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上门女婿是个大人物 > 第57章 教的很好

上门女婿是个大人物 第57章 教的很好

作者:萧君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1:01:29 来源:小说旗

看热闹的长辈小声道:“这有何难,我也会。”

唐昭乐道:“没人教不一定会。”

这话就提醒他们了,以往可是一开始就读“人之初,性本善……”可不是如此教法。

赵瑾砚道:“两个字不难,很简单,今日,我们要知晓的重点在后面,用春组四个字。就用刚才你们自己组的词,就比如,春雷滚滚。将你们刚才的词给接上,连续通顺就成。”

这就把所有孩子难住了,自己组四字啊。

就是在外的长辈也觉得难了许多,自家的孩子成不成啊。

刘仁青起身道:“春色满园。”

赵瑾砚给了一个肯定,道:“不错。”

唐昭勇道:“春风吹来。”

赵瑾砚点头道:“可。”

这么一看好像又不是很难,有孩子想到就接着站起来道:“春草青青。”

“不错。”

“春天来了。”

“春雨下了。”

“春节到了。”

“春芽出土。”

“......”

这么一教,好像都不难。

有人怀疑,这个教法,能不能行啊。

赵瑾砚道:“好,记住自己说的,我们再加一字成五字言,领略精髓可成诗句。我来示范,春雷滚滚前,凉风徐徐后。然,今日我们先懂五句言,以后有能力的就做七句言。”

众人听懂了,这是在循序渐进,在教孩子做诗了。

赵瑾砚道:“谁来将刚才自己的四字,加一字,成五句言。”

还是刘仁青道:“春色开满园。”

赵瑾砚点头,道:“很好,听闻你是这最年长的,学的也最多,可能接下一句。”

刘仁青想一下道:“春色开满园,结伴去探春。”

“好。”村长在窗口叫了声好,他不知道自己儿子能做诗了,只觉得好。

赵瑾砚点头,道:“尚有悟性。”

“可还有人能做出上下工整的五句言,若是不能,便加一字,成五言亦可。”

这么一听好像作诗不是难事,个个都感觉很简单一般。

这些村民也不是没听过唐秀才讲课,只觉如靡靡之音,有道理,而今日听的堂课,只觉读书也不是很难的事儿。

唐昭勇好强,五字还是能做出来的,成诗就难了,道:“春风吹来了。”

赵瑾砚点头,道:“可能想出下一句?”

唐昭勇弱弱道:“鸟儿飞来了。”

众人笑,这也太简单了。没有刘仁青的好,众人只觉是个孩童就能写。

唐昭勇自己也觉得不好,有些失落。

赵瑾砚却是道:“还算顺口,也算工整,若是再有几分学识,未必不能长进作诗。”

如此一说,唐昭勇失落的神情没了,来劲道:“是,姐夫。”

赵瑾砚拧眉,沉声道:“课上叫先生。”

唐昭勇忙道:“是先生。”

赵瑾砚继而对着别的孩子问话。

......

一堂课下来,竟意犹未尽,听课的长辈,都觉得自己孩子是可造之材。

赵瑾砚今日第一天也只准备了一节课,走时说道:“接下来,我在多久,便教常用字,以后即便换新的先生,你们也不会白学今日所学。”

“是。”

“课业便是写春,明日上交,未把春字写好站着听讲。”

众人在心里呐喊“啊?~~”

一开始还以为新来的先生好说话,刚有好感,最后的课业叫他们只觉程先生比唐先生还严厉,唐先生从未叫站着听讲的时候。

赵瑾砚走出教室,唐昭乐走进教室道:“老样子,家中没纸的,就写在芭蕉叶上。”

赵瑾砚拧眉,怎还有芭蕉叶的。

唐昭乐把春字的笔画顺序在课堂上讲一遍,之后把赵瑾砚写的春字留在教室,便走了。

出了教室,唐昭乐找赵瑾砚,没见着人,远远看去人已经在回家的路上,忙追上前去。

今日第一天上课,赵瑾砚是一起教,没有分开教课,下学早,一课就没了。

唐昭乐气喘吁吁追上之后,对着赵瑾砚道:“你慢些,我们俩聊聊。”

赵瑾砚脚步没停,道:“你想说什么?”

唐昭乐弯唇道:“你教的不错,大家都说你的好。”

“嘁,我要他们说好。”他是真不屑,只能说打发时间。

唐昭乐只觉赵瑾砚在傲娇,像只傲娇的狐狸,道:“别走快了,村长跟着我们来了。”

赵瑾砚止住脚步,朝后面看一眼,便就站定,等着拄拐杖的老人家。

唐昭乐道:“村长想是有话跟你说,我便先回去做饭。”

赵瑾砚点头,唐昭乐便先离开了。

待人走近些,赵瑾砚上前迎了几步,村长道:“阿砚阿,今日教的很不错。”

赵瑾砚淡淡点头,道:“村长可是有话说?”

村长道:“我从不知我这孙儿能作诗了,只不过,日学一字,是否少了些。”

赵瑾砚道:“不瞒村长,家中有难处,昨日阿乐还被欺负哭了,我得在家有所作为,下午便去后山狩猎捡柴,实不好让妻子在家里挨饿。”

村长皱眉,刚还客气说着话,这会儿也开始冷了眉眼,那唐婆子就是个惹事精,不消停的,问:“阿乐受什么委屈了?”

赵瑾砚道:“我没见着,只知晓家里好吃食都拿出去了,如此阿乐还是哭着回来。”

唉,这就难怪了,如此赵瑾砚哪里好一心教书,道:“我懂了。”

赵瑾砚点头道:“村长回吧,我也回了。”

村长点头,愁心事起,他不是不知道大户人家是怎么对待读书人的,自然是叫人无后顾之忧。

而今,村里的情况,既然大家都认可程砚,还得把束修的事给提上议程。

走回去,村里人还没散,那些孩子在教室学春字。

村长找了几个长辈说话,也说了赵瑾砚的情况,人家也要养家糊口的,要是确认让阿砚教的,就把束修补上,毕竟人家也要养家糊口。

众人闻言有人,唠叨:“这还没试好成不成呢。”

村长道:“阿砚也是要养家的人,下午他得去狩猎,唉,有些事你们也知道,阿乐是个好欺负的,有点好吃食唐婆子就惦记,他这也是没办法,你们想叫他没后顾之忧好好教书,就别为难他们小两口。”

有些事确实大家都知道,这会儿为了孩子多学课,不得不跟家里人去商量。

村长说过话,长辈接了孩子就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