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的太公是神医 > 第125章 想不到李家发展得这么快

我的太公是神医 第125章 想不到李家发展得这么快

作者:小小强加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1:16:11 来源:小说旗

第一百二十五章

坐在车上,冯国平想起那个宝库,又心疼又气恨,气得五脏六腑都痛,就想拿女儿来出气,冷冷地问冯雨莹:“宝库的事,你知道实情吗?”

冯雨莹还没来得及回答,姨奶奶立即严厉地说:“老大,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你不要再去纠结了。跟你说了,那个宝库只有阿爹阿奶和李与恩知道。你不要恨阿爹阿奶,更不要恨李与恩。阿爹看人看事看得透,他那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冯国平冷哼一声,到底不敢顶撞姨娘,这个姨娘,也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虽然喜欢争强好胜,但是心是善良的,父母去世后,虽然他们都已长大,姨娘却一直尽一个做长辈的责任,维护着他们那个家,维护着他们。

姨娘见冯国平的气还未消,接着说道:“从前阿爹还在世的时候,咱们家和李家的关系好得像一家人一样。可自从咱们家跟李家产生矛盾之后,这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难过。国平啊,我这几年前前后后地琢磨着,总觉得是因为咱们两家不和睦了,所以才会慢慢衰败下来。会不会是阿爹阿奶两位老人看不下去,心疼咱们,无法全心全意地庇佑我们呢?”

冯兴学和冯雨莹听了姨奶奶这番话,都忍不住偷笑起来。

而冯国平本身就是个有些迷信的人,对于祖坟、祖宗保佑这类玄学的事情自然也是深信不疑的。此刻听了姨娘的话,他不禁仔细思考起来,越想越是害怕,浑身直冒冷汗。难道真的是阿爹阿奶看到他对李家步步紧逼,心中不满,想要惩罚他,所以才导致冯家如今这般模样吗?

然而,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岂不是说阿爹阿奶完全向着外人吗?他们不仅没有惩罚李家,反而要惩罚自己的家人,这怎么说得过去呢?可事实就是如此,阿爹一直以来都偏袒着李与恩和李小心,以前冯家人都能够理解阿爹对李与恩父子的深厚感情,但为何现在他已经离世,自己却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呢?难道是因为自己太自私了吗?还是因为心中那份对阿爹的不满和怨恨在作祟?冯国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看到冯国平不说话了,姨奶奶轻轻捏了一下孙女的手背,得意地朝她使了个眼色,好像在说:“看吧,只有我有办法制服你父亲。”

冯雨莹则轻轻抱了一下姨奶奶,然后轻轻倚到她身上去。悄声说:“姨奶奶,明天我带你去买几件上海现在最时兴最漂亮的旗袍。还要给你买一条狐狸毛披肩,一定要将你打扮得年轻十岁去。”

姨奶奶眉开眼笑地说:“好,你有这份心就好,打扮这种事,我还是相信你三婶的眼光。还得找你三婶,你三婶还好吧?”

冯雨莹不清楚姨奶奶是否知道三婶的近况,听到姨奶奶这样问,含糊地回答她:“她还好吧,我也有段时间没见到她了。她现在也去做事了,大家都挺忙的。”

“唉!看着这么漂亮的一个女子,也是个苦命人。我当初不应该那样说她的。”姨奶奶后悔当初冯国全去世时,说罗氏是个克夫命的话了。

“都过去了,姨娘不要放在心里。”刘氏宽慰姨奶奶道,“现在的女子时兴去做事,你以为她们辛苦,她们却乐意得很。”

听刘氏这样说,想到李小心连他女儿都养不起,要她去学校教书赚钱,冯国平心里又愤愤不平起来,很想说只有无能的男人,养不起妻子儿女,才让女人出去抛头露面做事。但是看着身边正开着车的二儿子,想到自己那两个媳妇也都在做事,他又熄火了,干脆闭着嘴巴不说话。

他也搞不懂现在的女人都怎么啦?本来像他们家这样,这两个媳妇是完全不需要出去做事的。但是她们就是乐意去做,大儿媳妇做了事回来偶尔还会喊累,这不是自讨苦吃么?何苦来哉?

路过李家药材铺时,冯雨莹让二哥停了车,对姨奶奶说:“姨奶奶,等我过两天放了假,再跟小心一起去看望你。”姨奶奶说:“好,记得带你儿子一起回来。”

冯雨莹边下车边说:“好的,这几天忙着操办小萱的婚事,等忙过这几天了,我再去接你上我家去吃饭。”

姨奶奶连连答应着,又探出头来问到:“这就是你们家的药材铺吧,可比仙桥镇那家药材铺大多了,看着也气派。”

冯雨莹说:“正是的呢,我先进去了。”

看到冯雨莹进了药材铺,冯兴学才调转车头,向冯府大院驶去。像是不经意的样子对姨奶奶说:“姨奶奶,李家现在像这样的铺子,已经开了三家了。有一家比这家的店面还大。他们还自己租地种药材,自种自卖,可以赚更多钱。”

“好好,我向来就知道,小心是个好样的。”姨奶奶乐呵呵地说,“小心也是我们看着长大的,雨莹嫁给他,我们才可以放一百个心呐。”刘氏赞同地点点头。

听到二儿子这样说,冯国平心里暗暗吃惊,他只顾着跟李家闹别扭,却没有关注李家在上海的发展。如此看来,李家在这短短的两三年内,就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确实不错了。

听说李与恩一直供奉着他阿爹阿奶的灵位牌的,难道他的老爹老奶真的一气之下,弃他们于不顾,保佑李家去了?

不行,回头他得在上海的冯府里设个祠堂,将冯家的列祖列宗供奉起来才好。

冯兴学又很戳心地说:“李家向来和睦,并且男女一视同仁。不但给儿子买院子,还给女儿买院子。即使女儿是嫁出去的,也照样给她买院子。这次李小萱结婚,就给她买了一座小院子,并且还在李家的隔壁。”

冯国平听了这话,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心里明白,自己的二儿子这是在故意刺激他。他知道,冯兴学说这些话的目的就是想让他难堪。

他的言下之意不言而喻,人家李家嫁女儿,会买院子陪嫁,你冯家嫁女儿,却只顾着向人家要聘礼,却什么都没有陪嫁给女儿。大女儿的嫁妆是她夫家帮置办的,冯家没花一分钱,还白收人家一份厚重的聘礼。小女儿呢,本来人家李家也是又下了聘礼又置办了嫁妆的,他还嫌弃聘礼不够丰厚,要人家补送聘礼。

冯国平心中暗暗叫苦,他知道自己的二儿子一直对他不满,总是找机会跟他作对。他不禁叹了口气,心想自己怎么会有这么一个不孝子。

冯兴学看着父亲一脸无奈的样子,心中暗喜。他觉得自己终于替妹妹出了一口气,让父亲知道了自己不是在嫁女儿,而是卖女儿。虽然他知道这样会使他跟父亲的关系更紧张,但他觉得无所谓。

冯国平沉默片刻后,缓缓说道:“我知道你对我不满,但我也是为了这个家好。”他试图解释自己的行为。

但冯兴学并不领情,反而继续嘲讽道:“为了这个家好?那为什么不给妹妹们多一些关爱呢?人家爱女儿的人家嫁女儿,恨不得将所有家产都陪嫁给女儿,担心她们在婆家受欺负,担心她们吃不饱穿不暖。你倒好,不给女儿任何陪嫁也罢了,还要想方设法去压榨她的夫家,你这种行为,在别人看来,不就是希望你女儿在别人家活不下去嘛。”

冯国平被说得哑口无言,他无法反驳冯兴学的指责。他知道自己在对待女儿们的问题上确实有所亏欠,开始时他确实是想拆散小女儿跟李小心的,后来眼看拆不散了,又不甘心让李小心捡了这个便宜,不就想让李小心多出点钱来弥补他的心理平衡嘛。他也有自己的难处。他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但没想到却引起了孩子们的反感。

姨奶奶并不知道冯国平要李家补送聘礼的事,听到这父子俩火药味十足的对话,就知道冯国平即使到了上海,也还是一点没改变,还在继续他的错误,让这个家继续不和睦,不得安宁。

姨奶奶轻声叹口气,说:“李家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们的家教确实很好。比如在家里,男女平等,甚至女子会得到更多呵护和尊重。比如父母和孩子之间,总会真诚平等沟通。一个和睦温馨的家,才更利于发展壮大啊!”

她想起了自己曾经在李家的经历,那里的氛围总是让人感到温暖和舒适。每个人都被尊重和平等对待,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甚至奴仆,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这种家庭环境培养出来的孩子,自然也是自信、独立且有责任感的。

刘氏经常上李家去,当然也看得到李与恩那个一家之主是如何呵护自己的妻子的,看到李与恩与娟儿的温馨互动,她只能在心里羡慕。他们虽然也是老夫老妻了,但看向彼此的眼神,还是那么充满爱意充满温馨。

而她和冯国平之间,却是不敢奢望会有那么温情的时刻的。他们的婚姻似乎只剩下责任和义务,缺乏真正的感情交流。每次想到这里,刘氏心中便涌起一股无奈和悲哀。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她才对李家的家庭模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希望能从中汲取一些经验来改善自己的家庭关系。但她也明白,要想改变现状并非易事,需要全家人共同努力,尤其是作为家长的冯国平必须意识到问题所在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