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水浒:大宋脊梁高太尉 > 第63章 宋公明醉吟反诗,一失足成千古恨(三)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宋江啊,宋江,你这可是,完全是自找的啊!

听完最后一句诗,高俅心中不知该可怜宋江呢,还是该笑他太傻,太天真。

当着自己这个当朝太尉的面,他是怎么敢念出这句,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此等大逆不道的反诗呢?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黄巢是哪一位,搞清了这位的生平,那也就清楚,为何宋江说敢笑他不丈夫,就是有意谋反。

黄巢,唐末反贼,大齐政权的开国皇帝,自号冲天大将军。

此人原本是个举人,但奈何考运不济,数次考不中进士,当不得官,于是满怀愤恨的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便全身心的投入了造反事业中去。

不得不说,那首《不第后赋菊》,还是很拿得出手的,要比宋江的,高明不知多少倍。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看看,写菊不见菊,却又全是菊,高明的,不是一点点啊!

再说回这猛人的生平。

经历种种波折,中间一度降唐,复又叛唐,最终于广明元年,攻入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但两年后,便被唐僖宗麾下节度使唐弘夫给赶出了长安。

而此人的部将朱温,则是正式覆灭唐朝,后梁王朝的开国皇帝。

再说回宋江这诗,黄巢都造反当上皇帝了,宋江敢笑黄巢不丈夫,那就说明在他宋江心里,他要做的事,比黄巢做下的,还要大。

那么,有意思的就来了,宋江,他到底想干啥?

聪明人,很容易就能推导出,宋江能干的,怕只有是一统天下,江山永固喽!

只是很可惜,在场的人里,除了高俅这个聪明人,再无第二个,能牵强附会,想到这一出。

而有心挖坑的高俅,自然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去说破。

“嗯,不错,不错!”

摇头晃脑,装作陶醉模样的高俅,看似无心,实则有意的说道:“如此佳句,不题在墙上供后人瞻仰,甚是可惜啊,可惜啊……”

醉眼迷离的宋江,哪里猜得到,他正一步一步踏进高俅精心编织陷阱。

他此时啊,得意还来不及哩!

他迈着豪迈的步子,一把夺过花荣手中的毛笔,狠狠的在砚台中蘸足了墨汁,兴冲冲的走到苏大学士题字的那面墙,一气呵成的写下了他那,有些不知所谓的反诗。

“落款,落个款啊!”

高俅见宋江写完了就往回走,连忙贴心的提醒。

这黑厮,你不落款,怎么知道是你宋江写下的反诗!

哼,你这手字,当真是狗屁不通,还不如……

就在高俅不住腹诽的时候,宋江又去在诗后大书五个字:郓城宋江作!

写罢,宋江掷笔在桌上,又自歌了一回,再饮数杯老酒,便不胜酒力,昏昏欲睡。

见到宋江丑态大出,身为介绍人的武松,面上有些不好看了。

“太尉恕罪,公明……宋江这厮……”

心中着实着恼的武松,原本公明哥哥已经在嘴边,又咽了回去,直接以宋江这厮相称。

“无妨,无妨啊!”

心情很是不错的高俅,高兴的不止是拿住了宋江的命门,还有武松的态度也让他甚是欣慰。

“来人啊,这位好汉醉了,送他回两院押牢去!”

高俅不想节外生枝,直接安排了人,将醉成一摊烂泥的宋江送了回去,省得他醒来看见墙上的反诗,再把它铲了去。

待宋江去后,众人酒也喝了,词也赏了,便想着,是不是该上路了。

花荣请示道:“义父,趁着天色尚早,咱们过江吧?”

“过江?过什么江?”

高俅却是装着想起来什么,一本正经道:“此处,乃是吾师,苏大学士故游之地,某,甚念吾师,故而想再留几日,好好的缅怀缅怀。”

“甚?缅怀?”

花荣生怕听错了,还特地再确认了一下。

这一路上,喊着快马加鞭,早去早回的,是谁啊?

还不是他的好义父,新婚燕尔的高太尉么!

一路之上,也不是没路过留有苏大学士墨宝的名胜古迹,风景人文比这浔阳楼好的,那是多了去。

怎地当时不曾见说要缅怀,反倒是这平平无奇的一座酒楼,却勾起了对苏大学士的缅怀之情了呢?

想不通,想不通!

很是想不通的花荣,不确定的问道:“那……是几日?”

几日?

高俅翻了个白眼,心道,老子哪知道是几日。

那个热心群众要几日来,便是几日!

不错,高俅因为并不知道那个举报宋江写反诗的人,具体是哪一路英雄,便只能祭出最无奈的一招,守株待兔!

虽然名义上背负了出使辽国的重任,但高俅认为,为了确保将宋江逼的走投无路,他一定要守住那面题有反诗的墙,直至等到那位英雄的出现。

高俅反复对自己说,为了逼宋江这黑厮走投无路,在这浔阳楼里,吃吃喝喝等上些日子,是值得的!

于是,以高太尉为首的大宋使团,就在浔阳渡口的浔阳楼里,扎下了根。

且说这江州对岸,另有个城子,唤作无为军,城中有个闲通判,姓黄,双名文炳。

此人饱读圣贤诗书,却从不做圣贤之事,惯是一个阿谀谄媚,心地匾窄之人。

当他闻知新上任的江州知府蔡九,乃是当朝太师的亲眷,便起了攀附的心思,时常过江来谒访知府,指望他引荐出职,授个实缺。

只不过,他倒是去了几次,却是连交心话,都不曾说上几句。

原因么,也很简单,人微言轻。

蔡九肯见他,还是看在他提了礼物的份上,但也仅此而已了。

这一日,黄文炳闲坐在家,无可消遣,便又起了钻营的心思。

他带了两个仆人,买了些时亲礼物,自家一只快船渡江而来,径直去了蔡九府上,却不巧,赶上府里公宴。

他一介闲职,自是不敢进去讨骂,只能往回走。

到渡口时,船仆人不知道主人这般早回,已经缆船在浔阳楼下,自去了楼中歇脚。

黄文炳左右也无事,信步且去上了二楼,就当是闲玩一回。

上得二楼,凭栏眺望,心情不错的他,看到墙上又题了诗,不禁细细看了起来。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待看到那最后两句时,黄文炳面色大变,一声惊呼,脱口而出。

“这,可是反诗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