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老祖宗们集体震惊 > 第81章 清朝一角(二)

开局:老祖宗们集体震惊 第81章 清朝一角(二)

作者:清风刀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5:00 来源:小说旗

【近代的中国,从皇帝到大臣再到普通百姓,没有一个人不活得窝囊,科技之间的代差,清军五六万军队,其中近三万蒙古骑兵,居然打不赢不到一万的英法联军,清军伤亡过半,而英法联国仅死五人,伤46人。

清军骑兵不畏死,却只是白白的损失了性命,可惜了那一群为国牺牲的将士。】

带兵的将军们瞪大双眼,甚至康熙和乾隆都眉头深皱,为何能窝囊成这样。

【八国联军侵华,京津冀的百姓死命抗洋。清朝的京师重地,洋人却如入无人之境,没有一合之敌的军人,达官贵人也好,名流贵媛也罢,全都成了西方人的玩物,生死完全看洋人的心情。

无数老百姓用钱、用汗、用血堆起来的圆明园,被洋大人抢光烧光,至今洋人还在用这些东西抢中国人的钱。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慈禧居然还能够边跑边享受。中原王朝上一次受这种屈辱,还是在八百年前的北宋。

【靖康之耻,至少还有赵构能够稳定住南方,金人没有能力南侵。

而此时的中国,洋大人想去,那里不能去,割地赔款更是亘古未有,中原王朝向来只有弱时联姻,再差点两宋也只赔款称臣,何从有过割地之举,二千年前的匈奴单于都知道,送钱送粮送女人都可以,送地绝对不行,清帝连二千年前的老祖宗都不如。

中华民族受的这种屈辱,作为代表中国的清政府、慈禧不负责谁负责?中国人怎么可能不骂慈禧,不恨清朝?】

【一个没有跟上历史潮流的朝代,受到后世的指责很正常,就是史学家骂夏桀,商纣、隋炀帝一样,这是他们应该承担的后果。

但是网上总有一些人不顾历史事实,一门心思的想为之洗白,像什么“清朝无昏君“,”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朝代“,”康熙是千古一帝“等等奇怪言论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网友不是傻子,中国人也不智障,自然就更引起反弹。】

【在清朝,能说得上英主的唯有雍正,我们无论多么讨厌清朝,对雍正都要竖起大拇指。

雍正在位13年,对清廷机构和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

雍正治国以勤字当头,他将“朝乾夕惕”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康熙在位时对国家的治理相对宽松,而雍正时期,清朝的官僚冗余已现端倪,雍正为了制止这种变化,使用了更加严厉的治理措施。

和乾隆相比,他在位期间没有建设大型宫殿,没有建造大型园林,没有众多嫔妃,没有把玩金石器物,没有声色犬马的娱乐,将简朴和勤勉贯彻到底。】

【当然,如果只是勤奋、节俭那也不一定是个好皇帝,就比如说越努力越坏事的崇祯皇帝。】

崇祯:‘咻~~~~轰!!!!毁灭吧。’

【咱来看看雍正的政策,各位老祖宗,尤其是明朝前面几位手里还有刀的皇帝,这对你们非常重要。

要是手里没刀的,你们就别想了,我怕你们再‘溶于水’!】

“来人,将内容一字不漏记录下来,若有遗漏,重罚!!”天幕之下一片纷扰,好多天都是以娱乐为主,终于有一期有实质性内容了。

【首先就是摊丁入亩、火耗归公。

从明朝张居正时期,就已经有了火耗这一说法,基本上就是官员们贪污的一个重要手段。

可是到了雍正这儿,情况就发生了转变,因为雍正实行了火耗归公政策。

也就是说火耗这一块儿,国库要拿去了,手底下的官员们眨眼之间,就失去了一条可以贪污的重要通道。

那些当官的当然不愿意,可是这是雍正皇帝下的旨意。过去他们可以将火耗收到五六分之多,现在一毛钱都拿不到的,收多收少跟他们没关系了。

所以相对来说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百姓在这一制度实行后,的确过了一段非常舒服的日子。

下面的就厉害了,那就是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政策也是对税收政策做出的调整。

过去是按照家里有几口人来收税,这要是生得越多,那交税就越多,这可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情。

不过老百姓手里如果有充足的土地,那倒也罢了,毕竟人多收成也不会少。可是老百姓手里的地不多,甚至有些家庭一直是人家的佃户,手里压根就没有土地。

这么一来就非常不公平了,没有土地但是人口多的穷人家交的税,可能比地主老财家还要多。

为此雍正皇帝做出改革,根据你家里所拥有的土地,将丁税合并进入土地交税。

土地越多交税越多,而土地一定的话,人口就算增加了也永不加赋。

我觉得作为一个老百姓,看到这一条国策的时候,一定会感动的落泪。

封建王朝剥削百姓数千年,到了雍正时期总算是有所改善了。】

‘啪!’朱元璋使劲拍了下龙椅扶手,眼中露出一抹精光,虽然这是灭亡他大明的满清皇帝,但欣赏之意完全不加掩盖。

“善长,此事你尽快拿个章程给咱,标儿你协助李先生!”

虽然不愿,李善长也只能无奈遵命,谁让上位手里刀太锋利了呢。

【再就是更厉害的,但也是最难推行的,各位帝王们量力而行。

但我还是希望朱元璋先生和朱棣先生能推行下去,不然明朝后面还是堪忧。】

朱棣满脸凝重,握着龙椅的手攥得关节发白。

【最厉害的就是这个,那就是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千古以来,士绅都是不需要当差纳粮的,因为他们通过考试考取了功名,朝廷为了笼络这些读书人,所以就制定了士绅不当差纳粮的制度,这是为了维护朝廷的地位,获得读书人的认可。

所以会有这么一句话流传下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其实读好书就可以不当差不纳粮了,可普通老百姓却依旧还要当差纳粮服役。

在雍正看来,这是非常不公平的事情。

尤其是那些八旗的大爷们,一个个吃的肚大腰圆,不仅不需要给国家交税做事,国家还得养着他们。

所以雍正开始了这次改革,不管你是否读书考取了功名,都需要当差纳粮,跟普通老百姓一个待遇。

这一改革触怒了几乎天下所有的读书人,这些人甚至以罢考作为威胁,但是没有任何用处。

雍正皇帝改革的决心相当强烈,为了让国家富强起来,他不惜跟这些读书人作对。

读书人虽然没有枪杆子,但是读书人手里有笔杆子。

为什么雍正皇帝的名声非常差,大家应该知道了吧?

因为雍正得罪了这帮读书人,所以各种雍正的坏名声便是从这些读书人的笔杆子流传下来的。

但是,雍正皇帝陛下不用担心,我们后世都是挺你的,那群酸腐文人的狗屁之言根本动摇不了你的地位。】

揉揉眉心,雍正抬起略显酸痛的脖子,嘴角挂上少见的微笑,‘一切都值了!都值了!’

【当然这也是最难推行的,但万一推行下去也能让王朝焕然一新。

雍正在位的短短13年里,国库从八百万两白银扩充到了六千万两白银。】

‘霍!!!’许多摩拳擦掌地皇帝突然感觉道道阴森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看着殿中朝臣,他们心底泛起一片冰寒。

但像嬴政、刘彻、李世民、朱元璋、朱棣等强势帝王面前,朝臣们只能将怨愤深藏心底。

【嗯,上午直播就到这里,下午有惊喜留给大家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