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 > 第76章 商议

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 第76章 商议

作者:圆圆滚滚土豆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10:30 来源:小说旗

“此事,右丞相怎么看?”龙椅上的朱元璋看着下方跪倒一片的官员们,面无表情,看着下方站着的胡惟庸问道。

“臣以为太子殿下奏折中的内阁制度,堪称完美,极大的提高了吾等处理政务的效率,臣愚钝,不敢与太子殿下相比。”胡惟庸听到朱元璋点了他的名字,站了出来,躬身说道,话里话外都是恭维太子朱标的天才构思,但对朱元璋的问题,回答的模棱两可,没有说同意也没有说不同意。

“老狐狸。”朱元璋和朱标心中想道。

“此事既然今日商议不出结果,那就下次朝会接着议,今日,退朝。”朱元璋直接起身从龙椅上离开,朱标也跟着走了出去。

“臣等恭送陛下。”一众文武百官只能跪地恭送朱元璋和朱标。

皇帝都走了,一众官员也都陆续离开了奉天殿。

“徐叔啊,上位今日说的内阁制度,您有什么看法没有?”曹国公李文忠正拉着魏国公徐达说着什么,后面跟着的则是大都督府同知沐英和大都督府佥事蓝玉。

“文忠啊,今日朝堂上,你可以知我为何要拉着你,不让你出来。”徐达摸了摸胡子冲一旁的李文忠说道。

“我也正想问一下徐叔,上位突然说征讨倭国,此事我觉得不妥啊,要知道曾经暴元派兵远赴海洋,结果海上突发暴风雨,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上位如今突然改变主意,征伐倭国,我等应该劝解他啊。”李文忠开口说道。

“文忠啊,上位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只管听从命令就行了,其他的咱们不用管。”徐达似乎知道些内情,跟李文忠好言相道。

“徐叔,你是不是知道一些情况啊,要知道你以前可是也支持上位将倭国列为不征之国的,那个破岛,离咱们大明又远,大军出征,费力不讨好的,咱打他干啥。”李文忠看着徐达的样子追问道。

“不要多问,一切听从上位的安排便是,上位命我等征战士兵,训练海战,此事还得你我多多费心啊。”徐达一脸神秘的说道。

听到徐达这样说,李文忠只得按捺住内心的好奇。

“沐老弟啊,要不咱们换一换?我去打建州女真,你去倭国怎么样?”后面的蓝玉右手搭在了沐英的肩膀上,笑着说道。

“出征何处,乃是陛下钦定,吾等岂可私下更改,此事万万不行。”沐英瞥了一眼凑过来的蓝玉,直接拒绝了他。

“嘿,不是俺老蓝说你,你这人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变通,陛下是不准咱们擅自决定,可是你跟陛下说说不就行了。”蓝玉看着一脸认真的沐英也感到头痛不已。

“你也知道,俺更喜欢在陆地上战斗,这大海上毛都没一根,想吃点什么还得往海里打鱼,俺老蓝受不住啊。”说到这里,蓝玉这个五大三粗的糙汉子还摆出一副委屈的样子,让自认见惯了各种场面的沐英都恶寒不已。

“此事无需多言,一切由陛下决定。”沐英有些受不了蓝玉这个样子,再次拒绝蓝玉后,将蓝玉的手从肩膀上推开,然后龙行虎步的离开了。

“啧”蓝玉自讨了个没趣,悻悻然的追上了前方徐达和李文忠两人的脚步,一起离开。

而另一边,胡惟庸一个人快速的在宫道上行走着,后方不远处,涂节和陈宁不断的追赶着胡为庸。

“胡相,胡相,等等下官啊。”御史中丞涂节挺着大肚子,满头大汗的追赶着前方的胡为庸。

另一边身材清瘦的御史大夫陈宁也小跑着追了过来。

两人一左一右的走在胡惟庸身后,落后了一个身段,丝毫不敢僭越,走在胡惟庸前头。

“胡相,今日朝会上,陛下所说的内阁,您怎么看?”御史中丞涂节小心翼翼的看着身前的胡为庸。

“怎么看,这还用问嘛,陛下这是对胡相不满了啊。”一旁的御史大夫陈宁接着说道。

“哼,陛下这是对本相不满了啊。”胡惟庸想到朱标这个奏折中说的内阁,只有建议权,最终的决策权在皇帝手中,这不就是在说他胡惟庸越俎代庖么。

“义父,慎言啊。”御史中丞涂节听到胡为庸如此大胆的话后吓得急忙看向四周,在发现周围人都离得比较远的时候,这才松了一口气。

御史中丞涂节为了巴结胡惟庸,认了胡惟庸为义父,而御史大夫陈宁则是胡惟庸的得意门生,两人平日里也充当胡惟庸的传声筒,胡惟庸通过这两人来控制依附他的官员们。

“一会儿出了宫门,你们都去本相府上,本相有事与你们商议。”胡威庸丢下这么一句话后便加快脚步离开了这里,对后面涂节和陈宁的呼喊充耳不闻。

“陈兄,走吧。”涂节看着胡惟庸到背影叹了口气道。

“嗯。”陈宁点了点头,跟着涂节一起宫门处走去。

胡惟庸一路走出宫门,自家的马车早已在宫门外候着,看到胡惟庸出来后,车夫急忙将马车赶到胡惟庸身前。

“老爷,您慢点。”车夫从马车上下来,小心的搀扶着胡惟庸,待胡威庸走进马车后,车夫坐在架子上,马鞭用力的抽在了马臀处,马儿吃痛,直接跑动了起来。

“驾”

“踏踏”

“踏踏”

“让开,都给老子让开,撞死了可别说老子没提醒你们。”车夫驾驶着马车骂道,豪华的马车在街道上快速的跑动起来,路上的行人看到急行的马车纷纷往道路旁边躲避。

这么豪华的马车一看就知道是达官贵人府上的,冲撞了贵人,这些百姓害怕丢掉性命还连累了家人。

而坐在马车内部的胡惟庸则是在闭目陈思,他在想着早朝中朱元璋让朱标提出内阁这一制度的用意。

胡惟庸自认,如果让他来,是绝计想不出这样的制度的,既保留了一部分丞相的职责,又完美的将丞相的权力收归到了皇帝身上。

“哎,也不知太子今日提出内阁制度是何用意啊,难道真的是对本相不满了么?”

胡惟庸在马车中思考着朱元璋和朱标的用意,他自认虽然嚣张跋扈了一点,贪赃枉法了一点,结党营私了一点,打击报复了淮西武将了一点,可他自认是个好官啊。

他推行了‘三农’政策,改进了百姓的生活,促进了大明农业的发展。推行了科举制,让更多的士子获得了出仕的机会,总不能因为自己做了‘亿’点点坏事,就否定自己做的好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