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从种田开始:一统之路 > 第160章 少年君子

从种田开始:一统之路 第160章 少年君子

作者:平平无奇初阳君8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11:55 来源:小说旗

“为了追求富贵,贫穷的人们不辞辛劳,种地的农民辛勤耕耘,手工艺人精心制作器具,商人专注于经商,学者则深入研究典籍。”

萧逸的话语,描绘出了世间万象,每个人都在为了生存而努力,各自发挥着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但是,除了少数人能够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得不该有的权力外,其他人仍然深陷困境,这是为什么呢?”

说到这里,萧逸的声音变得严厉起来,语气也显得激动。

“并不是他们不够努力,也不是他们不求上进,而是因为那些富人不愿意也不容许穷人有翻身的机会。”

萧逸的这番话,犹如一把锋利的剑,直刺人心。

“锦衣玉食,只有富人才能够享受,他们将贫穷视为耻辱,担心贫困再次降临,因此竭尽全力地聚集财富,生怕不够。”

萧逸的话语,揭示了富人内心深处的恐惧和贪婪。

因此,上面的人这样做,下面的人就会效仿他们。

人们想要变得富裕,就不得不寻找其他途径。

萧逸的这番话揭示了社会的冷漠和人性的堕落。

农民放弃耕种土地,或者进入城市成为流浪的人,或者进入山区成为盗贼;

工匠们放弃使用工具,或者沉迷赌博,或者沉醉于酒色之中;

商人放弃贸易活动,或者依附有权势的人,或者放高利贷谋取利益;

学生们放弃学习,或者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名利,或者投靠有权有势的人家。

萧逸描述了一个道德沦丧、风气败坏的社会景象,至少在他的眼中是这样。

“虽然有些人声称遵循圣贤之道,但实际上只是虚伪的君子,并不是真正的儒家弟子。”

“圣人的古老教诲本身并没有错误,错误在于后来的人缺乏足够的修养。”

萧逸的言论令人深思,让李玉泉惊愕地站着,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

他没有想到,如此惊世骇俗的话语竟然出自萧逸的口中。

“此等悖逆之言,汝从何学来?”李玉泉惊问。

“非悖逆也,实情也。”萧逸淡淡一笑,言辞之间,尽显智慧与深邃。

李玉泉沉默了,没有反驳,而是无力地坐在靠椅上,似乎被萧逸的话击中了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

他静静地看着萧逸,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和欣慰。

良久,李玉泉的目光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深邃,他凝视着萧逸,仿佛在重新审视这个曾经的学生,如今的智者。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凝重的气氛,两人的对话如同一场无声的较量,智慧与经验在其中交织碰撞。

李玉泉缓缓站起身来,走到书桌旁边,轻轻拿起桌上的茶壶,然后慢慢走到火炉旁,将水壶放在炉火上。

“你知道怎样才能把水烧开吗?”李玉泉轻声问道。

“把水倒入壶中,架在火上。”萧逸回答道。

然而,李玉泉却摇摇头:

“实则,无论何方,皆可将水煮沸,然若全水沸腾,又焉知沸与未沸之别?”

李玉泉的声音低沉而富有哲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思熟虑后的睿智。

萧逸静静地听着,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

他意识到,李玉泉所说的不仅仅是烧水的方法,更是一种对人生、社会和世界的思考。

李玉泉继续说道:“水之沸,不在于其位置,而在于其内。若心有热情,何处不能沸水?若心无热情,即使身处火海,亦难沸。”

萧逸静静地品味着李玉泉的话。

李玉泉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逸儿,汝已成长,吾甚喜。今日之谈,愿汝铭记于心。”

萧逸郑重地点点头。

“上策乃是,将水加热至沸腾后冷却,如此反复操作,这样一来,冷水就会始终保持着向热水转变的志向。”

“纵观历史,每个朝代的统治者所追求的目标大致相同,但失误之处在于实施政策的人出现了问题。”

“想要让一部分水变热,用这部分热水来吸引后续的水流,期望整个水体都能沸腾起来。”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首先被加热的水,却逸散到了虚无之中。”

“如同失去控制的马匹难以再次驾驭,这就是朝代更迭的根源所在。”

“夏朝的灭亡和虞朝的覆灭,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古代的帝王们都希望通过策略来巩固国家,用道德来感化民众。然而人的**是无穷无尽的。”

“原本被加热的水,本意是作为引子,结果却变成了逸散的状态,失去了最初的目的,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这并非策略本身的错误,而是人心发生了变化。”

“因此,朝代的更替如同江水向东流淌一样,不可逆转。”

“夏朝和虞朝的灭亡,不仅仅是天意,也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要想让一个国家长久稳定地发展下去,必须先纠正人心,稳固根基,使民众拥有善良向上的心,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然而人心难以揣测,治理国家的方法,就如同烹饪小鱼一样,火候的掌控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所以说,帝王的权术,不仅仅需要智谋和勇气,还需要仁慈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夏朝和虞朝的教训,后世的君王应当引以为戒,谨慎思考后再行动,才能让国家安定、人民安宁。”

“但是,赵国虽然借鉴了过去的经验,汲取了教训,却还是犯了错误。”

听到这句话,萧逸的脸色变得十分复杂。

“原来老师什么都知道,那为什么……”

萧逸顿了一下,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汇来表达他的困惑。“原来老师什么都知道,那为什么不走这条路?”

他终于开口问道。

李玉泉微微一笑,目光柔和。“因为我知道这条路充满挑战,甚至可能充满危险。”

“君子不立于危墙,我受我的老师影响太多,已经没有那个心了。”

“不过我希望你能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道路。”

“这条路也许不适合所有人,但对自己来说,却是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

李玉泉长叹一声,随后看向萧逸。

“希望你做的任何选择都能不悔。”

“去吧。”

萧逸没有说话,而是跪下磕了三个响头。

(透个底,未来儒家的代言人)

(找资料找的头发掉了好多,要个礼物不过分吧?求求啦( ????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