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从种田开始:一统之路 > 第五十七章 旗帜变换

从种田开始:一统之路 第五十七章 旗帜变换

作者:平平无奇初阳君8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11:55 来源:小说旗

他的勇猛和无畏感染了每一个士兵,激发了他们内心更深处的斗志。

黑色部队犹如一把锋利的宝剑,无情地撕开敌军的防线。

此时,城内的守军将领得到城墙失守的消息后,大惊失色,急忙调动大批援军赶往支援。

然而,为时已晚,秦阳的部队已经牢牢占据了城墙,开始向城内挺进。

城内的街道上,双方军队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巷战。

城内的地形复杂,街道狭窄,给双方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秦锐士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灵活运用各种战术,巧妙地利用街道的特点,将南昌城守军分割包围,逐个击破。

他们的部队紧密合作,相互配合,让敌人陷入了被动挨打、无法还手的困境。

这场激烈的巷战持续了许久,最终,秦军以绝对的优势取得了胜利。

秦阳带领的部队成功占领了南昌城,成为了这片土地新的主宰者。

随着城内的战斗逐渐平息,秦阳的部队成功地控制了南昌城的各个要害。

城内的守军要么选择投降,要么四散逃亡,最终南昌城还是落入了秦阳的手中。

…………

黎明破晓,旗帜变换。

秦阳站在城墙上,凝望着远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三百年来家国破,千秋明月依照空。

一个国家,一个朝廷,竟然只能存活三百年左右,这时间实在太过短暂。

他开始渴望着永恒与不朽,希望能将“秦”字旗插满整个天下,让它成为永远的象征。

然而,他的野心和理想并未蒙蔽他的理智,他深知现实的残酷。

尽管内心的**如烈火般燃烧,他依然保持清醒,明白自己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目标。

他转过身,对着身旁的三个营长下达命令:

“传令下去,加强城防,救治伤员,安抚百姓。”

众人用崇敬而狂热的目光注视着他,他们亲眼目睹了秦阳如战神降临般在敌军中勇猛冲杀,以一人之力斩杀了对方的将军。

这一刻,他不仅赢得了军队的尊敬,更征服了所有人的心。

休整三天后,几封情报纷纷从前线送来。

东路军伏击大获成功,现在已经开往山阴,准备继续往北推。

北路军拦截州府派出的援军,并经过多方围剿重创此支部队。

然而,关于平安县的情报却令人费解——拒不出兵,一切照旧?

这让秦阳感到十分困惑,他不禁想道:“难道他们如此怕死?”

不过,扬州已被占领三分之二,除了州府和附近的几个县城仍未攻克外,其余地区都已落入秦阳之手。

在此后的几天里,扬州的信鸽数量比以往增加了好几倍。

这些鸽子带来了各种信息,其中包括秦阳的消息。

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国家,无论是世家大臣还是皇帝本人,都得知了秦阳的存在。

此时的朝堂之上,气氛庄严肃穆。

金碧辉煌的殿宇映衬着皇帝威严的面庞,他高坐于龙椅之上,俯瞰着下方的群臣。

龙椅乃是一张雕琢精美的宝座,上面镶嵌着无数珍珠宝石,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彰显出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力。

他端坐在龙椅上,双目如电般扫视着下方整齐站立的群臣百官。

他们一个个身着华丽的朝服,胸前挂着代表着各自官职的官印,神色各异,姿态万千。

有的人低着头默默沉思,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有的人则与身旁的同僚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还有的人目不斜视,静静地站着,等待着皇帝的旨意。

赵皇微微眯起眼睛,缓声道:

“朕今日接到了这份折子,此事关乎我赵国的安危和稳定,诸位爱卿皆是我大赵国之栋梁,智谋超群,对于此事应该有自己的见解吧?”

说罢,他将手中的一份奏折轻轻一抛,那奏折如同一只蝴蝶一般轻盈地落在了地上。

它落在了光滑的大理石地面上,发出了清脆的响声,仿佛在向在场的所有人宣告着它的存在。

群臣百官闻言,皆是心头一震,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们纷纷向前迈出一步,小心翼翼地捡起了那份奏折,然后迫不及待地打开,仔细阅读其中的内容。

一时间,朝堂之上一片寂静,只有翻动纸张的沙沙声和偶尔传来的咳嗽声。

官员们眉头紧蹙,面色凝重,显然奏折中的内容让他们感到十分棘手。

然而,就在此时,人群之中突然有人挺身而出。

此人乃是一名年事已高的言官,他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前走去,其身姿挺拔如松,面容刚毅,眼神坚定,透露出一种无畏无惧的勇气和决心。

只见那名年长的言官拱手作揖,神情肃穆,言辞激昂,声音洪亮,充满了力量和威严:

\"陛下,此等忤逆之徒竟敢冒犯圣上,实在罪大恶极,死有余辜啊!\"

\"微臣恳请陛下速速降下旨意,派遣大军前往剿灭乱党,严惩这些犯上作乱的贼子们!\"

此言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得在场众人纷纷附和,群情激愤。

\"陛下,乱臣贼子若不除掉,国家必将永无安宁之日。必须以铁腕手段予以镇压,才能让天下人知道我们的厉害!\"

\"陛下,请您立刻下令出兵平叛,以铁血手腕将乱党一网打尽,绝不能心慈手软!\"

面对如此汹涌澎湃的呼声,作为文官之首的李景行却始终保持沉默,仿佛置身事外一般。

他静静地站在那里,冷眼旁观着这一切。

赵皇凝视着眼前群臣激奋的样子,心中暗自冷笑一声。

随后,他面沉似水,目光犀利地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李景行身上。

\"诸位爱卿,你们有什么好的对策吗?\"

赵皇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但又隐隐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悦。

他的这话一出,瞬间打破了朝堂之上的喧嚣和嘈杂。

众臣们顿时哑口无言,一时间竟无人敢再发言。

作为搜刮民脂民膏的好手,你让我们摸摸鱼也行,但想让我们背责任,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这是作为赵国末年官员的基本素质,他们想的最多的是如何捞一笔。

对于国家?

抱歉,这个世界大背景是世家与朝廷共天下。

他们有退路,因此不慌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