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上门女婿是个大人物 > 第37章 村里大事

上门女婿是个大人物 第37章 村里大事

作者:萧君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1:01:29 来源:小说旗

三个长辈愣是没说过一个刚成年的姑娘。

唐奶奶回去气的不行,把唐昭月的话在家里说了一遍,袁氏听了也是无语,跟他们女儿有什么关系,动容的是躲在角落里的小姑娘。

家里人所有目光都聚集在角落里唯唯诺诺的姑娘身上。

年纪不小了,比唐昭乐也才小三岁,可看着像个十来岁的,个子不高,面黄肌瘦,好似比镇上的叫花子还瘦,衣服也不好,破了连补丁都没有,唐奶奶想到唐昭乐说她尖酸刻薄,气,这孩子这个模样,刻薄的哪里是她,对着大媳妇道:“你看你干的好事,明明刻薄的是你,却是叫我担了刻薄之名。”

袁氏顿时哑口,是谁每天在骂赔钱货,是谁每天叫孩子少吃点,忙应下道:“是儿媳不对,这就改。”

一天时间,大伯和二伯家的女孩都吃上了糙米饭。

便是这一点好,小姑娘吃饭忍不住落泪,家里人头一遭对她好。

瞧着着实可怜,唐奶奶想骂,哭就别吃,想到什么又闭了嘴。

唐昭乐在家头一遭吃赵瑾砚做的饭菜,那野鸡,外面看着挺香,跟她烧的样子差不多,只不过一口下去骨头带血,唐昭乐默默的吐出来,放碗里没动,给赵瑾砚一定面子,红烧没熟透,只有做的白菜堪堪可吃。

一顿饭,肉没动,赵瑾砚也嫌弃自己烧的菜,没吃舒服,也知道小姑娘给他面子,只不过这点面子不如不给,道:“我不是下厨的料。”他不想下厨了,叫人笑话。

唐昭乐点头道:“会越来越好的嘛,别灰心,不是特殊情况,都我来做饭,嗯~~”

哼,一张小嘴,就知道哄着人,他才不上当。

饭后,隔壁张玉梅来传话,说是晚上村上的男人都去祠堂说话。

唐昭乐问是什么事,张玉梅也不知道,她只帮着传话。

每次去村里,就是集体的大事,这是要做什么。

祠堂也就这几年才有,以前这个村哪里配有祠堂。

晚饭后,唐昭乐便带着赵瑾砚去村里的祠堂。

这时候已有三三两两的人聚在一起说话,村长还没来,只有刘五叔先来了。

唐昭乐将人带到就要往回走,被刘卫成叫住,“阿乐,你也留下。”

唐昭乐问:“五叔,是什么事?”

刘卫成道:“等人到齐了一道说。”

“哦。”

唐昭乐带着赵瑾砚去找板凳,村里的事应该跟他们没关系,唐昭乐带着人坐到最后。

不止唐昭乐一个女子,村里的妇女也有一道来的,都想听听村长要说什么。

祠堂里的人越来越多,渐渐人到齐了,唐昭乐的大伯和二伯也来了,没挨着唐昭乐坐。

蜡烛点起,昏暗的灯光将整个祠堂照的通红,村长拄着拐杖步履蹒跚走来。

渐渐的说话声越来越少,开始等着村长发话。

刘卫成扶着自己的爹坐下。

村长看了看在坐的人,目光停留在最后那对年轻人的位置,随后转眸,看向已经坐好的众人。

村长老沉的声音开口道:“大家还记得做佃农的日子吧。”

说起佃农,那真是段苦的不能再苦的日子,有人道:“村长,您有事说事,我们听着。”

“就是,我都不想去想那段做牛做马的日子。”

“就是。”

陆陆续续有着嘈杂声。

村长摆手示意大家安静,老沉的声音又继续道:“昨日的官差搜查大家还记得吧,不是做官的,就是差爷下乡,我们也得点头哈腰,供着,别人想搜就搜,咱们也是没得办法的事,好在这次规矩,大家没少钱财,以后呢。说到底,咱们村就没有个出息的来庇护我们村。

我想过了,想要村里的孩子出息,读书定是不能少,但凡走出一个出息的,也是咱们村的底气。”

有人道:“村里没人教书了可怎么办?”

“就是,请先生得花不少银子呢。”

村长点头道:“我打听过了,读书人有功名的一月二两,不算各家孩子的束修礼。”

“啊?这银子谁出?”

村长道:“你们想让孩子读书的,大家一起出。”

都是老百姓,来钱的本事本就不多,加之大家穷怕了,有点钱存下来也不容易,读书要花钱,加之束修要大肉,小肉不显诚意,那么算起来钱就不少,当即有人反对,道:“要每月出钱,我们不学了。”

有一人不愿意,便有人跟风道:“我家识得几个字够了,他也不是读书的料。”

“我家就是种田的料,不读书,也够过活的。”

“......”

叽叽喳喳的又开始吵吵起来。

其间,大家都开始怀念唐秀才也说起唐秀才。

唐秀才是村里人,束修从来只收一点 ,钱收的也不多,多好的人就这么快走了。

村长见大家讨论差不多,摆手,示意安静,等安静之后又道:“刚才大家说起唐秀才,这里我还有第二个办法。”他看着坐最后俊郎的男子道:“阿砚。”

唐昭乐推了推赵瑾砚,小声道:“站起来。”

赵瑾砚无奈站起来。

村长招手,道:“走上来。”

赵瑾砚迈步,气定神闲的走到村长面前站定。

村长道:“你读过什么书?”

赵瑾砚淡淡道:“四书五经,经史子集。”

村长点头对着大伙道:“大家看,程砚如何?”

有人怀疑,道:“村长,他虽读过书,可是没有功名,到底行不行?”

“对啊,要是不行,那不是白忙活。”

村长点头,道:“我也替大家想过了,阿砚新来,以前也没教过,给他试试,要是行,我们也不用去外村寻人。”

有人又反对道:“村长,我家愿意请有功名的,钱我愿意凑。”

“对,我们也愿意凑,什么都没有孩子读书重要。”

这就有两种声音了,怎么弄都有人反对。

有人道:“我倒是想叫阿砚教,他会打猎,要是能教打猎,我们就多出几个钱儿。”

刘卫成道:“这在说读书的事。”

那人道:“唐秀才教书的时候,也教射箭过,只不过,唐秀才身子不好,这不是他拿手的。”

说起打猎,又开始热闹起来,谁家不想多肉打牙祭,邻村的猎户,也是他们村条件最好的。且这几日,阿乐家日日有肉香,这在村里就没人比的上。

越说越热闹,说话声止都止不住。

唐昭乐就知道,就她们一家打猎,特立独行,定然要招羡慕的。

刘卫成大声喊:“安静。”

这才慢慢安静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