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搞笑主母的宅斗日常 > 第300章 三皇子监国

搞笑主母的宅斗日常 第300章 三皇子监国

作者:长生仙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0:51:31 来源:小说旗

心里寻思着,若皇帝还是如从前那般模样对待三皇子?那她和皇后计划的这一出苦肉计,不就白演了!

其实这番苦肉计,是沈米娥一个半月前就策划好的。

不过事情,还要从三个月前说起,三个月前,皇帝下令封了三皇子庸王,并将封地选在了岭南,当时,沈米娥借着华娘娘寿辰一事,为三皇子争取了几年留京时间!

虽然暂时保住了他的安全,却无法保证他的将来还是要被赶在岭南的悲惨结局。

从那个时候,沈米娥就在想,如何能让皇帝改变心意?

要知道,皇帝对这个儿子还不如对自己身边的太监好,是巴不得三皇子早点死,若想让前者收回旨意,简直难如登天。

起初,她想同太子联合,毕竟按照小说剧情发展,太子最终是会当皇帝的,若她投靠太子,再加上何许青和老亲家两枚筹码,怎么也能为三皇子求一个安享晚年的逍遥王当!

可万万没想到,就在她去南疆的时候,二皇子居然对她动手了。

沈米娥也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让二皇子直接下线......

如今的太子已经同镇北王联姻,必定深受皇帝的忌惮,皇帝巴不得再抬出第二个荣王,同太子抗衡,而三皇子便是最佳人选,这是沈米娥的第一步棋!

前段时间,庸王府发帖求医治病,那医师只是说三皇子的病不好治,却未曾说过不能治!这是沈米娥回京为三皇子铺的第二步棋!

至于第三步棋,便是冬至宴上的行刺!

只有三皇子为陛下挡了致命的一刀,立下功劳后,才能让皇帝彻底放下戒备心,名正言顺的接受这个儿子,赐给他宠爱。

而事实,也正如沈米娥所预料的那般。

此刻,皇宫御书房内,皇帝正坐在桌案后,一脸沉思的垂着脑袋看着桌上的三个大字。

他琢磨了许久,都未曾琢磨出来到底用哪个好,便问向一旁护卫的玉国公,

“玉国公,你说这三个封字,哪个更适合睿儿???”

玉国公撇头看了眼,随后笑呵呵的将问题重新抛给了皇帝,“陛下,若庸王殿下知道陛下为他重新拟定封号,定会很开心,这三个字,哪一个都好,都是陛下日思夜想琢磨出来的。”

他这话说的也没错,这三个字,是皇帝舍下了修道时间,想了一晚上才拟出来的字,可见良苦用心,皇后娘娘知道此事后,一度惊讶的合不拢嘴。

皇帝皱起了眉头,责怪的白了眼玉国公,随后拿起了中间那张“雍”字。

“雍字甚好,雍天下之国,徙两周之疆,只可惜,睿儿不是太子,这个雍也同庸谐音,若用此字,只会让他回想起曾经的不快。”

随后,他又拿起左边的“端”字。

琢磨了半晌后又放下,“端,表示为人正直,虽与睿儿匹配,但不足以体现朕对他的爱护之意。”

两个字被弃用,那便只剩下了最后一个,“曙”字。

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最终在那“曙”字上划了红圈,“曙为破晓之光,喻已经在望的美好前景,希望睿儿日后,能同曙光一般,光明灿烂。”

玉国公默不作声的同皇帝一旁的太监投去了一个眼神。

太监心里会意,拿起托盘后,又小声疑惑道:

“陛下,这封号重定,那三皇子的领地是否也要重新选择?”

皇帝一愣,看了眼太监,后知后觉的叹道,“若不是你提醒,朕险些给忘了。”

“那逆子的领地似乎在江南,江南是个好地方,便作为睿儿的新领地吧。”

等到第二日,皇帝破天荒的上了早朝,更是破天荒的将已定皇子的封号重新修改,还将封地改为了江南,甚至当众下了旨,让曙王长留京城陪伴。

等事情传回永昌侯府的时候,沈米娥直接给听差了。

“鼠王???”陛下是想让三皇子去捉老鼠吗?

何许青无语的叹了口气,解释道:“母亲,曙光的曙,寓意极好。”大朝国的皇子虽有封地,但封号并不同“陈、吴、晋”等领地挂钩,只是找一些美好寓意的词,“忠、勇、恭、顺”等赐封为亲王。

沈米娥不屑地撇了撇嘴,冷笑一声,“什么意思?得陇望蜀的意思?依我看,就是陛下不信任睿儿,给个芝麻大的恩典,还要背地里敲打一番。”

何许青皱起了眉头,本想反驳,可话到嘴边却又不知道如何反驳。

她心中本觉着曙是光明的意思,但经过婆母这么一说,倒让她开始怀疑起来。

有这方面怀疑的,不仅仅是婆媳二人,还有位于深宫里的皇后娘娘。

此刻的皇后娘娘看着“曙”字,眉头皱的几乎能掐死一只苍蝇,若不是玉国公提前传来了消息,说明了陛下拟这个字的深意......

她到要怀疑,陛下是不是觉着自己儿子太贪婪,就像老鼠一样,所以才取了一个“曙”字。

倒是一旁的掌事嬷嬷,看着那“曙”字,激动地老泪纵横,管他哪个曙,总归不再是那个平庸的庸字,也不再是岭南那片苍蝇去了都飞不出来的地方。

正当主仆二人想说些背后蛐蛐人的坏话时,皇帝身旁的太监总管来了。

太监进来后,先是问了三皇子的病情,得知三皇子身体大好之后,才说明了皇帝的意思。

“恭喜娘娘,贺喜娘娘,陛下要三皇子去御书房,还叫来了王大学士,说是要亲自指点三皇子的功课呢!”

皇后神色一顿,毫不犹豫的看向掌事嬷嬷。

无他,只是因为......沈老夫人曾经说过,“若陛下叫三皇子参政,帮陛下批阅奏折......娘娘一定要安顿好三皇子,定要在陛下面前藏拙,但也不可表现的过于愚笨。”简单来说便是,可以聪明,但绝对不能聪明过自己的爹。

主仆二人心中有些惊讶,没想到,还真让老夫人给说对了。

嬷嬷当下给那公公塞了一个喝茶红包,皇后则是去里屋安顿孩子,将沈老夫人说过的话,一丝不漏的传达给睿儿,除了藏拙之外,更不能多嘴,一定要顺着皇帝的意思说话。

比如说,皇帝问睿儿,对于修炼吃丹一事有什么看法,那睿儿绝对不能义正言辞的说这样是不对的,一定要拐弯抹角的说......

一个时辰后,皇帝看着睿儿交上了的答卷,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些年,你浑浑噩噩落下了不少功课,能做到这样也算不错,万不能急于求成,慢慢来吧!”

睿儿乖巧的点了点头,“是孩儿太过愚笨,多谢父皇不弃!”

皇帝给三皇子出的考题是一道政治时论,而三皇子听从自家老母的吩咐,不敢太过于表现自我,直接将十分的答案用学霸技能改成了三分。

而一旁的王大学士看着答案直接陷入了沉思,久久不能回神,在荣王还没死的时候,沈老夫人将三皇子托付给了他,要求他在私塾里给三皇子开小灶,将全身本事倾囊相授!

三皇子虽然得了癔症,但在学识这方面却从没有落下过,所写所悟,哪里是一个十二岁小儿的水平,那水平分明都能和青青媲美了......

可今日这份试卷......怎么像个六岁孩子写出来的?王大学士不由得倒抽了口凉气。

皇帝注意到了老师的模样,皱眉问道:“大学士,可有不妥之处???”

王大学士收回心思,摇了摇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般解释了一句,

“没有,只是觉着陛下爱子情深,给三皇子打出了高分。”

皇帝摸着胡子,不置可否的一笑,但这一笑过后,他突然转移了话题,看着三皇子的眼睛,直接问道:“睿儿,近来有不少臣子上奏,说父皇沉迷于修炼之道,荒废朝政,弃大朝国于不顾......”

送命题终于来了,王大学士和睿儿的心在此刻瞬间收紧。

只听皇帝又问道,“睿儿,你觉着,父皇是否做错了???”

睿儿皱起眉头,低下头琢磨了片刻,脑海中想起母后的话,具体来说,是沈老夫人教他说的话。

他紧张的咽了咽口水,抬起头看着皇帝,装作害怕的模样,小声问道:

“父皇,儿臣不敢欺骗父皇,但是说出来怕父皇不高兴。”

皇帝长叹了口气,似乎已经猜到三皇子会说什么,八成会同几位大学士一样,说什么修道不利于国,不利于民,劝他不要沉迷......

念及至此,皇帝的眼底闪过一丝不悦,但他还是笑着应允了句,“放心,父皇不会生气,你怎么想就怎么说便是。”话虽然不好听,但只要孩子听话就行。

他不需要聪明、贤能,能堪当重任的儿子,他需要的只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儿子!

睿儿轻轻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和理解,然后直言不讳地说道:“父皇虽然沉迷于修炼之道,终日不上朝,引得百官颇有怨言,但儿臣却觉着,这是人之常情……”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在阐述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

王大学士:“???”啊?人之什么长情?这孩子怎么了?怎么跟那沈老婆子似的,张口编瞎话?

皇帝神色一动来了兴趣,“哦?”他急忙追问,“皇儿为什么说是人之常情?”

睿儿解释,“父皇虽是天子,但天子也是人,只要是人便会有七情六欲......大臣们只知道父皇沉迷于修炼,却不知道父皇自幼年登基,勤政爱民,为大朝国辛苦操劳了五十多年,一天都不曾懈怠过......”

“如今在父皇的治理下,大朝国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再加上太子兄长和诸位老臣在,父皇为何不可以抽出一部分时间修道?”

“修道无非修的是长生,是寿命。”

三皇子说到此处,“扑通!”一声跪下,“只恨儿臣没有xx那本事,不能替父皇出海寻找仙药,如今只盼父皇能够修炼得道,能够千秋万岁,能够永远庇佑儿臣!”

睿儿一言,简直是说到了皇帝的心坎上,后者一拍桌子,激动地老脸通红,直接大喝了三声,“好!好!好!”

“果然是朕的嫡子,能够明白朕的心意。”

三皇子说得对,他勤政爱民,臣子们看不到,但他稍微松懈一丝,臣子们便抓住不放,仿佛他是什么十恶不赦的罪人般,想要寻长生,有错吗?

常言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这些臣子不体贴他就罢了,竟然还集体上奏逼他做出个决定。

呵呵,修道他是不可能放弃的,但让太子监国也绝不可能,倒是他的睿儿......可谓是孝心赤诚!

念及至此,皇帝站起身来,直接拉着睿儿走到了桌案后,更是在王大学士的眼皮子底下,直接将睿儿抱上了龙椅。

睿儿心头一惊,小脸当下就被吓成了青白色,身体更是开始发抖。

“父皇,儿臣,儿臣不能......”

话音未落,皇帝直接一个巴掌落在了睿儿的肩头上,稳住了儿子的身体!

“有什么不能,朕说可以便可以。”

“从今日起,朕赐吾儿监国重任,命王大学士、玉国公二人从旁辅佐,处理大朝国政务。”

王大学士:“......”

“老臣领旨!!!”

睿儿还在发呆,显然被此事给震的回不过神来,让一个十二岁的小儿监国,即便这个小儿是自己,但他也觉着,父皇在胡闹。

皇帝并未在意,长长的松了口气,“睿儿,父皇要去修道了,若有做不了主的国家大事,再来找父皇吧!”说罢后,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御书房。

半炷香的时间过去,直到玉国公奉命来到御书房后,睿儿和王大学士二人才回过神来。

睿儿抬起头,看着桌案上满满当当的五摞奏折,又看了眼王大学士和玉国公,迟疑片刻,开口问道:“玉国公,大学士,我知道这不合规矩......”

两人对视一眼,“殿下,什么不合规矩???”

“呃,左右父皇去修道,暂且顾不上这边的事儿,趁此机会,我能否将沈老夫人请过来?”

玉国公、大学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