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水浒:大宋脊梁高太尉 > 第129章 连环马与铁浮屠,钩镰枪与麻札刀(九)

日落西山,卯时,汴京城,北门。

日出而开,日落而闭,是城防最基本的常识。

眼瞅着,城门官就要下令关闭城门了,大宋使团,仍肃立在城门外。

高俅他们这一站,便是一整日。

随着一波又一波的百姓、行商来了又去,去了又来,闹也闹了,骂也骂了,就是不见枢密院来人。

哪怕是,随便来个阿猫阿狗,都没有。

就当所有人以为,大宋使团,今日怕是得在城门外风餐露宿,苦苦捱上一晚了,却不想,陡生变故。

“高俅何在?”

一个身着绯色官袍,年岁不过二十七八,面上却是一脸的骄纵神色,带着三五十个差人的青年官员,急匆匆的赶在城门关闭前,来到了陈桥门外。

“某,乃高俅!”

站了足有数个时辰,中间最多趁着解手的空档,稍稍歇歇脚力,高俅早就等的不耐烦了。

心情不爽,语气么,自然也不会和善多少。

“哼!”

一向眼高于顶的青年,见高俅这副态度,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怒声道:“左右,将此獠,拿下!”

“喏!”

身后的三五十名差人,平素里拿人拿惯了,别说是二品,还是武官,便是文官,正一品的,也不是没经手过。

他们这部门,可是大有来头,俗称的见官大一级,便是他们了。

“谁敢!!!”

见对方不由分说,就要上前拿人,高俅的义子们自然不干了。

以公孙胜为首的几人,一字排开,拦下了气势汹汹,人数要多上数倍的差人。

其中性子最暴烈的鲁达,甚至将水磨禅杖高高举起,但凡有哪个不开眼的敢上前一步,他便会让人见识一下,人脑子与狗脑子,有甚么区别。

武松也是,手擎两把牛耳尖刀,一双虎目通红,直愣愣的,瞪着来人,只待一声令下,便会冲进人群,杀个痛快。

花荣,更不用说,早就张弓搭箭,瞄准了那绯袍官员。

他有十足的把握,一息之内,便可取了对方小命,是不消出第二箭的那种。

林冲,这一次倒是没怂。

他的手,紧紧的把住了镔铁枪,只是微微颤抖的枪尖,多少出卖了他内心的激荡。

还有公孙胜,虽然他的法术不能对普通人使用,可他才不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弱书生。

他背上的那一把松纹古剑,已然出鞘。

当然了,还有周怀安。

在他的示意下,亲卫们早就暗中上好了弩箭,只待一个手势,便可乱箭齐发。

就在局面千钧一发,一触即发之时,高俅,发话了。

“你,要拿某?”

穿过义子们的守护,高俅缓缓走到队伍的最前方,扫视了一眼绯袍,哑然失笑。

“高俅!”

这青年自诩出身不凡,走到哪,都有人捧着,哪受过高俅这种奚落的眼神,于是怒声道:“大祸临头还不自知,哼,待进了推勘院大牢,看你还怎么笑得出来!”

“推勘院?”

身为官场老油子,高俅一下就抓住了对方话语中,极为重要的信息。

对方,是推勘院的制勘!

这里需要简单说一下宋时的司法机构,分为常设的与临时的,常设的有,开封府、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临时的,则有制勘院、推勘院。

按宋时惯例,群臣犯法,体大者,多下御史台狱,小,则开封府、大理寺鞫治焉。

若是特事特办,出自皇帝旨意,承诏置推者,谓之制勘院。

而事出中书,则曰推勘院。

也就是说,来拿高俅的这人,是出自中书,受的是临时委派。

这,就很值得耐人寻味了……

“哈哈哈……”

心中有了十足底气的高俅,仰天长笑。

有这种好机会,不装一波,又怎么对得起辛辛苦苦,一天站下来,都有些水肿的两条大长腿呢!

那绯袍青年,第一次见到被抓之人,不仅不怕,反而仰天长笑,不禁感觉到一种浓浓的羞辱味。

是的,就是羞辱!

可是,还没等他发作,高俅的笑声,却从畅意,猛的转变成了悲愤。

那笑声中的委屈与愤怒,是个人,只要不是聋子,都能听得出来。

他这是,怎地了?

狐疑的望着高俅,绯袍青年,倒是被震住了。

“孩儿们,脱衣!”

高俅将悲怆的笑声一敛,沉声下令。

“喏!”

“喏!”

“喏!”

“喏!”

“喏!”

五声各不相同,但同样悲愤的应答声,同时响起。

眨眼之间,五个精赤的上身,在夕阳的余晖下,熠熠生辉。

高俅拉过鲁达,将他的后背,一览无余的展示给所有人。

“鲁达,某之义子,辽人鱼头宴,搏熊的好汉!”

高俅指着鲁达背上的字,大声吼道:“大伙看看,这是甚?”

接着,他又拉过武松,冲着众人厉声道:“武松,某之义子,辽人鱼头宴,刺虎的英雄!”

拉过花荣,又道:“花荣,某之义子,玉津花园与辽人斗箭,一箭双雕,压的辽人铩羽而归,替大宋省下三十万贯岁供的大功臣!”

“林冲,某之义子,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公孙胜,某之义子,本是世外清修之人!”

“诸位,请仔细看看,他们背上刻的,是甚!”

高俅的指尖,仿佛是有魔力一般,在一一划过义子们的后背的同时,牢牢的将所有人的目光牵引着。

“尽忠报国,济世安民!”

不知从哪边传出一声低吼,引得观围之人,纷纷动容。

“尽忠报国,济世安民!”

“尽忠报国,济世安民!”

“尽忠报国,济世安民!”

……

如果说之前百姓骂蔡京时,还是七嘴八舌,毫无章法,那此刻的情形,就好似排演过无数遍一般,整齐划一,气势磅礴。

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在陈桥门口,被反复高呼,盖过了所有杂音,久久未曾停歇。

……

大内,宣和殿。

“官家,北门,又闹将了起来,只不过……”

杨戬的声音极小,生怕打扰了正在练字的徽宗。

“说。”

潜心练字的徽宗,不为所动。

“只不过这次,不是骂太师,而是在喊……尽忠报国,济世安民……”

杨戬偷抬头,瞄了一眼,发现徽宗的笔一顿,便马上又垂下了头。

“尽忠报国,济世安民?”

徽宗咂摸两声后,也没了练字的心情,将手中的笔胡乱一丢,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这二郎,有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