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官道中的黑马 > 第234章 致富之路在偶然中发现

官道中的黑马 第234章 致富之路在偶然中发现

作者:要老不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2 01:46:51 来源:小说旗

“张市长?怎么一个当官的会有如此高的水平?刚才我看了一下,这位张市长施针医治的可是‘追魂七针’!这种针法老朽也只是听说过,却没有瞧见。今晚,老朽硬是开眼了!”那郭玉昌瞪大了一双难以置信的眼睛道。

“这就是我们的张市长,难道我还会哄你不成?!”

听说这个施针高手竟然就是赫赫有名的张市长,这七个人都惊奇得嘴巴都闭不拢。

但是,张市长却和气地一笑道:“几位大爷和大叔,你们刚才是谁说你们能够把所有发高烧和低烧的村民的烧退下来?”

“张市长,是我说的。”那个最年长的老者自信地笑道。

这刚刚过来的七个人,最年长的郭玉昌,已有九十五岁高龄以上,他目光矍铄,语气坚定地宣称,只需一张门板加上一小碗汤药,就能让所有患者退去高烧。

一旁的叶俊如虽稍显内敛,但眼神中的自信却丝毫不减。

一医院院长刘长志和二医院院长薛永生听闻此言,满脸的不可置信。

刘长志眉头紧锁,嘴角挂着一丝嘲讽,言辞尖锐地说道:“哼,简直是无稽之谈!现代医学都难以快速解决的问题,就凭你们几个游医?”

薛永生也不住地摇头,发出讥笑:“别在这里异想天开了,你们那所谓的神奇方法不过是江湖骗术罢了。”

然而,那个郭玉昌却并不在乎两个医学专家的嘲讽,他只是冷冷地一笑说:“你们不要管我们是不是‘游医’或者是不是‘江湖骗术’,你只消看我们如何把这几百个病人的烧退了后就是了。”

“那么,请问这位大师,你说用一张门板和一碗药汤来医治这几百个病患者,你实际上应该怎么操作呢?”张云听了这位老农医的的话,便笑问道。

其实,他也是有一点不太相信这个老者的话的。

用门板加上一碗草药怎么就会把高烧和低烧降下来嘛?这不是搞笑吗?

“张市长,只要你们同意我们给村民医治,一会儿你们看着我们的操作就行了!”那郭玉昌老农医淡淡地道。

张云听罢,心想反正目前市里两大医院的拿来的退烧药和消炎药都不见效果,那还不如看看他们究竟是怎么给村民医治的。

万一 ,他们的方法有效果呢?

思索片刻后说道:“好,那你们就试试。”

说完,又回头对两位清源市最顶级的医学专家说:“就让他们试一试吧。”

两位专家见张市长都同意了,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两人都点头同意。

两位专家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同意让这七个“游医”一试。

郭玉昌和叶俊如等人不卑不亢,沉着冷静地开始施诊。

他们把最年轻的那位农医背的背篼里的一种绿叶草倒进一口大锅中,大锅的下面已经用砖块砌起了一个临石的灶头。

灶头底下架上了木柴猛火烧煮;

然后,那三个比较年轻的农医便带着稍微年轻一些的妇女和一些六十多岁的老头去把各家的门取下来,这样一连取下了四五十扇门。

然后,郭玉昌和英俊如两个老者便指挥着人把一小碗的药给高烧最凶者喂下去。

然后,特别地强调要把人的背上的衣服脱掉,让高烧者紧贴在门板的中央!

这种命令又让张市长感到好奇。为什么非要躺在门板的正中央呢?躺在靠边一点不行吗?

如果这七个医农真的能够把这一两百人的高烧和低烧退了,他一定要仔细地问一问这要把患者放在门板的中间究竟有什么讲究?

那个郭玉昌和叶俊如指挥着那些病不厉害的人把大锅里熬的药汤叫患者们喝了下去后,这样一批下来就正好差不多半个小时过去了。

然后那最先被灌喂了药水的人便慢慢地爬起来了。

爬起来了的人又去喂灌其他患者的药。

就这样,在两个小时之内,全部的患了不知什么病的两百多名患者便全部都好了!

不是松了,而是好了。

患者们好像根本就没有患过病似的,蹦蹦跳跳的,原本凄凉、安静令人感到恐惧的村子里很快就有了欢声笑语了。

整个村子又恢复了活力。

这一下,轮到张云震愕了!

那些从市里下来的专家更是惊得目瞪口呆!

他们张大了嘴巴,根本就不相信这是真的。然而,这却的的确确是真的。

专家们在想,如果就算自己带来的退烧药有效的话,那每一个人打点滴,那怎么也得一个晚上吧?

然而,这就喝了一碗药水,人在门板的中央一躺,在二十分钟后便完好如初了!

张云把七个人邀请到灯光下坐好。

“郭大师,请问我能够问你几个问题吗?”张云赶紧递给了老人一支烟,然后又赶紧给他点燃道。

“首先,你能告诉我你们为什么是七个人吗?”张云轻轻一笑问道。

“因为我们称为‘医道七仙’,所以,我们是七个人。”那郭玉昌虽然已经快满一百岁了,但是,头脑清醒,思想睿智,绝对不会说一句废话。

“那你们平时都在干啥?”张市长又笑问道。

“平时我们就在家里搞生产。如果有谁生病了,我们接到了消息,便会出去给人治病。如果只有一两个病人,就由我们的二医仙叶俊如去;如果是很严重地疾病,就由我前去。如果是一般的病,就由我们的三个中年医仙前去。如果是病人多,而且轻重病人都有,我们‘医道七仙’就都得去了。这一次就是临近的一个乡有十多个病人的家人同时给我们传来了消息,叫我们前去为他们治病。所以,自己的村子里的人病了这么多反而不知道了。这都是今下午了才得到消息,这才紧赶慢赶,回来都已经快六点过了。”那郭玉昌见张市长问到了他们平时都干什么去了,这才多说了几句话。

“老神医,请问,你的背篼里装的是什么草药?效果竟然这么好?”张云见已经和郭玉昌拉近了距离,这才终于开始问到自己最想知道的最关键的问题。

那郭玉昌也并不保守,笑笑道:“这草也并没有什么神奇的,就叫‘蓝月亮草’,这种草在我们这一带非常之多,就是我们的现场就有——因为它的叶子呈半圆状或者是全圆状,故而得此名。”

“这种草的药性是···”

“药性中。它具有降血压,退烧,止喘,止呕的特效!而且,它和我们的门板结合效果翻上十倍!”郭玉昌一脸的得意道。

“和门板结合效果翻上十倍?此话怎讲?”张云大吃一惊。

“张市长,你有所所不知啊。普通的门板拿来肯定是没有什么用。可是你知道吗?我们村每家的门的中间使用的可不是普通的木头啊!那是一种叫‘清凉木’的木头。但这种木头在咱们县才有。也许,其他地方也应该有吧,但是我却不知道。我们村的木匠也有很多个。他们在本村做那种热天睡觉的‘凉板床’的中间就是用这种木头来做的。为了防止像今天这样的事情,我们的木木匠们便把每家的门的中间都用‘清凉木’来做了一块板子。为什么又只做一块呢?因为这种‘清凉木’是寒性的,凉性的,如果一个正常人睡上去是承受不住的!

“张市长,另外我也要向你解释一件事情,你们从市里面拿来的退烧药绝对是最好的,绝对也是真的。但它为什么就对这‘健康村’患病的村民们没有作用呢?我估计就是村民们在前段时间喝了‘蓝月亮草’,而这种药草我认为它是分解布洛芬、头孢等西药的药性的!”

听到这里,张云市长沉默了。

沉默了良久,他突然一下抓住了老人的手激动地道:“郭神医,谢谢,谢谢你!你让乡亲们以后不再受穷了!”

那郭玉昌老先生一脸懵逼的道:“能够让乡亲们不再受穷的应该是你这个张市长啊,我怎么办得到?”

“但是,郭老神医,是你给我提供了思路啊!谢谢,太谢谢你啦,我代表长寿县的七十多万乡亲们谢谢你了!”张云再一次握住了郭玉昌的手摇晃起来。

郭玉昌老先生这件事给张云市长带来了深深的触动,也让他从中想到了两个能使乡亲们致富的方法和道理。

其一,挖掘本土特色资源。就如同郭玉昌老农所用的“蓝月亮”草药和“清凉木”,这些都是乡村独有的宝藏。乡村地区往往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传统技艺,我们可以深入挖掘这些特色资源,将其开发成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比如,可以对“蓝月亮”草药进行科学研究,开发成药品或保健品;对“清凉木”进行加工,制作成特色的家具或工艺品。通过打造本土特色品牌,拓展销售渠道,让乡村的资源走出乡村,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乡亲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其二,传承与创新相结合。郭玉昌老农的治疗方法虽然传统,但却有着神奇的效果。这启示我们,在乡村发展中,不能忽视传统的智慧和技艺。我们可以将传统的农业、手工艺等与现代科技、创新理念相结合,为乡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广乡村的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开展乡村旅游,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乡村的魅力。同时,鼓励年轻人回归乡村,传承和创新传统技艺,为乡村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机遇。

总之,从郭玉昌老农的讲话中,张云市长找到了乡村致富的方向。

“只要我们善于挖掘本土特色资源,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就一定能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乡亲们走上致富之路。”

这是张云市长在第二天关于清源市“三个贫困县发展的思路”的常委会上的发言中的一句话。

思路有了,方法有了,下面张市长便开始准备物色人开始大干了——这万寿县的确是太贫穷了!

乡亲们的贫穷深深地刺痛了张市长的心,让他夜不能寐!

他必须要让这样的贫穷的面貌改变了!

回到市里的第二天,他开完了会之后,便带着筹备组的人再一次踏上了去健康村的路。

在这之前,他便给农业局的局长和粮食局的下令,要他们尽快调集一百吨的大米到健康村去。

等他们到的时候,整个村子里都传来了饭香味。张云市长问了一个小孩,郭玉昌老先生的家在哪里?

那个小男孩用手一指说:“你们一直走,往左边拐的那个院子就是。”

走进这位爱好药物的老者的农家小院,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神秘与生机的草药世界。

小院的围墙由粗糙的石块砌成,岁月在上面留下了斑驳的痕迹。院门是木质的,略显陈旧却结实稳固,推开门时会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一进院子,便能看到墙边摆放着一排排竹制的架子,上面晾晒着各种不知名的草药。阳光洒在这些草药上,散发出淡淡的草木香气。院子的角落里,有一个用石头垒成的简易炉灶,旁边堆放着一些柴火,想来老者时常在这里熬制草药。

院子中央有一块不大的空地,被开垦成了小小的药圃。里面种植着各种鲜活的草药,嫩绿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药用价值。一些小巧的花朵点缀其中,为整个药圃增添了一抹亮色。

院子的一侧有一个简陋的木棚,里面摆放着各种采药的工具和器皿。老旧的背篓、锋利的小锄头、古朴的陶罐,每一件物品都仿佛承载着老者对草药的热爱与执着。

在院子的另一角,有一张木制的摇椅,旁边的小桌子上放着一本翻开的药书和一杯还冒着热气的草药茶。可以想象,老者在忙碌之余,会坐在这里,一边品味着茶香,一边沉浸在药物的世界里,思考着各种草药的奇妙用途。

郭玉昌老农医一见张市长竟然找到他的家里来了,不禁惊讶地问:“张市长,你怎么到我这农家小院里来了?”

张云市长亲切地笑道:“老神医,我来求你办事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