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的太公是神医 > 第67章 过年了

我的太公是神医 第67章 过年了

作者:小小强加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1:16:11 来源:小说旗

第六十七章

李小心实在是累极了,吃过饭,洗漱完毕后,回到房间里倒头就睡。这一觉直睡到下午,才被各家各户祭祀时放的鞭炮声吵醒了。李小心打着哈欠,睁开朦胧的睡眼,看到冯雨莹坐在他床前,做着小孩子的小鞋子,立即坐起来,心疼地说:“你怀孕已很辛苦,就不要自己做鞋子了。去买些现成的回来给孩子穿就是。”

冯雨莹却温柔一笑:“你不懂的,一个即将做母亲的人,给自己的孩子做着这些小衣服小鞋子,心里是多么的甜蜜,感觉是多么的幸福。”

李小心笑了起来,附过来,轻轻将冯雨莹垂到面前的一络头发撩到耳后去,轻了一下她的脸颊,笑着说:“先放下吧,走,我们祭祀去。今年是你第一次作为李家媳妇,在李家祭祀祖先哦。”

冯雨莹却问他:“昨晚你去大哥家,我父母没有为难你吧?母亲病得严重吗?”

“放心吧,母亲只是旅途劳累,加上喝了杯冷茶,引起肠胃不适而已,吃了药应该就好了。等下我打个电话过去问问大哥。我叫了父亲,他不应我,但也没说什么难听的话,叫母亲时她倒是应了我的。”

“他不应你以后就不要叫他,好像哪个还求着要叫他阿爸一样。”冯雨莹赌气说。然后又问:“二嫂昨晚生孩子是不是不顺利,你怎么去了一晚?”

“嗯,是出了点意外,因为莫家人不让外男进二嫂房间,她生产时我没法进去,那两个产婆说是经验老道,大概也是吹嘘出来的,结果引起二嫂发生分娩损伤,孩子生出来时一身的粘液和血液,吓得在场的人无一人敢去抱起那个孩子,后面又引起大出血。好在及时止住了血,并缝合了伤口,并不是太要紧。”

冯雨莹直听得胆战心惊,紧张地问道:“那个孩子——”

李小心笑着拥住冯雨莹:“放心,有我在呢。孩子没事,二嫂也没事。”

冯雨莹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拍拍胸口说:“真是太吓人了!好在都平安无事。”

李小心说:“怪不得二哥总不带二嫂回家,原来二哥是到莫家去做上门女婿的,并且莫家因为极少生女儿,非常看重女儿,昨晚二嫂生了个女儿,把莫老太爷高兴得又是赏旺铺又是赏宅院酒店的,跟大姐生那个儿子时得的赏赐还要多。”然后李小心又说了莫家昨晚几乎倾巢出动,都到二哥家去守着那个婴儿出生的事,感叹那种大户人家的做派就是不一样。

然后又说了姨娘马氏恐怕要后悔昨晚跟了他过去了,可能是她去得匆忙,并没有想到要给婴儿准备见面礼。昨晚看到莫家那些女眷一个个排队去给婴儿送见面礼时姨娘已很尴尬,后来又被莫老太爷鄙视一番,恐怕心里更不好受了。

冯雨莹也觉得二嫂生孩子,父母和姨娘都应该去看看,照理说大嫂都应该去一下。但是事情偏偏这么凑巧,母亲生病了,大嫂又有孕在身。父亲却是应该跟姨娘去一下的,可能父亲那个大男子主义思想严重的人认为,媳妇生孩子不关他一个大男人的事,他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干脆就不去了。他却没想到他去了是可以给二哥撑面子的。现在好了,二嫂生孩子这么大的事,莫家人全家出动,而他们冯家,只去了二哥的亲妈。这可要让二哥在莫家抬不起头来了。

冯兴学却不是这么想的,他从来不想要在莫家撑什么面子。他还巴不得冯家的人跟莫家的人永不相往来。但是他也知道,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这不,他的亲妈昨晚不是来了吗?并且还在这里住下了,说是要好好照顾媳妇坐月子。可是媳妇坐月子用得着她来照顾吗?侍候莫珍妮的丫头婆子都有十多个人。莫老夫人还不放心,早上又送了她那个贴身老妈子过来,说她有带孩子的经验,要她过来指导那些丫头婆子们带好孩子。除了那个老妈子,又送过来两个奶娘,这个家本来就主少仆多,现在更加热闹,一个个看起来很忙碌的样子,莫珍妮和孩子有一点点响动,一个个就在那里咋咋呼呼的,不闹出点动静来生怕别人看到她们闲得慌,会被打发走一样。

马氏看到儿子家这种阵势,不禁又想起了冯家鼎盛时期的盛况。冯家毕竟是生活在小地方,就算是鼎盛时期,家里的丫头奴仆也不会配备这么多。儿子就夫妇俩,现在加上一个小公主,也才三个主人,三个主人起码配备了二三十个人来侍候,这就是大户人家的排场啊。马氏看到自己连媳妇孙女的身都近不得,在这里干坐着如个傻子一样,她无需干活,也没有人来侍候她,她在这里,显得格格不入。又想到今天是过年,自己离开丈夫,跑到入赘的儿子家来过年,似乎不太好,就跟儿子说自己还是回家过年算了。

冯兴学巴不得姨娘快点走,赶紧派莫府的专职司机送母亲回去。

冯兴学已经习惯了这个家的热闹,只是将他二楼的书房和卧室划为禁地,不经过他允许,禁止任何仆从在这两个地方出入。现在莫珍妮生了孩子,那个老夫人送来的老妈子和两个贴身丫头不得不出入他们的卧室,去照顾莫珍妮,冯兴学就住到客房去,禁止任何人出入他那间客房。

家里那些仆从们都已经习惯,以为是莫珍妮防着姑爷被丫头爬床而下的禁令,不让任何一个丫头接近姑爷。

今天是大年三十,竟然有好几个身着和服的夫人前来探望莫珍妮,她们不是本地人,或许也不知道大年三十这天除开要债的还债的,一般人家都不会往来了,要到大年初二才开始走亲访友。她们都给孩子送来了丰厚的见面礼,可见她们跟莫家的交情非同一般。

冯兴学尽一家之主的义务,热情地招待客人。直到傍晚,偌大的一座庭院才算是安静下来。这时冯兴学才想起他不回冯府那边去参加祭祀活动,自己在家也是要举行一个祭祀仪式,祭祀一下祖先的。

那头冯兴学在找管家安排祭祀事宜。这头李家的供品已经全部摆放好,他们家向来是全家参与祭祀,因为他们不仅要祭祀李家的列祖列宗,还得祭祀娟儿家的列祖列宗。娟儿家当年只余她一个孩子,她不祭祀自己的祖先的话,祖先们就要挨饿受冻了。

李与恩向来认为夫妻一体,也不像其他人家那么讲究,总拿媳妇当外人,祭祀娟儿家祖先这事,还是他提出来的。原来娟儿还打算悄悄地默默地在心里祭祀一下自己的祖先就好,没想到李与恩会提出来两家的祖先一起祭祀。所以她很感激丈夫,觉得当年在李家跟婆婆一起生活了几年,受尽了李家村那些村民们和李家嫂子的羞辱,也值得。

李小心下得楼来,先打了电话到冯家去,询问岳母的病情,正好是苟建翎接的电话,就如实告诉李小心,母亲昨晚吃了一次药后就止了泻,今早又吃了一次药,病已痊愈。

李小心听说岳母已痊愈,就放心了。

李家全家人都已沐浴更衣,都穿上了全新的新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的,才一起走到供桌前,按长幼顺序站好,一起祭祀祖先,祈祷祖先护佑全家人平安健康,顺顺利利。

全家人中,就李小德的心愿特别多,絮絮叨叨地念叨了大半天。惹得大家想笑又不敢笑。过了年他就十四岁了,现在已经长得跟李小心差不多一样高。李家的生活虽不富贵,也不算贫苦,兄妹三个都是在父母的关爱下快乐成长的。人长得俊秀,也懂事。所以李与恩和娟儿每次看到这三个孩子,心里都会升起一种暖暖的幸福感觉,觉得他们就是这天下最幸福的人。

祭祀完祖先,他们就开始吃年夜饭,年夜饭当然少不了他们喜欢吃的烤鹅。娟儿将两只大鹅腿分别夹给小德和小萱,翅膀根被他们称为小腿,两只小腿夹给李小心和冯雨莹。

李小萱边啃着大鹅腿边笑嘻嘻地说:“我今年要拼命啃鹅腿,到了明年,这只鹅腿就得让侄儿或是侄女吃了。”

李小心笑着将他碗里那只小鹅腿夹到冯雨莹碗里:“这么说,我现在得将这只小鹅腿让给我的儿子或者女儿吃了。”

冯雨莹害羞地要将那只小鹅腿还给李小心。娟儿笑眯眯地说:“你吃吧,这还有大把肉呢,其实吃哪个部位都一样,我们只不过是按习俗,让小孩子吃腿罢了。”

晚餐很丰盛,鸡鹅鱼肉都有,摆了满满一大桌,桌子中间是热腾腾的火锅。一家人边说笑边吃饭,其乐融融。冯雨莹很喜欢李家这种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走进这个家里,你不用担心任何算计,也无需谨慎小心,只管放松心情,享受这份幸福温馨就是。

冯家那边,本来想将杨氏和冯兴成一起接过去过年,杨氏却推辞不去,她不想去面对大哥,也不想让两个嫂子以为她去占他们家的便宜。毕竟现在,他们算是分开过了,各过各的日子了。

杨氏的女红做得好,她的绣品颇受上海这些太太小姐们的喜欢,她现在一是靠自己的嫁妆,二是靠绣些手帕、鞋垫,织些精巧的杯垫、沙发垫度日。她受得起富贵,也吃得起苦,没有请老妈子,什么都自己干,硬是将自己逼成了一个女强人。

冯兴俊去接杨氏母子时,才知道他们租住在一个大院子里,母子俩只租了三间窄小的房间,各人住一间,留一间做多功能房间,接待客人、自己干活、吃饭兼给冯兴成看书做作业。房子虽窄小,杨氏却尽量将房子收拾得干净整洁。就是院子里那些邻居们太嘈杂,一个个都粗声大气地说话。各家各户都在自己门前那点空地上堆满了杂七杂八的东西,院子虽然大,却被那些杂物挤得只剩下一条狭窄的通道。冯兴俊去到那里的时候,正好看到两个泼妇叉着腰站在院子那条狭窄的通道上吵架。

冯兴俊也只能在心里叹息一声,心想就算等到他有能力帮助二婶和堂弟了,二婶也未必肯领情。她若不是这么好强,当初就会同意跟他们住在一起,而不会出来租房子住了。

倒是二婶能坚持下来,却也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三婶有那么强大的娘家人支持,都熬不住,最终还是改嫁了。二婶不同,她没有跟二叔离婚,不能找个男人来依靠。并且来到人生地不熟的上海,什么都靠自己,一个女人本来就难立足了,何况她还拖着个孩子。这份艰辛,不是旁人能真切体会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