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老祖宗们集体震惊 > 第9章 靖难和功绩

开局:老祖宗们集体震惊 第9章 靖难和功绩

作者:清风刀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5:00 来源:小说旗

【洪武三十一年,朱允炆为防范燕王朱棣谋反,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派张昺等监视燕王,并调走燕王所辖军队。

朱棣为争取时间,先装病后装疯,但最终因葛诚叛变而被发现。

朱棣随即起兵反抗,诱杀朝廷监视将臣,控制北平。

在战争初期,朱棣采取内线作战,迅速攻取北平周边州县,排除后顾之忧。

朝廷则以优势兵力,分进合击,试图围歼燕军于北平,但朝廷缺乏良将,只能起用年近古稀的老将耿炳文为大将军。

耿炳文率军13万伐燕,号称百万大军,但因指挥不力,在沱河之战中被燕军击败。】

徐达、汤和等武将均是眉头紧皱,那时候朝廷人才如此凋零?而朱元璋却隐隐有些猜测。

【建文帝随后任命大明第一代战神李景隆为大将军,李景隆接替耿炳文后,由于其纨绔子弟的身份和对军事的无知,导致南军在郑村坝之战中再次大败,朱棣乘胜追击,攻占山西大同,使南军疲于奔命。

建文二年,李景隆再次北伐,在白沟河之战中,南军先锋平安利用熟悉朱棣战法的优势,设伏兵,使燕军战斗失利。

但朱棣凭借果断的指挥和士兵的奋战,最终在旋风的帮助下,大败南军,瞿能父子被斩,南军主力被击溃。

朱棣进攻德州和济南,济南之战是南军在盛庸和铁铉的坚守下取得的一次重要胜利。

燕军围攻济南三个月,但因城内坚守和战术得当,燕军未能攻克。

朱棣曾尝试通过掘开河堤放水灌城,但最终因铁铉的机智应对而失败。

东昌之战是南军的一场大捷,盛庸在战斗中摆出大量火枪和毒弩,成功击败燕军。朱棣多次濒临险境,但因建文帝的禁令,南军不敢伤害朱棣,使其得以逃脱。】

各朝各代王侯将相集体无语,该仁慈的时候不仁慈,都拿着刀子开片了再来仁慈,真是蠢透了。

朱元璋胡子都翘了起来:“蠢货,我老朱家怎么出了这么个蠢货!!!”

【建文三年,朱棣再次南下,东昌之战中南军大捷,但朱棣凭借建文帝的禁令,南军不敢伤害朱棣,使燕军得以撤退。

朱棣在战斗中再次利用建文帝的禁令,亲自侦查敌情,使南军不敢开枪。夹河、城之战中,燕军利用风沙大败南军,南军损失惨重。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决定直趋京师,燕军南下势如破竹,攻陷多个城池。朱允炆派人与朱棣谈判,但朱棣拒绝割地求和。

燕军渡过淮河,击败盛庸,攻占扬州、高邮等地。六月初,燕军抵达金陵,朱棣在群臣拥戴下即位,靖难之役结束。

建文帝下落成谜,有的说他**而死,有的说他逃出宫中,成为僧人,云游天下。建文帝的真正下落成为明史上的一大悬案。】

秦凌雪摊了摊手:【这就是持续四年的靖难之役,在朱棣起兵过程中也遭遇过多次失利,但都是化险为夷,不得不说朱棣天命所归,这皇帝就应该朱棣来当。】

朱棣表示这话他爱听。

【靖难之役深刻揭示了被文人士大夫教傻了的皇帝所展现的愚蠢和无能。

更值得关注的是,朱允炆的狗头军师齐泰和黄子澄,这两位出身庶族地主出身的文人士大夫,除了擅长文人墨客的夸夸其谈,实则缺乏实质的战略眼光和实践能力。

整体来看,这场战役不仅是政治和军事的失败,更是文人误国的深刻教训。】

宋明以后文人士大夫们气得破口大骂,秦凌雪的话戳到了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恐惧。

正在‘格竹子’的王守仁看着天幕若有所思。

好多帝王正在盘算自家朝堂上是不是有这种废物文臣。

而宋明时期很多皇帝则是无奈长叹,尤其是明朝中后期的皇帝们,建文有俩狗头军师,他们呢,满朝堂都是狗头军师。

但是他们无能为力,他们的皇冠已然黯淡,照不亮大明万里江山、更照不亮千万黎民百姓。

【朱棣先生您还有什么问题吗?】

朱棣想了会在屏幕上写下:“说说朕的功绩吧!”

看到这个问题,秦凌雪直接竖起两个大拇指:【从永乐大帝这个名字您应该能猜到什么,永乐之后再无大帝,两千多年封建社会408个皇帝中,您的功绩绝对能排进前十。】

李世民和刘彻表示不服,嬴政表示无所谓。

朱元璋看看还躲在朱标身后的小朱棣,怎么也想不明白他家老四这惹祸精竟然评价这么高。

朱标摸摸小朱棣的头,对于抢了自己儿子皇位的事毫不在意,看到兄友弟恭的场景,朱元璋心里十分熨帖。

永乐年间,朱棣摸着胡须放声大笑,这不仅仅是后世评价那么简单,更是自己稳固皇权的最好机会。

建文遗臣们再次破防。

【您的功绩可以分为文化、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五个方面。】

【文化方面,命令解缙、姚广孝等人编纂《永乐大典》。该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收录了大量古代典籍资料,对于保存和传播中国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举措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政治方面,通过削藩政策进一步削弱了各藩王的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得皇权更加稳固。完善了文官制度,设立内阁,使得政府机构更加高效运转。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后来的政治制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济方面:在您的统治下,明朝经济繁荣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显着提升,推动了国家的经济繁荣。对京杭大运河进行了疏浚和整治,加强了南北间的贸易往来,促进了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外交方面:派遣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进行远洋航海,这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篇章。郑和的船队访问了东南亚、南亚、中东甚至东非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强了中国与这些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通过郑和的航海,明朝展示了其强大的海上实力和先进的航海技术,提高了国际地位。

郑和的航行不仅带去了中国的文化、技术和商品,还带回了各地的特色文化和产品,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多样性。

航行过程中,明朝与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为后来的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军事方面,注重边疆防御,加强了长城的修建和防御体系的建设,为明朝的长期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军事保障。五次亲征蒙古,成功抵御了蒙古的侵扰,保卫了边疆安全,展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天幕之上的画面骤然变幻,晴空万里之下,辽阔无垠的草原与连绵起伏的山脉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

山脚下,雄壮的军队威严列阵整装待发,散发出震慑人心的磅礴气势。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炫目的光辉,军旗在风中飘扬,发出猎猎声响,仿佛奏响的战争交响乐。

随着镜头的缓缓推进,身穿金色战袍的男子屹立在高地之上,他目光如炬,透露出坚如磐石的决心与不可一世的威严。

紧接着,他亲手宰杀青牛白马,以此庄重地祭告天地。与此同时,身后的军队齐声高呼:“明军威武,陛下万岁,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这震天的呐喊声汇聚成磅礴的力量,仿佛能够穿越时空,激荡在天幕之下,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

随着声声高呼,四个烫金大字从四面飞来,组成一个振奋人心地词语:封狼居胥。

这时,秦凌雪地声音也从天幕中传出:【永乐大帝、明太宗、明成祖朱棣,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封狼居胥的皇帝。】

洪武时空,所有人都震撼地看着天幕,回过神来齐齐看向依旧躲在朱标身后地小朱棣,朱元璋哈哈大笑:“好,好啊!不愧是咱儿子,老四啊,来让爹抱抱!”

众文臣武将觉得自己脑袋上肯定挂满了黑线,也不知道是谁刚刚还要打要杀。

永乐年间则是一片欢腾,这是他们的皇帝,尤其是武勋们更是就跃跃欲试,恨不能现在就带兵北伐。

朱棣抬起因激动还略微有些颤抖的手,在屏幕上写下:“秦姑娘,能不能帮朕个忙.........”说完还给出了价值五千元的打赏。

看到朱棣的请求,秦凌雪也是叹了口气,为这个虽已贵为皇帝,还是对父亲心存愧疚的男人感到心疼。

【咳咳,朱元璋先生、朱标先生,永乐皇帝朱棣先生有句话想要带给你们,

‘爹,您一定不要让大哥太劳累,大哥因过于劳累患有背痈,洪武二十五年视察陕西回来后感染风寒,于同年四月病逝,切记切记!!。’】

一句话激起千重浪,马皇后身子一晃差点晕倒过去,朱元璋抱着朱棣的手紧了紧,“妹子,既然有了天幕,咱绝不让标儿再出事,一会就让太医给标儿检查检查。”

缓了缓神,马皇后拉着朱标的手,一脸不满地看着朱元璋:“以后政务你自己多处理点,再累着标儿,我饶不了你!!!”

朱元璋愤怒、朱元璋无语、朱元璋默默忍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