展。

它强调人性的本善,提倡通过修养来发扬光大;同时,以仁爱为核心,认为仁是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关系和态度。

此外,先秦儒学还非常注重礼制,认为礼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遵循的规范和准则。】

扶苏点头表示认可,嬴政则是微哼。

【后面朝代在先秦儒学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变化。例如,汉代新儒学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等理论。

这些理论神化了皇权,并强调了等级名分,更加符合君主**和中央集权的需要。

汉代儒学还吸收了刑名之学的思想,主张将仁政与法治结合起来。】

【而从宋明开始,由于门阀世家被一波带走,庶族地主出身的士大夫们走上了历史舞台,也是从这里开始,儒学真正成为统治核心,当然也变得面目狰狞起来。】

孔子、孟子:面目......狰狞?

唐朝各大世家:啥叫被一波带走?

宋明士大夫们更是破口大骂。

【而先秦的儒学也被曲解得面目全非,是那些士大夫们真的不懂吗?不,他们懂!他们只是让儒学变成他们想要得样子。】

宋明之前的儒家们:败类、无耻,竟敢曲解圣人之言。

宋明时期的士大夫们:~~~~~~~

【举个例子,‘刑不上大夫’这个应该都不陌生吧,这句话出自《礼记·曲礼》,原文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

古人:我们都知道,你不用解释。

【按照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的理解:士大夫在气节方面必须加以自勉,千万不要触犯律法。一旦犯法,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刑罚加身之前自行了断,绝不能让祖先、家族的声誉受辱。】

【宋之前的老祖宗们绝对想不到,这句话变成了什么样。】

【‘刑不上大夫’直接就成了**裸的特权,所有刑罚不能加诸在士大夫身上,士大夫不应该被大刑伺候,更不应该接受刑罚的惩处,甚至发展到犯了法都不用惩戒的地步。】

宋之前的人们:我x!还有这好事?

赵匡胤:emo!!!

朱元璋:嘿嘿,来来来,来试试。

明朝士大夫们感觉到了深深的恶意,有明一朝整个朝堂斗争就是皇帝与士大夫们的权力之争,而他们最终的目标就是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宋朝就是他们的天堂。

正在编写的《礼记》的戴圣有种被后世背刺的感觉,我有这个意思吗?不行、不行,这句话我得加上注释,省的不肖子孙乱搞。

【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这句话本就是孔夫子一句感叹之语,是说孔子认为女子和仆人在人际交往中难以相处,如果亲近他们,他们就会无礼;如果疏远他们,他们就会心生怨恨。】

【董仲舒把女子曲解成所有女性,而小人曲解成道德品质低下的人,直接为他的那套‘夫为妻纲’进行背书。】

【不得不说你们这些读书人也是Nb,你们肯定知道自己的那套理论很傻缺、脑残,还拿出孔夫子来挡枪。】

【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他自己呢连尼姑和儿媳妇都勾搭上了,真是好一个‘遏人欲’。】

秦凌雪竖起大拇指,嘴角露出不屑地笑。

刘彻眯眼看着脸色发红的董仲舒,对他那套儒法结合还是认可的,不过这曲解的玩意还是算了,不然自己在历史上也会被记上一笔,毕竟这是自己的臣子。

搂着儿媳快乐的朱熹直接从床上爬起,满脸通红双眼发黑。

【还有什么‘君子远庖厨’,直接解释成‘君子不应下厨或参与烹饪,这是女人该干地事!’】

【程朱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这一观点原本意在倡导人们遵循天理、克制过度的私欲。然而却被极端化,将人的正常**与“人欲”混为一谈,甚至要求人们摒弃一切私欲。】

【先秦时期,儒学确立了以仁、义、礼、智为核心的道德准则,当时的儒学思想保持着较为纯粹的形态。它聚焦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并深入探讨个体如何通过修身来达成家庭和睦、国家治理乃至天下太平的宏伟目标。】

【然而,儒学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偏离了初衷,尤其体现在“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观念上。这种观点不仅严重贬低了女性的社会地位,更被统治者用作奴役百姓、禁锢民众思想的工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明时期的士大夫们不遗余力地提升儒学的社会地位,他们以圣人之言为幌子,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宋朝和明朝中后期士大夫们表示:算了,不气了,反正都这样了,爱咋咋滴。

明初士大夫们瑟瑟发抖,他们现在还没有与天子共天下,而且现在的天子手里还有刀,以后的日子要不好过了。

朱元璋把朱标和朱棣拉到身边:你们要记住这些人的嘴脸,咱大明也绝不能和这些个玩意共天下!!

永乐年间,朱棣嘴角微微上扬,不屑的笑着:什么玩意,还想与天子共天下,试试咱的刀快不快就行了。

这时,天幕上出现一个身穿儒衫之人,蹲在河边伸手入水,旁边一个容貌绝美的女子掩面哭泣。

【此人是钱谦益,明末东林党魁首,也是当时天下文人代表。】

【清顺治二年,清军兵临南京城下。钱谦益的妻子柳如是劝他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了句:“水太冷,不能下”。】

【柳如是见状,直接跳入水里,后被钱谦益救起。】

【不仅没有自尽,钱谦益还打开城门,迎接清军,他站在磅礴大雨中,等候着清军统帅多铎。】

【多铎入城后下令剃发,百姓们议论纷纷,很多文人也放言死也不剃。

钱谦益是文人中的领袖,本应该作一个表率,结果他却率先剃头。

为了留点面子,钱谦益还故意对着家人说“头皮太痒”,然后出去剪了头发,留了辫子。】

【‘水太凉、头皮太痒’,嗯,这外号还蛮好听得嘞。】

这时,秦凌雪放出了剃发之后的造型,嗯,还别说,直接丑出天际。

朱棣双眼散发寒芒:女真人?好,好,真是好得很呢!!!

【这就是王朝末年庶族地主出身的士大夫们的表现。】

【嘿,管他谁当皇帝,不都是得用咱治理天下,真是可笑,大清入主天下后,这帮人还想着与他们共天下,真是人长得丑、想得倒是挺美,嘉定三屠、扬州十日都是开胃菜,还有百年文字狱在等着这群人。】

【不听话?那就杀到他们听话,杀到你们当奴才为止...............】

古人们遍体生寒。

朱元璋和朱棣怒不可遏中又有些喟然,他大明还是亡了,虽然知道没有不灭的王朝,心里还是不舒服。

朱棣更是发来了消息:“秦姑娘,能说下大明是怎么亡的吗?”

【唉!!!朱棣先生,明朝的灭亡实在太复杂了,天灾**层出不穷,这个有机会我们细说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