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融合129600个自己 > 第63章 娄振华夫妇离开北城

四合院:融合129600个自己 第63章 娄振华夫妇离开北城

作者:独孤行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2:08:15 来源:小说旗

周六上午十点,娄家别墅。

“娄叔,内地不适合做生意,您现在年富力强,应该去港城发展。”张江河说道。

娄晓娥经常去他家,一来二去,张江河和娄振华变成了熟人。

振华轧钢厂还在的时候,他是厂里的采购员,娄振华是老板。

振华轧钢厂公私合营后,变成了第三轧钢厂,娄振华是厂里的董事。

“江河,难道我真的应该去港城?”娄振华有些迟疑。

“以您的能力,一旦去港城,定能再创辉煌,在内地受到的制约太多,唯有港城最适合您,等内地可以做生意了,再回来也不迟。”张江河笑道。

在张江河的劝说下,娄振华动了去港城的心思。

娄振华有三个妻子,其中两个妻子和另外几个孩子,早就去港城了。

娄晓娥的母亲谭雅丽,是谭家菜传人,也是娄振华的第三个妻子。

新龙国成立之后,只能一夫一妻,有些人选择离婚不离家。

电视剧哈儿司令里面的樊哈儿,就有几个老婆。

港城的一夫多妻,是七几年废除的。

在娄家吃了顿午饭,张江河骑车离去。

最近这段时间,他白天几乎都在龙鳞组装机器设备。

芯片需求不多,芯片生产线的数量也不多。

等芯片工厂投产,每天最多生产几千块90纳米制程的硅晶芯片。

“再过一段时间,我就忙起来了。”

川州的龙兴飞机厂,已经开始生产大飞机的零件。

大飞机的生产和组装,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作为大飞机的缔造者,张江河没办法置身事外。

新型雷达和激光炮,都是他研发出来的,去飞机厂出差,是必然的。

娄振华和谭雅丽商量一番后,再次找到张江河。

还在读书的娄晓娥,不愿离开北城。

看出宝贝儿女的真实想法,娄振华和谭雅丽乐见其成。

又过了几天,娄晓娥搬到禽院的张家,跟秦京茹住一个房间。

娄振华和谭雅丽,在张江河的帮助下,直奔港城而去。

龙兴集团在港城已是庞然大物,有北城背景的龙兴集团,老外都不敢招惹。

别看港城现在是米国人在管,米国人也不敢跟新龙国硬碰硬。

米国距离港城太远,对米国而言,港城鞭长莫及。

之前的抗星之战,龙国都赢了。

不动用超级蘑菇的情况下,龙国足以拖死任何敌人。

米国早已没落,如今的蓝星,是北苏和星国两强争霸的时代。

港城的很多外国人,是龙兴集团的海外渠道代理商。

谁对龙兴集团动手,无异于海外代理商的敌人。

抵达港城的娄振华,在龙兴集团的支持下,顺利买地建厂。

一个个探长打了招呼,港城的社团,对娄振华的产业敬而远之。

现在的港城,老外站在顶端,其次是探长,之后是社团。

榜上有名的富豪,在港城的地位也很高。

暂时闲下来的张江河,改造着家里的两间卧室。

一间卧室隔成两间,两间卧室变成四间。

他的木工技能、建筑技能,都刷到了宗师级。

半个月后,张江河前往川州飞机厂。亲自指点工程师和技工,组装激光炮和雷达。

测试雷达和激光炮,性能达到设计参数。

激光炮和雷达实战成绩,让无数人感到振奋和激动。

住在龙兴飞机厂的张江河,一边传授技术,一边主导大飞机的生产。

996研究所成立之后,其车间生产了大量的机器设备。

其中大部分机器设备,都被运到了龙兴飞机厂和龙兴燃油厂。

龙兴集团赚到的外汇,也有很大的比例,用于进口机器设备。

龙兴飞机厂已有量产大飞机、磷酸铁锂电池、激光炮、雷达的能力。

在龙兴飞机厂待了一个多月,张江河返回北城。

吃饭洗澡打淮茹,第二天上午,他去了一趟龙鳞。

翼展六米多的金雕,每天都很忙。有时它给超级蘑菇团队送猎物,有时它给龙鳞打猎......

早上八点多,张江河开车去城外转了一圈,回来的时候,车上多了两千多斤猪肉。

小世界的家猪,已有三千多头,家里吃不完,正好拿来完成采购任务。

明面上的张江河,是第三轧钢厂采购科的副科长。

他在厂里的名气不小,一是他能弄到猪肉,二是他打过厂长和傻柱。

第一次去食堂吃饭,被傻柱颠勺的张江河,就把傻柱打了一顿。

厂长孙仁义偏袒傻柱,张江河也没客气。

打了孙仁义和傻柱,啥事都没有的他,在厂里不出名都难!

吸收了轧钢厂的小宇宙源力,张江河驾车回到禽院。

休息了两天,他又去龙鳞上班了。

芯片生产线所需的零件,基本上都造出来了。

某些技术含量高的机器设备,需要张江河亲自安装。

不喜欢怼天怼地怼空气的张江河,只要没人招惹他,他也不会平白无故的去对付别人。

禽院的聋老太太提前升天,养老团变成了养老二人组。

贾东旭还没挂墙上,贾家的日子还过得去,易中海没有拉着院里的人给贾家捐款。

何大清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回一次禽院,何雨柱还没进化成舔狗战神。

何雨柱不记仇,谁得罪了他,要不了三天,他就会报仇。

或许何雨柱欺软怕硬,又或许何雨水从中说和,张江河跟何雨柱的仇,早就化解了。

为了带两个孩子,秦淮茹将街道办的工作辞了。

秦家村种植蘑菇,人均每月七八十块钱,看不上街道办的工作。

不知不觉间,一个个公社应运而生。

秦家村所在的公社,名为红星公社。

农村成立公社,开始集体种地,吃着大锅饭,记着工分。

参与劳动的人,每天记工分,没有参与劳动的人,都没有工分。

放牛有工分,捡狗屎有工分,种地有工分,喂猪有工分,打猪草有工分。

能给公社带来利益的,通通有工分。

住在城里,农村有地的贾张氏、范红梅、棒梗、小当,没有回村劳动,也就没有工分,今后公社的各种产出,都跟他们无关。

以前各种各的地,名下的土地,可以让人帮忙种。

现在记工分了,不参与劳动,就没有工分,粮食、猪肉等,都跟他们无关。

贾家只有贾东旭一个城市户口,粮食定量只有一个人的,贾家正式步入困难模式。

去粮站购买粮食,需要相应的粮票,在鸽子市、黑市购买粮食,价格比粮站贵一倍左右。

贾东旭现在是一级钳工,每月工资三十一块钱,除了他的粮食定量,贾家还得花高价钱购买三个人的粮食。

贾家日子窘迫,易中海想让人养老又舍不得付出,每月送贾家十斤棒子面,有时额外送两三斤面粉,有时再给几块钱。

为了填饱肚子,贾张氏让范红梅到处借钱借粮。

范红梅先是回娘家拿粮食,娘家拿不到粮食了,她就开始找院里的邻居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