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从种田开始:一统之路 > 第三十二章 法规讨论

从种田开始:一统之路 第三十二章 法规讨论

作者:平平无奇初阳君8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11:55 来源:小说旗

七天后,一份洋洋洒洒、措辞严厉的诉状被送到了秦阳面前。

当然,这份诉状并非与李文杰有关,而是涉及到葫芦村的村民和外来难民之间的纷争。

诉状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一对难民夫妻在逃亡途中失散,女方为了保命,不得不中途改嫁他人,并最终在葫芦村重逢。

此时,双方因情感纠葛和财产归属问题发生激烈争执。

会议室里一片嘈杂,众人都低着头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突然,韩宇猛力拍案而起,大声说道:\"依我之见,此事应直接将财物归还原主,再给予适当补偿即可。\"

他的话音刚落,立刻有人随声附和道:\"没错,如此处理最为妥当。各打五十大板,以往朝廷不也是这般处置吗?\"

一时间,与会者纷纷表示赞同。

然而,坐在首位的秦阳却微微皱眉,沉默不语。

他深知,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无法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

要想真正实现思想的转变,还需要漫长而艰辛的努力。

许久之后,秦阳缓缓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他的目光依次扫过每一个人,最后停留在那份诉状之上。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清脆而有规律的声响,这是他思考时惯有的小动作。

在这静谧的氛围中,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秦阳身上。

\"诸位!\" 他终于打破沉默,缓缓地开口说道。

然而,那平静如水的语气却让人难以琢磨出他内心真正的想法。

\"我们不能再墨守成规、沿袭旧有的方式来应对眼前的问题。”

如今,时局动荡,我们的观念亦应与时俱进。\"

随着他的话语落下,原本弥漫在会议室中的低语声逐渐安静下来。

\"在座的各位都是自家人,我也就不再隐瞒大家了。”

“我有意西进,投身到中原逐鹿的浩荡浪潮之中。”

“因此,一个良好的组织架构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决定我们能够前行多远。\"

秦阳顿了一顿,接着说道:\"这次的事情看似微不足道,但实际上影响深远。”

“正所谓'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既然问题已经摆在眼前,我们就应该思考如何妥善解决它,以及如何做到更好。\"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视线投向了李文杰,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意味深长的暗示。

这时候,李文杰心领神会地拿起早已准备好的报告,稳稳地站起身来。

李文杰的声音铿锵有力:

“一切都要以君主、组织和集体的利益为重。”

“然而,如果君主的德行有所欠缺,那么就应当优先考虑前两者的利益。”

“若是这三方之间产生冲突,则需要依据客观事实、当前状况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为评判标准。”

“此外,我们还应当参照赵国的旧法,编纂出适合当下的临时性法条规定,以便对民众加以约束。”

正当大家陷入沉思之际,秦阳突然插话道:

“为了确保政策实施的准确性,我们在编撰属于自己的法条法规时,应当遵循合理性、合法性、透明性、公正性、有效性以及可持续性等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法规更具权威性和公信力。”

李文杰紧接着又补充了一条重要意见:“除此之外,政策的执行必须要有明确的责任划分。”

“对于那些执行不力或者违反规定操作的行为,一定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从而保证政策执行的严谨性和公正性。”

他的这番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瞠目结舌,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被蒙在鼓里的感觉:

“原来你们早就做好了准备啊!难道我们就是过来充当观众的?”

尽管心有不满,但他们却不敢流露出丝毫的异议,只能默默地倾听着。

等到这些人发言结束后,一直坐在门边的张三刀才慢慢地开了口:

“主公,制衣厂的设备和厂房都已经建设完成了。”

秦阳微微颔首,表示满意,然后将目光投向了村长。

“那么,关于材料物资和人员方面呢?”秦阳追问道。

村长连忙回答道:“人员方面我们也已经协商妥当。其中大部分都是那些无家可归的女人和老弱病残之人,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原来葫芦村的妇女们。”

秦阳再次点头表示认可。

经过他将近半年时间的努力,原本葫芦村的村民们对他的支持程度已经丝毫不逊色于王青山对自身的忠诚度了。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女性出门工作实属罕见,除非是下地劳作。

然而这次她们居然愿意走出家门进入工厂工作,显然是出于对秦阳的高度信任。正因如此,秦阳下定决心......

只听他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此地的管理人员仍然采取择优录取的方式,不过,原来葫芦村的村民将会拥有优先权。”

人们都会有自己的私心,虽然李文杰曾经提到过这个问题,但他说的对象只是下属而已,与身为君主的我又有何关系?

众人听到他说出这样的话后并未表示反对,反而心中感慨万分,觉得这位君主充满了人情味。

就连李连杰此刻也是面带微笑地注视着他,这让秦阳感到不好意思。

而村长也笑着继续向他汇报工作情况:

“根据主公您之前提供的图纸,大概还可以制作出两千套布甲。”

“布甲?什么布甲啊!”这时,坐在秦阳身旁的王青山突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村长李守义看了看他,又转头看了看秦阳,得到秦阳的示意后才开始慢慢介绍道:

“几天前,主公找到我,指出军队的着装过于混乱,看上去就像一群土匪。于是命令我们成立制衣坊和制甲坊,统一制作军服。”

听完这些话,他笑着向秦阳躬身行了一礼,表示敬佩之意。

“多谢主公,我也早看不顺眼了,我还正准备这几天提一下这事呢,没想到主公早就准备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