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修仙?谁家穿越者是小学生啊! > 第8章 天命六甲、天生仙命、仙命难违!

看着竹林镇中,仿佛群魔乱舞一般的数百名孩童,玉柱下的几位蜀山长老们互相对望两眼,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接着几乎同时摇头。

没有,完全没有。

今年这帮孩子太奇怪了,一个个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似的,各个都是不同凡响。

别说相中的弟子了,这些人才要是收进蜀山,总感觉蜀山的万年基业都要毁于一旦。

一时间,几乎每一位望着竹林镇画面的长老,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今年的这帮孩子……看起来都很有活力啊。”

足足过了数息,才有一位比较严肃的方脸中年修士给出评价,算是回应矮胖修士的询问。

“嗯,是的。”

“我看也是。”

“确实很有活力。”

“活力的简直登峰造极、恐怖如斯,师弟我自认修为不够,不配教他们。”

“我也不配,这么好的苗子,还是让给其他师兄师姐吧,师妹怕误人子弟,耽误了这些人才。”

众长老一致给出评价,算是赞同了方脸道士说出的,这帮孩子的唯一优点。搞的矮胖修士差点笑出声来。

没办法,今年的孩子实在是太出众了,纵使是在人才辈出,各种神人猛人如过江之鲫的仙门蜀山,今年的这些孩子,也依旧是属于非常出众的存在,出众的甚至有些诡异、有些不合常理,哪怕是自己领回去教导修行,保守估计也得折寿个三五百年。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现在这些小孩儿最大的已经十岁,最小的也有五六岁,可小小年纪却能个个有如此神通,这将来还了得?谁教谁折寿!三五百年都是轻的!

此时,被九位蜀山长老围聚的窥居池内,数百孩童正在竹林镇各种兴风作浪,拼命显示着自己的“才华”

中间街道上,一大群孩童“乌央乌央”的跑过来跑过去,全程吱哇乱叫杀声震天,完全不知道在干嘛。

街道中盘根错节、虬枝峥嵘的参天橡树上,无数孩童宛如小猴儿一般撅着屁股爬上爬下,大呼小叫。更有身手矫健、气势无双之八岁猛男,甩着大金链子在那里表演铁头功,抱着粗大树干一下一下的用头撞树,给参天橡树撞的“砰砰”作响,并且每撞一下还会大喊一声:“哈!不疼!看我神功护体!”

如此妖孽的行为,直引的周围一众孩童鼓掌叫好,充分展现了什么叫“年轻就是要敢打敢拼!”

虽然用头撞树的行为足够妖孽,但这其实已经算是比较正常的了,至少蜀山几位长老可以看出这位八岁猛男的动机,知道他是在向其他孩子炫耀自己的特殊“才华”,让别人知道自己很“厉害!”可除了他以外,镇子里还有无数特殊人才,让人根本看不出他在干嘛。

杂草丛生的竹林里、稻草扎堆的屋檐顶上、甚至气味妙不可言的茅房深处,到处都有这种人才,他们一个个犹如神佛转世,一举一动皆蕴有大神通、大道理。

有和大伙儿一起做游戏,做到一半忽然悄悄放屁,然后眯起眼睛,一脸机警的观察其他人,看其他人嗅觉可还灵敏的小机灵鬼。

也有鼻涕流到嘴里而不自知,反而还舔一口尝尝咸淡的小邋遢鬼。

甚至还有那种团队作战的,七八个凑在一起,彼此间分工明确,充分发挥自己为数不多的奇思妙想,准备把竹林镇的茅房拆了,让所有人无茅房可用的同归于尽型人才。

而除了这些动手能力极强,所作所为都讲究一个不给其他人留后路的绝世神童以外,竹林镇数百孩童之中,还有很多那种静若处子、万籁俱寂,眉眼间距之间皆具有大智慧的人物。

这种人物和其他好动的孩童不同,他们往往什么都不干,就静静的站在街道中央,用一种思考人生、看破红尘大道的智慧眼神,看着其他小孩儿在自己身边跑来跑去兴风作浪,颇有些老道打坐,老僧参禅的意味。

然后没过一会儿,他们就会开始突然“醍醐灌顶”接着跟“顿悟大道”了一样幡然醒悟,开始在街道中央“哈哈哈哈哈哈~”的仰天狂笑,直笑的豪情奔放、摇头晃脑、死去活来。

这种神童也不少,整个竹林镇这边一个那边一个,互相之间站着不动,就不停的笑来笑去,完全不知道为何而笑。蜀山几位长老观察了一下他们彼此的站位,怀疑他们是在摆什么神机莫测的阵法。

所以,面对如此群魔乱舞的景象,饶是蜀山见多识广、修为通天的几位长老大能,此刻也觉得甚是心累。

就忽然觉得,今年的升仙收徒仪式,是不是决定的太草率了。

要实在不行……换一批新弟子吧,总感觉今年这批活泼可爱,即将拜入蜀山的妖孽们,会成为蜀山未来的千秋大劫。

……

……

“真是一群可爱的孩子啊……”

当几乎所有长老都无语的看着妖气冲天的竹林镇时,九人之中,站在巨大通天玉柱下的一位白发老翁,笑呵呵的开了口,其苍老微亮的慈祥眼神中,满是润玉霞彩。

大师兄……

高矮不一的长老们看向白发老翁,老翁衣着干净,身躯笔直,青色素雅的道袍上没有任何修饰,银发胡须也是一片白净。身上的唯一装饰,就是头顶缠绕着的一截枯木发簪。

那是一截很普通的枯木,外皮斑驳老旧,遍布裂痕,且痕内透灰,整体内外呈死灰之气,仿佛随时都要碎裂死去,但其枯槁微端,却生长着一点显眼的翠绿,给人一种枯木逢春,老树新生的感觉。

“大师兄觉得,今年的这些孩子还不错吗?”矮胖长老撵着胡须对老翁笑问,问后不等老翁回应,便无奈开口:

“和往年相比,今年的这些孩子真是太有活力了,也不知是否有仙命之人。”

“四师兄所言何意?”一位容貌在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美妇看向矮胖长老,目露不解。

“没什么,只是想起了十二年前的双甲子年。”

白玉色的窥居池边,矮胖长老语气惨淡,望着在场几位师兄弟道:

“十二年前,是一百二十年一次的双甲子年,那年的甲子日又恰逢天赦,乃千年不遇的天运之日,从那时开始,各大仙门道宗便迎气顺天,大开升仙收徒仪式,并重点招收双甲子天赦、且为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出生的孩子,收纳具有天命六甲的大气运之人成为宗门弟子。而我们蜀山却偏偏不在那时收徒,反倒是墨守成规,眼睁睁的错开这千年气运。

现在距离那一年,已经过去整整十二年了,这十二年来蜀山收的弟子,没有一个是那一年出生的,没有一个沾染千年气运的人,修仙天赋也是参差不齐,可真是叫人担忧。”

说到这儿,叹出一口长气的矮胖长老环视众人,见众人都不敢接话,便继续讲道:

“据我所知,这几年其他宗门的弟子已经开始陆续崭露头角,他们当中有不少都是天生仙命,毕竟那一年是双甲辰龙又逢天赦,有天运加持的孩子不计其数,当年我们蜀山照老规矩不收徒,许多巴蜀一带的孩子都被其他仙门收了去,所以我实在不晓得大师兄为何要白白错过天运,这在将来,蜀山岂不是要步步落后于人?”

听完矮胖长老的话,在场几位长老面色各异,眼神迟疑,但确实都想起了十二年前灵气高升,一整年万物大吉的天地景象。然后望着场中的白发老翁,露出一副想问又不太敢问的神情。

其实他们也觉得奇怪。因为十二年前是修仙界非常重要的一年,是千年不遇的双甲子年与甲子日天赦日交替融合之年、之日,非常罕见。

甲子年,为六十年一个的大周期,是天干的第一位,也是地支的第一位,在民间又被称为甲子辰龙年,那么每逢这一年,天地灵气就会汇聚在一起,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同时天地间还会迎来新的清气,化清为灵,化灵为仙,预示着天地初开、万物初始。

在这一年出生的孩子,许多都会沾染“天地气运”成为“气运之人”,而更为罕见的是,十二年前的甲子还是双甲子,即为一百二十年一次的新年,甲子辰龙的天地气运在那一年里,会得到加倍的提升,成为双龙出海,直入九霄。

而如果说双甲子之年非常罕见,一百二十年才轮到一次,那么加上那一年中的甲子月甲子日,便可称为“四甲!”同样是一百二十年出现一次,只是数量更少,更罕见。

双甲子年,加上那一年的甲子月甲子日,呈四甲出生之人,便会从“气运之人”,转化为“灵运之人”运势更好,修行天赋更高。

但这还不算千年难遇,毕竟一百二十年,四万三千八百天中,总归是会有那么一天是四甲之天。

之所以说千年难遇,真正的原因还是在那一年中,甲子日刚好和道教祖庭中黄庭十二吉日中的天赦日重叠,最终才形成了千年不遇的“五甲!”

天干地支,斗转星移,经历数个星辰轮回、阴阳历年之变化,天赦日与甲子日重叠,并且还恰逢双甲辰龙,这,便是千年天运之大合!

“天生育生万物也,而宥其罪宜疏狱洗冤、施恩、恕罪、祈神!”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上天有好生之德,看到芸芸众生劳苦奔波,太过悲怜,于是就准备了一些特定的日子,来“赦免”人们的一些罪过。

所以天赦,顾名思义就是上天赦免人间的日子,也被道门称为天地合德之日。

在过去,哪怕不是甲子年甲子日,“天赦日”也同样是福星高照,为百事顺、诸事宜。如果是出生在天赦日的人,一样是自带祥瑞,一生无忧无灾。

民间古歌曾云:命遇天赦不用愁,逢凶不凶得自由,再遇吉星来相助,一生快乐永无忧。

所以十二年前的道元历一月一十七,不但是双甲辰龙年的甲子日,恰逢还是天赦日,在这一天出生的人,便是这千年不遇的“五甲!”灵运再上一层楼!

同时又因为这一天是甲子日,因此这一天的夜间子时便是甲子时,在这一天出生的人中,如果精确到甲子时出生,便会彻底成为双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且逢天赦日生人,最后就会成为极度罕见,千年之中都难以出现的“天命六甲!”

这样出生的婴孩,就会彻底成为集千年天运灵气之人,合六甲于一身!升灵体为仙体!化仙命为天命!

他们的存在,就属于是出生自带灵气元府,成为天生仙命,且仙命难违之人!

然而,在面对这样一群注定一生顺利,福寿天齐,天生就要比别人命好,生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仙家大能的天命之子,作为修仙界历史最悠久,底蕴最浓厚的蜀山,却偏偏视而不见,视天运为无物,依旧我行我素,按照蜀山三年一招弟子的传统招收弟子,和所有宗门背道而驰。

这……确实是有些难以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