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水浒:大宋脊梁高太尉 > 第240章 大名府收玉麒麟,梁山卧底添关胜(五)

“说吧,你意欲何为?”

既然想不通,那便不想了,高俅开门见山,直接发问。

当然了,在问话之前,惜命的高俅还不忘给身边的花荣与鲁达,一人一个严加戒备的眼神。

高俅:稍有不对,即刻动手!

花荣:明白!

鲁达:明白!

高俅瞄了眼离自己仅有数尺距离的窗户,心中大定!

哼,有鲁达在前面顶着,以花荣的箭术,数息之内便可射空随身箭囊里的十二支七星凤鸣箭,即便玉麒麟武功再高,就这么点距离,只怕也是够他吃一壶的了!

至于在花荣全力施为下,鲁达会不会被误伤,就不是高俅的考虑范畴了。

毕竟养子千日,用在一时嘛!

再退一万步,有鲁达上前抵挡,花荣在后面放冷箭,总能争取出逃命的时间,高俅来时,早就把整个卢宅的地形给记在了脑子里,怎么最快速度跑出去,他还是有十足把握的。

真到了那时,他还不信了,这玉麒麟在林冲、鲁达、武松、花荣的围攻下,还能讨了好去,实在不行,他甚至都想好了,让公孙胜破例出个手,招来神雷将这卢府劈它个稀巴烂,就当是……就当是替大名府的百姓求雨了。

跪在地上的卢俊义当然不知道,他心目中高高在上的高青天随时准备翻脸,甚至,已经阴损的做好将他卢俊义,连人带宅子劈成稀巴烂的打算了。

“高太尉容禀,小人想见太尉不是一日两日,可谓是朝思暮想,望眼欲穿呐!”

卢俊义面带喜色,一脸诚恳,掏心掏肺的说着心里话。

只不过,他这话吧,说得那是一个真心实意,可听在高俅的耳里,却全然是变了味。

朝思暮想?

望眼欲穿?

还……一日两日?

早已认定卢俊义是有特殊癖好的那类人了,听到他说出这种令人浮想联翩的虎狼之词,高俅不自觉得就是菊花一紧,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好你个卢兔子,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还是猪油蒙了心,还真特么的把主意打到老子头上了……

给老子等着,一会就把你大卸八块!

就在高俅强忍着生理上的恶心,和心理上的愤慨,正要向鲁达与花荣发出动手的信号时,不知道马上就要大难临头的卢俊义,却还在表达着对高俅的敬仰之情。

“太尉在阳谷锄奸,在番邦扬威,真可谓是国之脊梁,大宋之擎天白玉柱呐!”

卢俊义说话时一脸的心驰神往,看在高俅眼里,却是无比的毛骨悚然。

忍不了,真的忍不了了!!!

已经处于爆发边缘的高俅,将手中的折扇捏得嘎嘎作响,若不是这小玩意儿用料考究,只怕日后西方世界鼎鼎大名的神器,那把传说女人拿了能征服男人,男人拿了能征服世界的月老的法杖,就得当场报销在这大名府了。

“给某……”

说时迟,那时快,正当高俅杀心大起,动手的号令都已经说了一半的时候,卢俊义接下来的话,却是让高俅硬生生的憋了回去。

“燕青,还不见过你高叔父!”

“高叔父?”

燕青一脸愕然,自己不过是卢家的奴仆,连家主卢俊义在这高太尉面前,也不过就是个斗升小民而已,凭甚么自己就能攀高枝儿,唤人家作叔父?

“不错,正是高叔父!”

卢俊义冲着燕青郑重的点点头,又面朝高俅,一脸希冀的问道:“不知高太尉,可记得燕达否?”

“燕达?”

正在纳闷的高俅,听到燕达两字,倏然一惊。

要知为何高俅会如此反应,便要先说一说,这燕达是甚么人。

燕达,字逢辰,开封府人,擅骑射,勇武过人,内殿崇班出身,神宗初年任延州东路都巡检,随名帅种谔经略西北,后平吐蕃木征、越南李朝,可谓是战功彪炳,武勋累累,后哲宗朝迁殿前都指挥使,也就是高俅如今的官职,另外还总领宿卫,最后谥毅敏。

简单一点来说,燕达此人,凭真材实料,一步步走到了大宋武人的巅峰,可不是高俅这种关系户可比的。

可是燕达于元佑三年便离世了,怎么卢俊义无端端的,会提起这人?

高俅心思急转,眼神不住的在卢俊义与燕青身上乱瞟。

卢俊义……燕达……燕青……

嘶……

“燕达,是你何人?”

突然间,灵光一闪,高俅问向燕青。

“燕达是何人……小人……小人不知啊……”

让高俅倍感诧异的,是燕青一脸茫然,完全说不出个所以然。

嗯?

燕青的反应,出乎了高俅的意料,不由的让他大皱眉头。

难道,猜错了?

不应该啊……

一时间,高俅对于自己一向神准的的判断,倒是产生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好在卢俊义接下来的话,让他松了一口气。

“太尉莫怪,燕青确是不知……”

卢俊义见高俅皱眉,心中忐忑,连忙说起了其中的原委,更是牵扯出了一桩陈年旧事,或者说,一桩陈年冤案。

原来,燕青不是别人,正是燕达之孙,还是唯一在世的嫡亲血脉!

当年燕达离世,哲宗还算是优待燕家,除了给燕达上了毅敏的谥号外,还擢燕达之子,燕青之父为阁门使。

阁门使,宋朝置,掌朝会、游幸、宴享,文武官员自宰相、宗室亲王以下,及外国使节朝见、谢辞,按品秩引导叙班,赞其拜舞并纠失仪之事。

阁门使这职位吧,虽不算位高权重,但也算是天子近侍,前途那自然是一片光明。

若是一切顺利,燕青之父待攒够了资历,不说位及人臣吧,混一个紫袍大员,外放去做一个节度使,还是绰绰有余的。

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燕青之父不知怎地,就卷入了党争,被当时还是翰林学士的梁中书,给重重的参了一本,结果落得个抄家之罪。

要知燕家乃是武人世家,燕青之父亦是武官,头上可没有士大夫这层护身符。

一个武人,得罪了梁中书,那便是得罪了整个蔡党,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十多年前,正是蔡党大肆打压元佑党人最疯狂的时候,名满天下的司马光、苏轼之流都落得个流官千里的下场,一个小小的阁门使,被灭了满门,根本就没翻起半点的浪花。

只不过烂船也有三斤钉,燕达戎马一生,最后官至殿前都指挥使,自然也是有几个心腹故吏的。

其中,一名卢姓家将,在事发当晚,便举家带着还在襁褓之中的燕家嫡孙,偷偷溜出了汴京城,掩藏形迹,隐姓埋名的躲了起来,总算是躲过一劫,好歹替燕家保住了一丝血脉。

“所以,他才是主人,你却是家将?”

高俅指着燕青,有些不可置信的,望向卢俊义。

“太尉英明,不过……”

卢俊义郑重的点点头,继而又摇摇头,纠正了一句。

“准确来说,燕青,确是主人,而小人,不过是家将之子!”

卢俊义此言一出,不止让高俅啧啧称奇,更是让燕青惊叫出声。

“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