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搞笑主母的宅斗日常 > 第221章 目光长远的娥

搞笑主母的宅斗日常 第221章 目光长远的娥

作者:长生仙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0:51:31 来源:小说旗

“这三更半夜的,你怎么突然过来了?”青青打开门将何许国一把拉进了书房内,随后四下扫了一眼,急忙关好了门。

那知府夫人暂且还不知道何许国同他们有关系,而且关系匪浅,若是知道,恐怕就会怀疑她们住进府内是别有用心了。

何许国一脸轻松的走到书桌前坐下,“放心,院外已经派了人手,你们大可以多点些蜡烛,仔细搜寻。”莫金银没找到,反倒把自己的眼睛瞅瞎了!

沈米娥看着何许国一脸熟络的模样,当下叹了口气,“此处,都被你四下翻遍了吧。”

何许国点了点头,“老夫人所言不错,自我住进知府府后,便四下搜罗此人的罪证......”

莫说书房,就是那知府夫人的房间,还有府中的库房,他都去逛了一遍,可结果还是一无所获!

“若这知府真藏了什么秘密,定会在此书房内。”

“正如知府夫人所言,此处是府内的禁区,那贪官从不允许任何人踏入书房重地,甚至在他平日出门时,也得将这屋门给锁住。”

青青轻笑一声,“所以你是来提醒我们,莫要找这些显眼的地方,要从容易被人忽略的地方找?”

“此为其一,其二,我是来帮你们的。”何许国说罢后,便一个转身跳跃,直接攀上了房梁!

“这书架上的每一本书,每一件物品我都翻过,并无暗格......”

“如今,只差房梁和地砖没有检查。”

他跳下身来,拍了拍手上的灰,“房梁一切正常,那藏东西的地方,便只剩地砖了。”

几人一听,当下就分头行动,老三更是趴在了地上,用手指骨节敲过每一块砖头,听着声音分辨。

只有沈米娥无动于衷......

此刻的她,视线都被那屋中的几口大缸所吸引,口中更是喃喃自语道:“这知府还喜欢养鱼???”

何许国正在检查的地砖,并未多想的回了一句:

“嗯,应该是吧,这知府也是个奇人,府中明明有水池,却还要摆这腌菜的用的大缸,不但书房有,就连正厅里都摆放着三口缸,还有他那幼子的房间里。”

沈米娥皱着眉头狐疑了一声,当下问道:“幼子?可是那妾室生的男孩儿?”

“他女儿的房间里没有吗?”

众人听着老夫人一连串的发问,面面相觑一眼,直接停下手里头的动作!

“母亲可是发现了什么?”

沈米娥摇了摇头,暂时还不能确定,只是觉着可疑。

何许国见状,当下回答道:“没有,书房里有五口大缸,正厅摆放着三口,而这贪官的幼子房间里,摆放着三口,总共十一口大缸!”

她径直走到一口大缸前,随手从身旁拿起一根毛笔,将缸面密密麻麻的水草拨到了一旁。

此时的何许国也走了过来。

“老夫人,您是怀疑缸中藏了东西?”

“但我前几日检查过,此缸......”正如国所言,缸内的水质很清澈,拨开水草后,十几条金鱼便受了惊般的四下游动,而缸底铺着厚重的淤泥,淤泥上还摆放着几颗鹅卵石,以做点缀,别说,此番画面到真有些情调。

不愧养鱼人最喜欢的古法生态养鱼缸,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这淤泥也忒厚了吧,厚的都能种植莲藕了。

“何许国,你把手伸进去,去这缸底的淤泥里找找。”

何许国看着那厚重的淤泥,面色一顿,倒不是下不去手,而是恍然大悟,他早前以为,这知府是个爱养鱼之人,才会将大缸搬进书房内,而他也亲自检查过......却没想到,这鹅卵石,水草,以及金鱼,很可能只是知府所摆出来的障眼法。

其罪证,或许就藏在了......

念及至此,何许国直接脱去了外袍,撸起袖子,将一整条手臂伸入了水缸之中。

他屏住呼吸,仔细感受,只是那手在没入淤泥一寸时,便触碰到了硬物,不仅硬,还十分重。

他回头看了眼众人,目光最后放在了沈老夫人的脸上,眨了眨眼睛,突然嘿嘿一笑。

而后将那淤泥之下的东西给拿了上来,虽然被泥包裹着,但众人还是一眼就认出,何许国手中放着的东西,是一块金砖。

沈米娥深吸了一口气,眼睛瞪的老来大,这可是金砖......并非金条,或者金鱼等物,而是一砖能拍死人的那种金砖,其重量,是正常女人都拿不动的。

“老三,快,快!!!”

见钱眼开的老三,早就准备好了包裹,此刻直接从何许国手里头接过东西,先是擦干净,而后又在外面包了一层麻纸,这才放进包裹内。

沈米娥当下吩咐,“别停下,继续捞!”

不得不叹,这知府的法子好啊,与其费尽心机打造密室,倒不如将东西直接藏在显眼,又不易让人发觉的地方,她决定了,等回京之后,就把金子抛入后院的池塘里,再在池塘里养些鳄龟、鳄鱼等物,料谁都不敢轻易下去。

除去何许青在内的一众人看到越来越多的金砖被何许国捞出来,那笑的叫一个开心快乐。

只是何许青,到这种时候,她若不犯点圣母病,也不叫女主角了。

“母亲,我们应当适可而止。”

“这一块儿金砖,便足以让那些银山里受苦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其他的,都该充公。”

瞧瞧,身在大朝国,便懂得“上缴国家”的至理名言了。

沈米娥冷笑一声,直接打断,“你目光短切,老身不同你计较。”

什么叫目光短浅,分明是婆母见钱眼开,何许青正要反驳,突然听到自家婆母又说道:

“除了银山里的百姓,这江南还有那么多受苦的百姓,你莫非不知道陛下给了他们多少赈灾银两?”

说的好听是赈灾,说的难听点,就是做做样子,三十万两赈灾银子只能管那些灾民一个月的伙食费,年轻力壮者,还能找份工作养家糊口,但那些孤儿寡母呢,没有了赈灾粮食,要让他们上街讨饭去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