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 > 第112章 江边的烟火秀

沈阳卫。

行宫之中,李柯看着手中的《辽东屯田方略》微微点头。

“写得不错!”

李柯瞥了一眼不远处的马守应,笑道:“这东西不是你写的吧?谁帮你操笔的?”

“陛下明察!”马守应脸上满是笑意,他本就是一个边军士兵,哪里读过什么经典,自然写不出这等详实的屯田方略。

“臣接了陛下旨意,便将城中那些投降的文臣聚集了起来,让他们一人写了个方略,从中摘取,这才得到了这份方略。”

李柯脸上露出一抹了然之色,原来是集众人之力,难怪这方略上的想法言之有物,鞭辟入里,都是些不错的法子,对接下来朝廷屯田有很大的帮助。

在沈阳卫这几天,李柯仔细了解了辽东的情况。

看了诸多材料,他这才发现,现在的辽东,跟后世相差太多了。

辽东土地肥沃,本是一处耕种粮食的宝地。

可现在,辽东大半地区都是荒芜的,根本没有开垦出多少耕地。

一来,辽东自大明开国以来,朝廷的掌控便不算强,都是女真人和蒙古人活动的场所,这些游牧民族,自然也不可能像汉人一样,开垦耕地,种植粮食。

二来,辽东地处边关,是大明朝廷防御女真人和蒙古人的重镇,百年来,这一带也没有安宁过,不时发生战争,动乱不曾停止过,自然也不会有百姓耗费力气来这里开垦土地。

而现在,李柯已经将女真人扫平,自然不可能放弃辽东这块宝地,也不可能眼看着这块宝地荒芜。

因此,他便想着派人在辽东开垦耕地,用来耕种粮食。

也正因如此,他才安排了马守应去准备。

李柯低头看着手中的方略,思索片刻,这才抬头看着马守应,沉声说到:“辽东屯田之事,朕十分关心,这是朝廷的一件大事。”

“朕封你为兵部侍郎,准你在辽东组建一个辽东屯田使司衙门,辽东屯田之事,就由你来打理。”

听到这话,马守应脸上一喜,兴奋异常。

虽然皇帝已经登基一段时间了,可对于他们这些有从龙之功的老臣,都还没有开始封赏。

尽管,他知道皇帝不会忘记他们这些老臣,可他心中依旧有些忐忑。

而现在,听到皇帝这话,他心中的忧虑顿时一扫而空。

他进......部了!

兵部侍郎,这可是正三品的朝廷大员!

想他一介边军士兵出身,能混到兵部侍郎这个官职,这都不是祖坟冒青烟了,祖坟炸了也没这前程啊!

“谢陛下!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马守应赶忙谢恩,脸上笑意根本止不住。

过了片刻,他这才接着说道:“陛下,臣见那些投降的大臣中,有一人名叫邓长春,能力不错,那屯田方略中好些法子都是邓长春写的。”

“陛下既然着臣去屯田,臣便厚颜求陛下将此人留给臣,好让他协助臣管理屯田使司。”

李柯微微颔首,笑道:“用什么人,朕不管,只要屯田的事情办好便成,屯田使司衙门的官员,你自个选人,之后送吏部造册。”

作为掌门人,要做的就是权利分配。

他作为一个皇帝,自然不可能管得到各个衙门的细节。

像这类人事安排,他能管的,也就是一个头头,至于底下是什么人,他哪里管得着。

若是按照朝廷惯例,一个衙门底下的人选,自然是吏部来选派,可吏部那些官员,哪里可能真的为屯田使司考虑,准是使劲往里面塞自己的人。

这样一来,他还不如让马守应自己选。

不管马守应选什么人,至少这人是马守应能够掌控的。

这对于屯田使司来说,就是一件好事。

至于这个衙门会不会变成马守应的山头,李柯倒是不担心。

真出了问题,没将他安排的事情做好,直接全部端掉,重新换一批人便是。

这天下什么人都缺,就是不缺当官的和想当官的!

······

浑河边上,远远便能看到沈阳卫城。

一队兵马缓缓驶过,朝着城池的方向走去。

队伍中,朝鲜国王李倧掀开马车的帘子,望着窗外的景象,脸上满是好奇。

虽然朝鲜紧挨着辽东,可他还真没有来过辽东。

也只有几十年前,他身为世子的时候,曾去过一趟大明京城。

当时那京城的繁华,着实让他有些迷醉。

“父王,那便是盛京城了!”

一旁的青年指着远处的城池,低声说道。

这青年便是李倧的儿子,王世子李淏。

自从朝鲜被大清攻伐,臣服了大清之后,李淏便被当作质子,幽禁在盛京城。

直到李柯攻下盛京城,李淏这才随同洪承畴一同回了朝鲜。

顺着李淏手指的方向,李倧远远望着那座大城,脸上露出一抹惊叹。

虽说他见过大明京城那等雄伟的大城,可眼前这盛京城,也不小。

至少,比起他的汉城,还是要宏伟许多。

“能除掉大清,大明朝的实力看来增长了不少啊!”

他难以想象,能如此快灭掉大清,明朝的实力该强大到了什么地步。

“大明的火器十分的强大,正是凭借那些厉害的火器,这才灭掉了大清。”

提起大明的火器,李淏脸上露出一抹敬畏之色。

当时,明军攻城的时候,他刚巧在城南,离着城墙不远。

当炮火声响起的时候,他只觉着地动山摇,头顶的砖瓦簌簌发抖,像是随时要掉下来一般。

那场面,跟地龙翻身也没多大差别。

好在炮火只响了片刻,等一切平静下来之后,他满是劫后余生的喜悦。

等他出门,远远望着城墙的方向。

他顿时愣在了原地。

只见远处延绵十几里的高耸城墙,如今已是断壁残垣,到处是缺口,俨然一副犬牙交错的场面。

后来,当他随着洪承畴离开盛京城,再回头看那城墙,他更是震惊不已。

城墙靠近城外的一侧,受到的破坏,远比城内一侧要大得多。

整个十几里的城墙,几乎要被截断成几节。

那场面根本不像是人力所能造成的。

他也是后来听洪承畴讲述,这才知道,大明皇帝手下的兵马,将城墙破坏成这个样子,仅仅用了几十颗炮弹。

就在两人闲谈之际,队伍突然停了下来。

随后一个文臣走了过来,停在马车边上,说道:“大王,上使说皇帝陛下给大王安排了一场表演,请大王驻足观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