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王爷收敛点,王妃她名震江湖 > 第128章 皇帝:朕要看着你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孤家寡人的

太子册封大典因绥疆战事紧急而免了,皇帝本想把祭告天地宗庙的仪式也一起免了,但几个御史站出来谏言反对,说这样太子名不正言不准,将来恐惹人诟病。

皇帝无奈,只能命内务府准备太子祭祖的仪式。

祭告仪式当天,萧决岭头戴紫金冠,身穿明黄色蟒袍,腰间束着一条白玉腰带,腰带正中镶着一颗硕大的蓝田美玉,在册封礼官的带领下,他先是进宫拜见皇帝,后又在皇帝的带领下,一同去了太庙。

太庙前,萧决岭在铜盆中净手洁面,神情专注虔诚,每一个动作都极为慎重,以示对祖宗的敬畏。

随后,在礼官的引导下,他步入太庙,太庙内香烟袅袅,在礼官额注视下,在祖宗牌位面前恭敬上香,三跪九叩,口中念念有词,向祖宗表达敬意,祈求祖宗保佑。

礼毕,萧决岭起身,接过礼官呈上的酒盏,将酒缓缓洒在地上,以敬祖宗。

最后再由礼官宣读皇帝册封圣旨,萧决岭接过圣旨,祭祖仪式宣告完成。

随后,礼官和侍候的宫人们退出太庙,太庙内只剩下皇帝和萧决岭二人。

皇帝跪在前面,萧决岭跪在他身后半步的地方,身姿挺拔,倒比病弱的皇帝更多了几分威严。

“太子之位是你的了。”皇帝缓缓开口,“当年钦天监说你是祥瑞,能保家国昌盛,今日朕也算是顺应天意,立你为储君,朕希望你真的能开疆拓土,保东弈万世太平。”

“儿臣多谢父皇。”萧决岭假装没听懂皇帝语气里的嘲讽,“但儿臣保不了国家万世昌平,儿臣能做到的,只有活着的时候铲除一切潜在的隐患,不愧对皇室列祖列宗。”

“你...你真的要赶尽杀绝吗?启儿他——”

“父皇,儿臣一直想问您一个问题。”萧决岭打断了皇帝的话。

皇帝皱眉,问:“什么?”

“怀王兄到底有什么好的,即便现在他都谋反了,您还想着我能留他狗命?”困扰萧决岭多年的问题终于问出口,他一时间轻松了不少。

然而皇帝却陷入了良久的沉默,为什么?

萧决启前番种种确实大逆不道,换到别人身上,可能已经死了一百次一千次了,但萧决启为什么没有呢...

“哪有什么为什么,你若是朕,也做不到一碗水端平的。”

萧决岭失笑,是啊,谁能做到一碗水端平,皇帝偏心偏到了骨子里,他难道就不会吗?

“是,儿臣也许也做不到,所以儿臣不会生那么多儿子,一个足矣。”没有最好,他还懒得费心思教导。

“一个?”皇帝仿佛听到了什么笑话一般,骤然失笑,“你是想告诉朕你不选妃不纳妾?一辈子守着那个罪臣之女?”

萧决岭没说话,皇帝见状又说:“你还是太天真了,等你真正坐上皇位,坐拥天下,掌控所有人的时候,不会再甘心只守着一人的。”

“即便你能保持初心,朝臣们也不会放过你,后宫也是前朝的一部分,这么大一个香饽饽,那些人会放过吗?”

“到时候会有无数人把绝色送到你面前,你能守路晚岑一年、两年、三年,那五年,十年,二十年呢?”

“明王啊,在巨大的权力面前,没有人能守住本心的,你看看列祖列宗,哪一个不是后宫佳丽三千?”

“所以他们最后都成了孤家寡人。”萧决岭缓缓开口,“辜负的人太多了,便走上了孤独终老的结局。”

“父皇不也是吗?”

“辜负了皇后,辜负了贵妃,辜负了我母妃,辜负了后宫所有依附于你的女子,所以现在父皇身边,空无一人。”

面对萧决岭的嘲讽,皇帝难得没用动气,只是低声慢慢道:“你如此笃定,那朕就睁眼看着,看你是如何辜负路晚岑,是如何跟朕一样,跟列祖列宗一样,成为孤家寡人的。”

话毕,皇帝也站了起来,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太庙。

萧决岭盯着祖宗牌位看了许久,然后才起身离开。

他出去的时候,皇帝的仪仗已经不见了,他也坐上轿辇,径直出了皇宫。

只是他没有回王府,而是先去了兵部。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押运之事,他给兵部尚书段锡达下了死命令,若是敢出半点岔子,他立刻发落了他。

从兵部离开,他又去了军中,后日便是出征的日子,他要去军中同岳三奎商议调遣将士的事。

岳三奎早就得了消息,早早就把手下可用之人拟好了名单。

除了梅二和两个后起之秀,他手下还有好几个老将能堪大用,萧决岭粗略看了一眼,便定下了。

加上护国公的长孙白宣瑜,林林总总一共敲定了十六人。

定下这些,萧决岭准备回府,可不巧,副统领李白瑕却来了。

萧决岭挥退了岳三奎,跟李白瑕单独说话。

李白瑕也不墨迹,直接道明来意,“今日收到家父飞鸽传书,家父得知殿下要亲征绥疆,让在下交给殿下一个人。”

萧决岭蹙眉,“谁?”

李白瑕说:“当初薛老将军手下的林副将,当年机缘巧合之下,家父收留了他,这些年一直没有断了联系,家父知晓路姑娘的身份后,便让在下把他交给殿下。”

“林副将是绥疆战场的老将,有他在,殿下不管是要平怀王之乱还是远征北延,都不会有太大的阻碍。”

对于李白瑕的话,萧决岭说不震惊是假的,他沉默了片刻才开口,“侯爷苦心,孤王拜谢。”

......

当天夜里,萧决岭亲自去了一趟梅府,他离京这段时间,朝堂上的事还需要一个稳妥的人给他盯着。

军中有管睢和李白瑕坐镇,兴不起乱子来,但朝中别有用心的人还不少,若是不盯紧了,指不定闹出什么乱子来。

梅桢和梅颂是最好的人选,一个是皇帝倚赖的重臣,一个是颇受瞩目的朝廷新秀,有他们在,他才能放心离京。

这年四月春来,太子率十万大军亲征绥疆平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