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水浒:大宋脊梁高太尉 > 第171章 木秀于林风催之,崇文抑武是祸端(一)

高俅的思政课,对每一个义子的套路,都是不一样的,可谓是因材施教。

其结果么,也都是可喜的,卓有成效。

在一通丛林法则的洗脑下,本就信奉功名只向马上取的呼延灼,对高俅的佩服之情,犹如滔滔江水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听义父一席话,孩儿委实是受益良多!”

呼延灼真心实意的,感慨了一句后,躬身请示:“孩儿乞保二将为先锋,同提军马,快速平定梁山贼寇,继而或北上,或西进,以求替大宋收复故土!”

高俅听后,却没有马上答应,而若有所思。

“义父,有了此二人相助,梁山必定手到擒来!”

呼延灼还以为高俅是担心那二人的能力,连忙道:“这二人一个姓韩名滔,武举出身,善枣木槊,人称百胜将,另一人姓彭名玘,累代将门之子,善使三尖两刃刀,人称天目将,孩儿愿力保,此二人,皆是武艺出众之辈。”

“……”

高俅沉吟一番后,突然展颜一笑,大度道:“既有灼儿担保,一会便差人去调取便是。”

“谢义父!”

浑然不觉的呼延灼,还在为得了两大助力而高兴,却不知,高俅看他的目光中,多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待称心如意的呼延灼走后,一直隐在暗中的公孙胜,来到高俅身边。

“义父为何不将实情,告知呼延兄弟?”

公孙胜有些没想明白,都一家人了,为何还要瞒着呼延灼。

“世家子弟,心气高,是通病。”

高俅摇摇头,又说道:“告不告诉他,这一仗,他都得输。”

“可呼延灼武艺高超,义父又以连环马这等精锐骑兵托付与他,梁山那边,怕是讨不了好啊?”

公孙胜还是不解,为何义父这么不看好呼延灼。

“他的对手,可不只是梁山啊……”

高俅叹了口气之后,缓缓揭开了谜底:“在大宋,木秀于林,风必催之,这就是武人无奈。”

“义父是说……小蔡相公那些人?”

公孙胜以前没有接触过朝堂上的那些龌龊,自然是没有概念,但他领悟能力超强,一下就猜到了高俅的潜台词是什么意思。

“不错!”

高俅眯着丹凤眼,阴测测道:“以某推测,呼延灼战事不顺也就罢了,若他旗开得胜,蔡攸那些人就坐不住了,连环马这等利器,怎么会落于旁人之手,他们定会变着法子,把这支精锐据为己有!”

“可这五千匹战马,本是义父从辽人那……”

公孙胜话未说完,便住了口。

因为他不傻,大宋,毕竟是文人当权,而文人,又有什么做不出来呢。

“那我们就眼睁睁的,看着好不容易打造出来的连环马,就这么替人做嫁衣么?”

公孙胜虽然能想明白,但却是不甘心。

“替人做嫁衣?”

高俅仿佛是听到了好笑的笑话一般,呵呵一笑,然后面带嘲弄,幽幽说道:“某的东西,保不住,那便毁了,一拍两散!”

“毁了?”

公孙胜一急,连忙劝道:“义父,切不可意气用事啊……”

“非是真要毁了。”

高俅狡黠一笑,冲着公孙胜眨了眨眼,拉着他小声嘀咕了起来。

“你去安排汤隆,找徐宁……”

“是……”

“若是蔡攸真动手……”

“是……”

“到时便让呼延灼……”

“是……”

……

好一通秘议之后,公孙胜面带喜色,心中对义父的高瞻远瞩,佩服的那是一个五体投地,无以加复。

“义父此计,可谓是一箭三雕,精妙绝伦呐!”

“哦,说来听听。”

高俅有心点拨这个最为看好的义子,想让他更快的成长为,独挡一面的得力助手。

“那恕孩儿班门弄斧了。”

公孙胜稍加组织,便说道:“其一,重建连环马,收服呼延灼,其二,连环马初战必胜,可替义父扬名,其三,有人来夺,便让梁山大破连环马,顺势将平乱不利的责任,甩给对方!”

“不错。”

高俅先是给出了一个认同的笑容,接着提醒道:“梁山大破连环马后,那就可以连马带甲,全部转为私军,到时你的麾下,便多了一支精锐骑兵了!”

“呀!”

公孙胜闻言后,一阵汗颜,他有些懊恼,怎地把私兵这事给忘了。

“那就是一箭四雕……”

公孙胜有错有改,立马纠正了之前的说法。

其实,也有可能是一箭五雕……

高俅在心中,暗暗的,补了一句。

为什么说是也有可能呢,那是因为,他也不知道,第五雕,会不会派上用场。

一切皆有可能,不是么……

……

旬日之后,韩滔、彭玘已到汴京,径直到了殿帅府,参见了太尉高俅并主将呼延灼。

次日,高俅带着众人,都去了皇家御教场,操演武艺,不出意料的,得了徽宗不少的夸赞与赏赐。

待回了殿帅府,高俅于白虎节堂发号施令:“呼延灼!”

“孩儿在!”

“公事当前,职务相称!”

“喏!末将在!”

“某奉天子令,着你拣选三千马军,五千步军,兵发济州,收剿梁山泊!”

“末将遵令!”

当日,呼延灼选讫连环马铠甲三千副,步军皮甲五千副,长枪二千根,衮刀一千把,弓箭不计其数,火炮铁炮五百余架。

是的,这一次,高俅还特意安排了凌振与汤隆随行,将这些天赶制出来的五百余架震天雷一并带去,权当是实弹演练了。

出城的时候,重现百年荣光的连环马,可谓是出尽了风头。

有诗为证:

鞍上人披铁铠,座下马带铜铃,旌旗红展一天霞,刀剑白铺千里雪,弓弯鹊画,飞鱼袋半露龙梢,箭插雕翎,狮子壶紧拴豹尾。

前锋百胜将,中军呼延灼,后军天目将,率领马步三军人等,浩浩荡荡,杀奔梁山泊而去。

于此时,城头之上,则来了几个不速之客。

“这连环马,端的是不凡呐……”

蔡攸望着远去的军队,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辽人的战马,加上传世的连环马铠甲,光这卖相,就甩汴京城里的禁军好几条街了。

“……”

邓洵武虽然没吱声,但他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那支精骑兵。

“恩相,这等虎狼之师,岂可操于武人之手!”

秦桧虽然官小,但那天朝会上的举动,却是得了蔡攸的欢心,也算是因祸得福,成了心腹之人。

蔡攸本就动了心思,又听了秦桧之言,更是深以为然。

只见他眉头紧锁,眼神闪烁,良久之后,轻轻吐出一口气,若有所指的,说了一句让秦桧喜笑颜开的话。

“不错,既是虎狼之师……又怎能缺了行营兵马都监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