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 > 第297章 移藩事定,朱元璋禅位

“福王,废话就别说了,陛下有什么条件,一并说出了吧。”

一众藩王强忍着打死福王的**说道。

“好说,诸位王叔、王兄,陛下的意思,本王就跟你们说道说道。”

“所有的藩王,必须移藩,大明国土之内,不留一位。”

“连陛下的子嗣也是这般,除了太子这一脉,其他皇子成年后全部派往海外就藩。”

“那我们现在的封地怎么办?”

有一位藩王说出了其他人的心声。

他们又不傻,如果移藩海外,那自己现在的封地肯定就会被朝廷收回去了。

“王兄莫急,本王还有话没说完。”

福王朱常洵冲说话的藩王笑了一下。

“陛下允许我等在海外挑选土地成立藩国,藩国内一应事务,皆由我等藩王一言决之。”

“嘶”

在座的藩王们听到福王朱常洵的这句话后全部倒吸了一口冷气。

“福王,你的意思是,咱们如果去海外建国,那…那封国内的事物,朝廷都不插手???”

肃王朱识鋐开口问道。

“不错,陛下确实是这个意思。”福王朱常洵点头称道。

“可海外不都是些未开化之地么,鸟不拉屎的地儿,咱们过去难道喝西北风去啊。”

蜀王朱至澎抱怨道。

“蜀王此言差矣,这海外也是有不少土地肥沃,物资丰富的地方的,不然当年太宗文皇帝时期,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怎么带回这么多金银珠宝和一应西洋特产呢。”

鲁王朱寿鋐的封地在山东沿海地带,时常有西洋人坐船来到他的封地境内与大明的子民进行贸易往来。

其中他也见过不少的金发碧眼的异族女子,不得不说,那些女子与大明境内的女子,风味颇有不同啊。

“鲁王说的对,本王也曾见过那些西洋传教士带来的精巧物件,有些东西确实是大明所没有的。”

瑞王朱常浩接着说道。

“可我等乃太祖高皇帝陛下的血脉,怎可背井离乡,去外海外,以后说不得都回不来了。”

庆王朱淖漼有些担忧的说道。

“呵呵,诸位王叔、王兄,咱们虽说贵为王爷之尊,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可是说到底,咱们只是一群被朝廷圈养的种猪罢了。”

福王朱常洵听到一众藩王的抱怨,也不着急,这些话他也曾跟朱由检说过。

“哼,福王说话也未免太过庸俗了。”

一众藩王听到福王朱常洵的自比,脸上都不太好看。

虽然这是事实,可是你也别拿出来当着大家伙儿的面打脸啊,怎么,他们不要面子的啊。

“咳咳,诸位,难道你们就不想过上那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国中所有事务,于你一人决断,坐北朝南,临朝称制的生活?”

福王朱常洵说到这里,语音极具诱惑力。

他自己就是藩王,而且还是神宗最为宠爱,差点就能当上皇帝的那种,他心里清楚,这些藩王们没有一个能抵抗得了这种诱惑的。

“咕噜”

酒席上,忽然响起了一阵吞口水的声音。

“你们怎么想的,本王不管,反正本王干了。”

“福王,你说说吧,这想要去海外开国,还有什么条件?”

蜀王朱至澎忽然满脸通红的喊道。

“好说好说,蜀王才是明白人儿啊。”

福王朱常洵看到蜀王朱至澎的样子,心里乐开了花,朱由检可是跟他说了,他促成移藩海外的藩王越多,朝廷帮他出兵攻打石塘屿,助他建国的时间就越提前。

那么多藩王都等着移藩海外呢,总不能因为你是皇帝的亲叔叔,就优先出兵帮你吧,谁还跟皇帝没几分关系呢这是。

而且你都已经优先挑选海外封地了,这优先建国的权利,总不能让你一个人占了吧。

福王朱常洵很清楚其中的弯弯道道,所以这才卖力的劝说着诸位藩王。

“福王,可我等藩国内,兵力不够啊,就算移藩海外,那也打不下来啊。”

肃王朱识鋐也心动了,可是他想的更多。

其他有些意动的藩王们,包括蜀王在内,全都抬头看向福王朱常洵。

这话说的没错,他们藩王虽然有自己的卫队,可是那点人也打不过去啊。

“放心,此事,朝廷由朝廷出兵,帮我等将地盘打下来,供我等建国之用,而且封地的百姓们,咱们也能带到新藩国中,当然,这个要百姓们自愿,不得强迫,不然陛下会过问的。”

“第二嘛,这新藩国,每年需要给朝廷缴纳一笔税银,不多,国内税收,二十税一,这点,必须要交,不然朝廷就会派兵来取。”

一众藩王听到福王朱常洵的话后暗自点头,二十税一不多。

“这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陛下说过了,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后代能够永远贤明,若是有朝一日,大明面临亡国之危,那我们这些海外的藩王们便可带兵回来,重整山河,复我大明。”

“福王此话当真?”

一众藩王听到这里呼吸都急促了。

这话意味着了什么,这表示他们的后代子孙有朝一日也能回到中土,做那天下之主。

是的,虽然心中已经接受了去海外建国,可若是能留在中原大地,做天下共主,岂不快哉!

咳咳,当然,这些藩王们不是希望大明亡国,只是想想,想想罢了。

“对了,诸位王叔王兄们,藩国内,你们若是纳妾什么的,本王不管,也管不了,但是,藩国继承人那一脉,必须是我汉人血脉,王后也必须是汉家女子,若是被朝廷知道了,藩国的继任者的血脉内有其他族,那么藩国就会取消,而其他藩国也可共讨之。”

福王朱常洵面容严肃的说道。

这让一众藩王心中一凛,连忙口称不会如此做的。

“话,本王都带到了,诸位若是有意,可上奏陛下,移藩海外一事,本王这里已经告知了诸位,那么,本王告辞了。”

福王朱常洵已经把朱由检交待的话传达给了诸位藩王。

后面的事情便交给朱由检解决了,反正看刚刚几位藩王的意思,他估摸着应该有一半人愿意去海外建国。

嘿嘿,本王的藩国稳了。

不提这边福王朱常洵开心的离去,朱由检那边却忽然接收到了龙纹玉佩的传讯信息。

是由洪武朝朱元璋亲自发出来的。

消息只有一个。

不日,朱元璋即将禅位给皇太子朱标,凡是大明朝的皇帝,全部都得过来观礼,拜见朱标老祖。

洪武朝,皇宫内。

朝钟声忽然响彻整座京城。

一声又一声。

接连敲了九下后,然后重重的敲响了最后一下。

一众文武百官听到朝钟的声响次数有些懵。

九为数之极,连朱标定为太子位的时候,钟声也才响九下。

如今却敲响了第十下,宫内难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成。

想到这里,所有的文武百官换好朝服后便加快脚步往皇宫的方向赶去。

刘伯温等人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听到朝钟的声音,也都急忙赶去皇宫。

半个时辰后,奉天殿内已经密密麻麻站满了官员们。

文官们的领头羊,赫然是已然入阁的刘伯温。

武将则是由徐达站在最前方。

文武百官泾渭分明,站在各自的位置上沉默不语。

双方之间一点交流的意思都没有。

上方,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面前站着的是穿着太子袍服的朱标。

朱标看着下方站满的文武百官倒没有什么感觉。

因为之前朱元璋不在的时候,他就是是坐在龙椅下方的座位上看着下方群臣。

他只是奇怪今日朱元璋朝钟的声响次数为何是十下。

当初自己从吴王世子变成太子的时候,朝钟也才敲了九下罢了。

“百官叩拜。”

一旁的小太监忽然高声唱喏道。

“吾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殿内群臣朝着上方的朱元璋和朱标行礼道。

“众爱卿,免礼,平身吧。”

上方,龙椅上的朱元璋抬手虚扶道。

“谢陛下。”

“咱今日朝会,不谈其他的,只有一件事。”

朱元璋看着下方文武百官们,面容肃穆道。

下方的官员们听到朱元璋的话都在猜测朱元璋想要做什么。

而太子朱标虽然心有疑惑,但是却没有说什么。

“传旨吧。”

朱元璋伸手示意一旁的老太监可以开始了。

“奴婢遵旨。”

一旁一位头发有些花白的老太监躬身应道。

然后老太监站起身来,走到了台前,从袖中取出一份圣旨,摊开后直接念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嫡长子,太子朱标,聪慧过人,勤政爱民,自监国以来,吏治清明,朕心甚悦。”

“朕自微末起兵,驱逐鞑虏,还我汉人山河,建立大明,御极至今已有十六载,然朕已至知天命之年,精力渐竭,深恐不能理万机,今得自然万物之理,其奚哀念之有?”

“皇太子朱标,宽厚仁德,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以勤民政。朕今日便仿尧舜禹汤之旧制,选定贤能之朱标,付托神器。”

“自即日起,朕以天下神器传于皇太子朱标,即皇帝位,是为皇帝,改元永兴。”

“开平王之女常氏,入东宫后,贤良淑德,操持有方,今册封其为皇后。”

“皇太孙朱雄英,天资聪慧,今册封为皇太子。”

“钦此。”

诏书念罢,老太监恭敬的将圣旨合上,双手捧起,来到永兴皇帝朱标面前,递到他的手上。

永兴皇帝朱标在最初的迷茫与震惊过后,回过神来,接过圣旨,朝着朱元璋恭敬叩拜。

“儿臣,朱标,领旨谢恩。”

“标儿,快起来,呵呵呵,以后你就是咱大明朝的第二任皇帝了,咱们不搞三请三辞那玩意,你安心的做皇帝便是,天塌了,咱给你撑着。”

朱元璋笑呵呵的看着面前的好大儿。

“是,父皇。”

朱标缓缓站了起来。

朱元璋轻叩了一下龙椅,随后便有几名小太监捧着早已制好的天子冕服来到朱标身前,伺候着他换上。

很快,头戴帝王冕,身着帝王服的朱标便出现在大殿内。

“啧啧,真不错,咱的标儿穿这身就是好看,来,转过来给咱瞧瞧看合不合身。”

朱元璋乐呵呵的说道。

朱标无奈,只得顺从的转了一圈。

“嗯,不错,这可是你母后亲手缝制的,咱都没这个待遇呢。”

朱元璋咂吧了一下嘴巴,有些吃醋。

“父皇。”

朱标看着自己老父亲这样子轻笑道。都多大人了,还跟小孩似的。

“哈哈哈,不说这个,不说这个,今儿是咱标儿登基的好日子。”

“你们还愣着作甚,还不拜见新君。”

朱元璋转头看着下方仍处于懵逼状态的文武百官,不悦道。

“臣等拜见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拜见永兴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卿家,平身。”

朱标淡然开口说道。

“谢陛下。”

“标儿,东宫的东西咱已经让人将它们搬到乾清宫了,以后你就住在乾清宫,咱在和你母后去太皇殿去了。”

朱元璋跟朱标说道,随后又转头看着下方群臣。

“从今日起,朝中一应大小事务皆由永兴皇帝处理,朕与太后准备颐养天年,有事无事都别来烦朕了。”

下方一众文武听到朱元璋的话后,全都暗自翻了个白眼。

陛下,我看您就是想偷懒吧。

但是还是齐齐躬身一拜。

“臣等,遵太上皇旨意。”

“标儿,一会儿散朝了来趟乾清宫,咱在那等你。”

说罢,朱元璋便大步往殿外走去。

奉天殿内,永兴皇帝朱标带着一应文武百官跟在其身后。

“行了,都回去吧,咱先走了。”

朱元璋已经走到了奉天殿门口,看着身后仍然跟着的好大儿朱标和一众官员开口道。

“儿臣,恭送父皇。”

“臣等,恭送太上皇。”

说罢,朱元璋便走上了太上皇的龙辇,往后宫方向去了。

而奉天殿内,永兴皇帝朱标和一众文武官员,看着朱元璋的龙辇消失在视线后,也转身回到了大殿内。

永兴皇帝朱标一步一步的走到了高台,转身坐在了龙椅上。

属于他的时代,来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