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水浒:大宋脊梁高太尉 > 第190章 金枪大破连环马,晁盖发兵曾头市(十)

三千连环马全军覆没的消息,传至汴京后,引起了轩然大波。

尤其是民间的各种说唱艺人,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加工的如评书、话本、诗词、歌舞剧等等,一下就把整个事件的内幕,有侧重的,呈现在世人面前。

《三千连环马大破十万贼寇》,这是说连环马以寡敌众,战力惊人的。

《群英战双鞭》,这是说呼延灼勇不可挡,武艺超群的。

《连环马临阵换将》,这是说朝中有宵小作祟,看不得连环马大展雄风,急着安插人手,抢班夺权的。

《秦都监飞扬跋扈,连环马孤军深入》,这是说连环马在奸人秦都监的弄权之下,只能无奈的,以骑兵深入水泊,最终不幸全军覆没。

……

艺术最大的魅力,是可以通过夸张的手段,有选择性的,将创作者想表达的内容,进行传播、放大,再传播,再放大……尤其,结局是很悲惨的那种。

毕竟,悲剧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唯有悲剧性的东西,才能永恒。

诸多的艺术作品,连环马的英勇善战,呼延灼的勇猛过人,不出意外的深入人心。

而刚刚因为连环马的初战告捷,才对大宋的战力燃起一丝丝信心的大众,很快就被接下来的消息,给激怒了。

是的,彻底的给激怒了!

一百年前打不过辽人,大宋的百姓也就忍了,五十年前打不过西夏人,大宋的百姓,也忍了。

可如今,威名赫赫的连环马,竟然在攻打一个小地方的匪寨时,离奇全军覆没了。

这可就让刚刚才看到点希望的民众,完全不能接受了。

有时候就是这样,一直没有希望也就罢了,可才给人希望,又马上掐灭,这不是活生生的玩弄感情,作弄人么!

若是没有那些民间艺术家不遗余力的创作,或许,义愤填膺的大众百姓们,会将怒火倾泻在连环马统帅身上。

可有了品种繁多的剧目传播,呼延灼光辉的形象,不仅没有半点损伤,相反,还显得格外的高大。

因为,刚刚才以三千大破十万的他,也是受害者!

大宋的百姓啊,就是这么的善良。

可善良的人,一旦发起火来,也是很可怕的。

所以,造成这一恶劣事件的罪魁祸首,秦都监秦桧,提前三十年,成为了天下皆知的大奸人。

秦都监的名声,可谓是顶风臭十里,属于人人喊打的那种。

连带的,也让行营兵马都监,这一用来钳制军队主帅的差遣,变得臭不可闻,纷纷避之不及。

这也是高俅在布局连环马一事中,为将来在改革军事制度上,埋下的一个最大伏笔。

汴京东城门外,高俅一行人,正朝着正东方向,缓缓而行。

“义父,诸事皆已如预料的那般,顺利的落实了。”

“由它去。”

松松垮垮,骑着一匹通体雪白,唯有四只马蹄金黄的宝驹,配上一副懒洋洋的神情,任谁都想不到,此人便是最近闹的沸沸扬扬,让朝野都为之震动的连环马事件,幕后最大的黑手。

义父,真乃是高人也!

望着将整个汴京城,乃至大宋全境搅的风起云涌,却只是轻飘飘的吐出由它去,三字便给打发了,公孙胜的心里,不由自主的浮现了一句诗。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

此时,蔡攸书房里,秦桧正在经历着一场狂风暴雨。

“废物,你就是个废物!”

砰砰砰……

茶杯、毛笔、砚台、镇纸……各种书房中,可能拿来砸人的物件,如雨点般的落在了秦桧头上、身上,好不凄惨。

但让暴怒中的蔡攸,也为之动容的是,秦桧,竟是一动不动,任由这些物件砸的他头破血流,却仍是一声不吭。

“废物,你是傻的么,连躲都不会!”

砸累了的蔡攸,见秦桧任他百般凌辱,却始终是一副逆来顺受的模样,没好气的骂着。

好险,这一关,总算是过了!

秦桧一听蔡攸的语气,便知方才的一番做作,见了成效,今天算是可以逃过一劫了,不由的就是心中一松。

但只是逃过一劫,并不是他最终目的。

对于性格坚韧,且有着雄心壮志的秦桧来说,不够,远远不够。

他要的,是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小人做错了事,受点责罚还要躲,那才是愚蠢透顶!”

秦桧现在的样子,说不出的忠心耿耿。

看在蔡攸的眼里,则又是感触良多,效果非凡。

这年头,聪明人多的是。

可越是聪明的人,小心思就越多,小心思越多,担当,便少了。

如此有担当的人,可不多见啊。

蔡攸盘算了一下蔡党里的走狗们,聪明人,有,忠心的,也有,可又聪明又忠的,那就唯有眼前的这个秦桧了。

此人,可大用!

蔡攸很快就有了一个论断,这秦桧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万不能因为做错一件事,便给埋没了。

“说说吧,你错哪了?”

既然心中有了计较,蔡攸便有心点拨一番,也好让这个难得一见的人才,再成长的快一些。

“小人此行,犯了三个大错!”

“哦?”

蔡攸暗暗吃惊,他自己不过才想到两个,而秦桧,居然说有三个,这就不免让他多了些兴趣。

“那说吧。”

吃惊归吃惊,但面上的镇定,还要是装一装的,蔡攸微微闭眼,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

“是,恩相。”

一直跪着的秦桧,抬头偷飞快的瞄了一眼,老老实实的,开始了自我批评。

……

就在整个大宋朝野,在为连环马折损于梁山泊而扼腕叹息的同时,事件的另一方,梁山之上,并没有想象中的喜气洋洋,而是陷入了另一场更大的风波。

“曾头市怎敢如此无礼!”

聚义厅中,晁盖怒不可遏,暴喝道:“我须亲自走一趟,不捉得此辈,誓不回山。”

“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小弟愿往!”

宋江则是苦劝。

晁盖哪里听劝,摆足了大头领的威风,一意孤行。

“不是我要夺你的功劳,你下山多了,厮杀劳困,我今替你走一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