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水浒:大宋脊梁高太尉 > 第125章 连环马与铁浮屠,钩镰枪与麻札刀(五)

经过彻夜的长谈,效果是卓有成效的。

高俅确立了将公孙胜打造为高家义子团,第一任团长的决定,也为未来的高家集团军,在大宋方面,找到了一位合格的统帅。

而发下毒誓,将全力辅佐义父的公孙胜,现在还不知道,他即将走上的,是多么波澜壮阔的光辉之旅。

当然了,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几年,甚至是十几数十年之后,两位当事人偶尔谈及这一次长谈时,才会感慨万千。

命运,竟然是如此的神奇。

只不过,此时此刻么,什么壮阔,什么光辉,什么神奇,统统都与他们无关。

因为,高俅还在带着义子们,一路上进行着看似幼稚,实则是大有深意的拓展活动。

……

十数日后,东都城外,北城一边,其门有四。

最东门,曰陈桥门,乃大辽人使驿路,大宋使团出使大辽归国,要走的,便是这陈桥门。

“公孙哥哥且看,东都新城每百步,设马面、战棚,又密置女头,每两百步,置一防城库,贮守御之器,再有二十兵丁,称广固兵,每日修造泥饰,查漏补缺。”

这一路上,花荣对公孙胜的智计、人品,皆是叹服,已经彻底成了这位入云龙哥哥的小迷弟,除了义父,现在这位异姓兄弟,已经成了他第二佩服的人。

他出身禁军,初时也曾在这城楼上守过值,对东都有的城防自是如数家珍。

得知公孙胜最近在研究攻城、守城方面的事,花荣自然不会放过这等拉近关系的好机会,对着城头指指点点,不停的介绍了起来。

一向与花荣不对付的鲁达,其实对公孙胜亦是大为认可。

别的先不说,自打公孙胜带着他和武松,体验了一把红云牌直升机,鲁达与武松,便彻底的迷恋上了那种风驰电掣的感觉。

要知道,他俩都骑不得马,走路全靠两条腿,自打出生以来,就没尝试过六十迈以上的速度。

嗯,他们本不知道六十迈是什么意思,纯是听高俅胡绉的。

“公孙哥哥,在下面看有甚意思,带俺俩飞上去看,那才爽利!”

鲁达见公孙胜盯着城头的布局,看的津津有味,眼珠一转之下,便有了主意。

只见一个肥硕的身子轻轻一拱,一下将身形瘦削的花荣,从公孙胜身边拱开了老远,鲁达则若无其事的,飞快的补上了位置,殷勤的劝解了起来。

“是极,是极!咱飞上去看!”

骑马头晕,坐红云却是精神亢奋的武松,则是很有默契的补上了公孙胜的另一边,打起了配合。

“不行!”

花荣闻言,俊脸一板,剑眉倒竖,拉上林冲,又挤回公孙胜身边,佯怒道:“要上去看,也得带上我与林冲,我原本不过是禁军小卒,他可是八十万禁军教头!”

无端被卷入是非的林冲,一脸的无奈,但却没有反驳。

他其实吧,也想体验一下飞翔的感觉,只是一直不好意思开口罢了。

“莫争,莫争。”

公孙胜着力安抚,劝道:“眼下人多眼杂,莫要惊了百姓,待夜深人静,咱们得空了再来飞!”

“一言为定!”

鲁达与武松对视一眼,乐得眉开眼笑。

“哼!”

花荣轻哼一声后,冲着鲁达,来了一句:“来时,别忘了唤上林冲,与我!”

“晓得啦!”

鲁达不耐烦的一挥手,又引得花荣的一通数落。

望着吵吵闹闹的义子们,高俅站定在城门外,老怀畅慰。

这一路上,也不枉他挖空心思去想,那些想想就要起鸡皮疙瘩的拓展项目。

让一帮武艺高强的绝顶高手,其中一个还是会法术的得道高人,时不时的凑一起,做些奇奇怪怪的项目,也就是高俅的威望足够高,换了别人,哼哼!

公孙胜的雷、花荣的箭、鲁达的水磨禅杖、林冲的镔铁枪、武松的牛耳尖刀,哪一样不是杀人不见血的利器!

“义父,怎地不入城?”

公孙胜初来乍到,对大宋都城的一切,皆是感到新鲜无比。

他在城门口端详了好一会后,已经把这一带的城防布置,看了个通透,不能说完全了然于胸吧,也算是相当的熟悉了。

正当他想进入城门,再去观察城内的布局时,却讶异的发现,他义父,大宋使团的正使,仍垂手肃立于城门一侧,闭目养神。

“非宣,不得入。”

高俅双目微闭,轻轻说了一句。

“可是……”

公孙胜一怔,说道:“昨日不就安排人回来送信,枢密院礼房,接理来说,今日应该派专人来交接才对啊。”

“就是,自打出了高唐州,义父便不让洗脸,本还想着到了东都,能好好的洗漱一番……”

花荣也在一旁抱怨着。

鲁达他们还好,不让洗脸,不让洗澡,也不觉得有什么不适。

可花荣不同啊,他,有洁癖!

“嘘……”

林冲扯了扯花荣的袖子,提醒他莫吵到了义父。

高俅的嘴角,轻轻一扯,淡然道:“等。”

“喏!”

公孙胜似是猜到了什么,收起了走马观花的心思,连忙招呼一众兄弟及亲卫,整齐的站定于高俅之后,静默站立。

东都的四个城门,人来人往,可谓是车水马龙,热闹的紧。

初时还没人在意,时间一长,便有人发现了,一队风尘仆仆,却神情肃穆,宛如一棵棵松柏,笔直的站立于城门一侧。

尤其是为首的那个,最是吸引路人的瞩目。

在一群灰噗噗的侍卫簇拥下,站立在队伍最前端的这人,竟是一个身长八尺如银,面似堆琼,唇若涂朱,仪表好似神仙中人的风流人物。

最最让人人称奇的,是这人身上的紫色官袍,尤为扎眼。

按大宋官制,官至节度使,官家皆会御赐紫衫黑花官袍,也就是说,此人能着紫袍,便说明他,至少官至节度使,甚至更高。

可堂堂的朝堂大员,为何会立于城门之外,还一站,就是小半天呢?

过往的行人中,自有眼力不凡,见多识广的。

只见有一文人打扮的中年汉子,指着那紫袍大员,故作瞠目结舌状,结结巴巴的大声叫唤:“金眼睛,金眼睛!”

“甚么是金眼睛?”

汴京最不缺的,便是闲汉泼皮,自有好事之徒上前发问。

“金眼睛,全称乃是,盘雕金眼睛紫窄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