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从种田开始:一统之路 > 第141章 历史的轮回

从种田开始:一统之路 第141章 历史的轮回

作者:平平无奇初阳君8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11:55 来源:小说旗

这震耳欲聋的呼喊声,如同滚滚雷鸣,震撼了整个凉州。

军旗猎猎作响,随风飘扬,战马昂首嘶鸣,它们感受到了战士们内心的澎湃激情。

一股磅礴的气势冲天而起,仿佛连天地都为之变色。

……………

元五年,六月末,历史的车轮缓缓转动。

凉州叛军的崛起如同一道裂痕,划破了帝国最后的宁静。

在这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凉州军从丝绸之路的东段北上,一路势如破竹。

他们穿越河西走廊,这条古老的贸易通道见证了无数商队和旅人,但如今却成了凉州军的战场。

他们行进在河西走廊的边缘,两侧是连绵不绝的戈壁和沙漠,一望无际。

天空中偶尔掠过的鹰隼,似乎也在为他们的行军伴奏。

凉州军的步伐坚定而有力,他们的目标明确。

穿越河西走廊后,凉州军的目光转向了东方。

那里有一座名为陇山的险峻山脉,成为了他们新的挑战。

陇山高耸入云,山势陡峭,给凉州军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但这也不算什么,他们一路攻克,一路行进。

终于,当凉州军的身影出现在关中平原的边缘,那片肥沃的土地上,帝国的心脏地带,他们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关中平原,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凉州军的到来,无疑是一场风暴,即将席卷这片古老的土地。

与此同时,新帝继位的消息如同燎原之火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帝国。

在朝堂之上,新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深邃而内敛,宛如深不见底的湖泊。

他的继位并非毫无争议,朝中派系林立,各怀心思,明争暗斗不断。

对于凉州边军即将回京清君侧的消息,新帝心中既感到忧虑,又夹杂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他深知边军的实力强大,足以影响甚至改变朝局的走向。

而他刚刚坐稳的皇位,绝不能受到任何的威胁。

因此,他必须谨慎行事,权衡利弊,寻找最佳的应对策略。

于是,一道密令悄无声息地从皇宫发出,新帝派遣心腹大将率领精锐部队,前去阻拦边军的进京之路。

这支部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正是先前赵帝训练的几万新兵。

他们的实力不容小觑,虽然不能与边军正面抗衡,但也足以拖延他们进京的时间。

只要能够成功拖住边军,新帝就可以争取更多的喘息机会。

同时,新帝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调动各方势力,重新调整权力布局,以维持朝廷的稳定。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就在新帝做出决策的时候,幽州的赵霆也得知了这个消息。

赵霆,原幽州刺史,同样出身于皇室。但由于对皇室内部资源分配的不满,他逐渐心生叛意。

他明白自己地处偏僻,难以有所作为,如果想要改变现状,就必须联合其他势力,共同对抗朝廷。

于是,他暗中联络了京城中的反对派官员和各地的世家豪强,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准备联手推翻新帝,夺回朝政大权。

虽然幽州军实力稍逊于凉州军,但其拥有深厚的本土支持,这使得它成为了一支足以颠覆新帝统治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京城中的反对派官员们也在暗中策划,商讨如何与凉州军和幽州军合作,以共同对抗新帝。

这些官员利用自身的地位和影响力,积极煽动民众情绪,并通过各种手段制造舆论压力,企图动摇新帝的统治根基。

一时之间,京城内人心惶惶,人们对未来充满不安和恐惧。

面对如此局势,新帝虽然心知肚明,但却束手无策。

他深知,一旦叛军成功联手,他将重蹈一千年前虞朝的覆辙。

一千年前,虞朝打下天下后分封诸侯,但短短三百余年时间便被诸侯蚕食殆尽。

如今,新帝的处境与之何其相似!

然而,他别无选择,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一切。

几乎每一个朝代的皇帝和朝廷都在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希望避免重蹈覆辙。

但为何最终还是会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呢?

或许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即使有前车之鉴,人类依然无法摆脱命运的轮回。

一千年前的虞朝自认为天下无敌,将大量军队派遣至边疆开疆拓土,结果却导致国内空虚,给了诸侯可乘之机。

至此身为诸侯王之首的老大哥,一时间威严尽失。

而后面的夏朝吸取教训,把诸侯王派出去开疆扩土,自己守在京城。

但谁曾想,诸侯王远离中心,失去了控制,一时间,如脱缰的野马反噬其身。

赵国也吸取了夏朝教训,取消分封制选择中央集权。

让皇室之人或官员去管理地方。

可惜他们忽略了人心之恶和官员亲戚的忠实度。

国家危机四伏时,这些官员纷纷倒戈,而身为皇室之人,还带头谋反。

这似乎成了一个永恒的魔咒,无论多么辉煌的王朝,都难以逃脱衰败的宿命。

新帝坐落在书房,回忆着曾经学的历史,最终选择写下了一封信,此目的是告诫后来者,道路不通。

与此同时,新帝再次下令,调动能调动的所有军队,集结在京都附近,准备迎击叛军。

同时,他还派遣使者前往各地,请求各地诸侯王出兵相助。

“陛下,如今我国兵力空虚,不如将希望寄托于其他诸侯王身上吧!”一名大臣建议道。

新帝点了点头,说道:“好,朕会派人向他们求助。”

随后,新帝又下达了一道命令,要求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叛军。

或许是因为先前赵帝的一句,“赵可亡,天下不可亡。”

这道命令竟得到了许多民众的支持。

然而,还是未能阻止叛军的行动。

在关中平原上,凉州军与新帝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虽然新帝军队依靠城墙暂时阻挡了进攻,但军心士气已经出现严重的问题。

新帝知道,这场战斗的胜负已经能决定整个帝国的命运了。

他紧急召见了朝中所有的大臣,询问对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