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开局就分家和妹妹过日子 > 第3章 四合院人物志,贾家独领风骚

何林从空间中出来,看着家徒四壁的房间,不由得替原身一阵伤悲。

其实这个年代大部分家庭都是这样,或者说这样也算是不错了,毕竟还是有一间自己的房子。

就算在自己那个年代也不是人人都有房子的。

何林趴到地上,把床底的一个地砖拿开,里面放着一个小盒子。

打开盒子,里面有一沓子大黑十,最下面放着一张房契,里面是何大清留给他们兄妹三间房的房契。

虽然傻柱年长,但何大清可能是从小就觉得傻柱傻了吧唧的。

房契这么重要的东西还是放在二儿子这样比较放心。

何林数了数里面的钱,竟然是整整24张大黑十,还有一小沓子各种票据,肉票8两,副食票3张,粮票20斤等等。

原来是以前何林每月发工资后都在这样存下10块钱,留着自己以后娶媳妇,还有给雨水准备嫁妆。

上班两年的他自然也存下了这两百多块钱,真是难得了这小子,可惜命不好,遇到了傻柱这大哥,白瞎了这个人了。

何林把这240块钱和票据,还有房契收进了空间,想了想,又拿出50块钱。

在每张钱角去用铅笔写上一个“林”字(别说这破坏人民币啊,在上一世何林上小学交学费时,老师还有这么要求的呢,更何况在这六十年代了),这50块钱不得给大院里鼎鼎大名的“盗圣”留着。

要说这南锣鼓巷94号四合院,最有名的既不是几个大爷,也不是聋老太太,而是现在才**岁的棒梗。

棒梗大名贾梗,贾家大少贾东旭的长子长孙,贾家小少爷。

在贾东旭老娘贾张氏的谆谆教导下,棒梗可是从小“行侠仗义,劫富济贫”。

把别人家吃不了的食物消灭掉,替别人家排忧解难,可是一个难得的“好孩子”呀。

这四合院乱不乱,贾张氏一人顶半边天。

贾张氏也是四九城周边的农村人,自从嫁给了老贾后,也是在她婆婆的“教导”下逐渐成长。

终于把她婆婆送走后,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可还没过两天好日子,结果把老贾又送走了,整了一个买一送一,这可把贾张氏坑了不轻。

万幸老贾走之前,给贾东旭娶了个媳妇,就是傻柱她秦姐秦淮如。

贾张氏秉承着贾家的优良传统,在秦淮如进门之后可以说是变本加厉,严厉压榨这个农村丫头。

每天要干全部的家务活,还要忍受贾张氏的语言嘲讽,可谓是物理攻击附带魔法伤害,双重打击了。

刚结婚时,贾东旭还护护秦淮如,毕竟秦淮如长得漂亮,又舍得给贾东旭折腾,可把贾东旭美的不行。

可惜花有再开日,人无再少年。

多年下来,贾东旭可是有点力不从心了,对秦淮如也是爱搭不理,不再护着了。

贾东旭不光回家了看着烦,在工作上也是心力不足。

虽然钳工不像锻工那么重体力,但也是在车间干活,没力气可不行。

还好最近秦淮如又怀孕了,这已经是第三胎了,也给贾家大少一些恢复元气的时间。

贾东旭上班之后,有了钱就养成了爱喝酒的毛病。

他也是二级钳工,每月38.6块的工资,可是他只给秦淮如每月10块钱的生活费,再给贾张氏3块钱养老钱,剩下的都是自己出去喝酒吃肉的消费掉了。

进了贾张氏手里的钱向来是只进不出,可怜秦淮如拿着10块钱每月的开销,要安排三个大人,外加棒梗、小当俩孩子的吃喝。

实在是有点捉襟见肘,别说吃肉了,就是三天九顿窝窝头也坚持不到月底啊。

可怜作为婆婆的贾张氏不光不干活,还要吃好的喝好的。

按说他这个五十多岁的年纪去外面干干零活,或者糊糊火柴盒,这些都能给家里添点收入。

她倒好,天天拿着包了浆的鞋底子,在院里晒太阳扯闲篇。

而且她这个人嘴臭无比,不是今天跟这个吵架,就是明天和那个撒泼,急眼了还上演亡灵招魂术,召唤老贾参加战斗。

把周围的人得罪的不轻,弄院里的大妈大娘基本都不爱搭理她。

话说这贾东旭也是好吃懒做的主,只是迫于压力,每天不得不去上班。

在车间里也是与工友多有矛盾,完美继承了贾张氏的优良传统,只是迫于他有个七级工的师傅,就是院里的一大爷易中海,大家才敢怒不敢言,尽量不和贾东旭起冲突。

四合院除了何家、贾家、一大爷易中海、二大爷刘海中、三大爷闫埠贵、还有许大茂、聋老太太、门口张大妈、胖婶等二十来户人家。

与何林关系最好的就属胖婶家了,何大清走后,何林和雨水还小,傻柱也不知道操操心,没少让何林雨水饿肚子。

平时何林和雨水没少在胖婶家吃饭,就连雨水初次来月事还是胖婶帮忙给雨水普及的生理知识。

胖婶有个闺女,前段时间嫁到津城,现在胖婶一个人住着,前几天胖婶跟何林聊天,透露出女儿女婿想让自己一起到津城生活。

要是自己跟着女儿去了津城,这边的这间房就用不到了。

因为她住的这间房是街道的公房,相当只有租赁权,不能买卖。

不过这个时期绝大部分人住的都是这样的公房,只用给街道交很少的一点租金,就能住下去,在后期时代政策变更后,也只用补一部分很少的钱,这种公房也就变成了可以买卖的私房了。

胖婶想把房子转给何林,只是何林已经有房子了,不符合转让要求,才没有实施,这个时期四九城需要房的人太多了,不能让一个人拥有两个房子。

何林想着这院里的人和事,他准备先找傻柱,“攘外必先安内”,把傻柱的事情先解决。

要是安不了内,就把傻柱踢出去,自己撑起老何家的门面,让他跟他秦姐一起美滋滋去吧。

至于何大清这个便宜父亲,何林还没想好。

何大清虽然抛弃了三个孩子,但是还是给他们安排了工作,也让雨水从小就上了学,对比当时的绝大部分家庭,也算是尽了一些做父亲的责任。

何林计划等生活稳定住,他就带着雨水去保城一趟,跟他也掰扯清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