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盛唐补遗 > 第二十九章 自己即神明

盛唐补遗 第二十九章 自己即神明

作者:高十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6: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接下来几日高不易一直在宣政殿和太液池别殿忙碌,自从耿文静走马上任之后,长安府灾情得到极大缓解,思之再三,高不易还是决定选拔人才的抡才大典,如期举行。

由于年初,通一艺可到长安应试的圣旨就明发了全国,所以这一日,被选作大唐学院的校址温泉宫前,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这天一大早,高不易就带着十六位准备到学院做先生和学生的嫔妃以及王贵妃、杨贵妃来到了温泉宫。

按照玄宗以前的习惯,他一年中几乎有九个月,都与杨贵妃在温泉宫里面待着,这是今年以来第一次,站在半山腰,高不易有些不高兴:“我不是说了吗?把整个温泉宫都改造成学院,怎么只弄了一半?”

“陛下爱才之心臣等感同身受,不过这下面各种房屋殿宇不下三百余间,臣等以为做学问不宜太过安逸,所以学生宿舍按照大小一间住宿八至十六人不等,如此容纳千余人足够了,改作宿舍、学堂、先生办公地、饭堂、实验室、运动设施等之后还有剩余,因此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就没有再做扩建。”裴安躬身奏报。

李时之也在边上道:“这山中温泉甚多,尤其半山腰最为集中,按照陛下的指示大多引入下面学院,供先生、学生们用,再高处的引入别院供行宫用,如此互不干扰。”

高不易点点头:“好吧,那就暂且这样,山上山下的禁区就不要设置了,出了这道门就进入学院挺方便的,就这样吧。”

“是!”

“远处那也是行宫范围吗?”高不易指着远处,林木中若隐若现的建筑问。

“陛下,那里已经不属于行宫范围,是一些寺院道观。”

高不易再次点点头:“那行,此次考核就交给两位爱卿了,王贵妃有这方面的天赋所以我就让她做了副院长,你二人分别担任院监和院判,其他十六位嫔妃,其中六人有资格做琴棋书画方面的先生之外,其他的都为学生,在学院不管是谁都要一视同仁,你们安排好。”

“是!”

“王贵妃,你想做副院长我让你做了处理学院日常事务的常务副院长,满足了你的心愿,我的办学理念你也清楚,希望你能不负所望啊,为此在学院我特意让人给你准备了院长办公室,你去看看喜不喜欢,把学院替朕办好,算你大功一件。”

“臣妾遵旨!请陛下放心。”

“好!你们各自去忙吧,我去看看力士把一些科研部门搬到学院,安排得怎么样了,别出岔子。”

“是!”

等王贵妃她们离开,杨贵妃高兴地走到近前,总算又能和皇帝独自相处了。

高不易看到杨贵妃过来,笑道:“你向来喜欢安静,很久没来温泉宫了,你好好歇息,我去学院转转。”说完不等杨贵妃开口,来时就一身便装的高不易在上官裴慧的陪同下,走下宫门,来到了大唐学院。

这让满是欣喜的杨贵妃瞬间面若冰霜,宽大的宫装纱袖一甩,头也不回地走进深宫去了。

为了让大唐学院一开始就和旧时的学堂分开,高不易在里面设置了国学、数学、物理、化学、农学、机械学、工程学、音律舞蹈学等八个门类,分为上中下三级,每一级学满三、二、二年之后,通过考核自动升级,招生对象男女不限,年龄在二十岁以下,二十岁以上者,经考核合格之后直接在朝中委任官职。

他让力士把蒸汽机、石脂油蒸馏装置等研究人才搬到了大唐学院,蒸汽机的研制已经完成了八成,石脂油蒸馏装置已经在更新换代,比较成熟,以此作为机械学、工程学专业班底,为此还给他们了汽油蒸汽机、蒸汽压路机、蒸汽铲车、蒸汽卡车、蒸汽火车的蓝图。

高不易还在国学中设置了文学、经济学和中医药学三个小类,在工程学中分类土木工程和采矿工程两个小类,请了宫中大师任教,他自己则在皇宫御用术数大师的协助下编写出了基础数学、物理、化学、农业学教材,后面的只能靠学院不断去完善。

在学院里走了一圈,各方面安排得都让人很满意,一些经他面试合格的王公大臣子弟,已经先一步入学,此时穿着学院制式的马面裙,步履匆匆的忙碌,看着很有朝气。

“这才是正常的学院嘛,听外面那些学堂摇头晃脑的背诵之乎者也的,我都感觉心疼,浪费时间啊。”高不易感慨道。

“可是陛下,近千年来学馆大都如此,而且就这许多也只是私相授受,不外传的,有钱都买不到学问。”上官裴慧轻声道。

“我知道你说的,都是师徒相传或者家族相传,以此来高人一等对吧,岂不知如此虽然能自我抬高身份,但是好学问却流传不长,做学问——做学问——就是要大家都来参与,如此才能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就像小河和大河的关系。”

“敢问陛下,何为大河小河?”

“学问就像一条大河,而做学问的人就像一条小河,只有小河永保丰水地往大河里流,大河才能不为阻挡,最终汇聚成汪洋!”

“很深奥呢。”

“哈哈!一点小感悟罢了,慧儿,知道为什么你申请想来做一位先生,而我却任命你为副院长的原因吗?”

“臣不知。”

“哈哈!因为你接受新事物比较容易,而传统学问的精华你也掌握,所以只有让你做学院高层,才能让你老旧学问很好地去融合、推广,这方面你和王贵妃都是巾帼不让须眉,我到现在才知道王贵妃竟然精通岐黄之术。”

“多谢陛下信任!其实我大唐如今也是人才济济呢。”

“还不够,治理国家需要的是治世之才,而不是空想或者浪漫主义文豪,当然他们的存在可以让人对物质的追求升华到精神追求,这点和道教、佛教等存在的意义相似,不过这对千疮百孔的大唐现实社会来说,还不是必须的,国家要富足,必须得实干家多点才行,实干才能兴邦啊,最简单的一个道理,人必须吃食物才能饿不死,敬神也得用食物,你没见过用金银珠宝的吧,呵呵,食物是根本啊,而食物需要人去种、去制做,种食物、做食物的人就是实干家。”

“陛下说得在理,不过臣能斗胆问个问题吗?”

“问。”

“陛下似乎不信神灵?”

“神灵在我心,我自为神灵,不过我得要先吃饱饭,才能做自己的神明。”

“臣听不太懂。”

“我问你,你每次去拜神明的时候,是不是话都在心中自己说给自己听。”

“是的。”

“我们且把那些话当作小目标,因为是在神明面前说的,就相当于发了一个誓言,而神明就是监督我们执行誓言的存在,为了不失信神明,那么我们就会去千方百计地完成那个誓言,等成功之后,我们就很开心的去感谢神明显灵,其实你再想想整个过程,该感谢的不是你自己吗?”

“好像有些道理。”

“所以啦,你就是自己的神灵,这也就是为什么勤劳的人拜神,总能心想事成,懒汉再虔诚拜神灵他也会一无所获的原因所在,所谓心诚则灵,就是努力才有收获,懂了吗?”

“懂了,多谢陛下为臣开启灵智!”听了高不易的话,上官裴慧瞬间豁然开朗,犹如产生了天人感应一般,这是她的大机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