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丫鬟日常,从粗使到一等那些事儿 > 第112章 回到京城

丫鬟日常,从粗使到一等那些事儿 第112章 回到京城

作者:凭阑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2:23:07 来源:小说旗

一晚上,想着这些事情,盛夏都没有怎么睡好。

第二天,她像平时那样收拾整理好,又扶着杨氏上了马车,看着唐元景也上了马车。

盛夏就忍不住暗自观察起唐元景的神态来,想看看能不能看出唐元景究竟打算干什么。

只是却也没有看出唐元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看起来和平常并没有什么区别。

其实唐元景有什么动作,也不是她一看就能看出来的。

她的这种暗中观察,也只能是自己安慰自己了,不可能有什么用处。

在回过神以后,盛夏也想明白这一点了,只觉得自己是糊涂了。

便不再暗中观察唐元景的神态,但是心里面却也放不下心。

所以一路上,盛夏是一直都提着心,总是担心要发生什么事。

不过等到一路都走到京城了,也没有发生什么事情,盛夏才总算是放心一些了。

她是什么名牌上的人?不过就是一个丫头!又不是什么重要的人。

唐元景就算当时因为被她折了面子,一时间觉得气不过,放了几句狠话,觉得她不可能得偿所愿,一定会后悔。

但是既然说了不会仗着身份逼捧墨,也不至于会说话不算数 ,对着他们这些奴才,都还要私底下动手脚。

只是转而又想到,唐元景私底下不动手脚,却也觉得捧墨会不愿意这门亲事,一副她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样子。

盛夏心里面又忍不住猜忌起来,该不会还有什么她知道的事情吧!

要不然的话,唐元景为什么要说捧墨日后有更好的选择,不会再愿意这门亲事。

一下子,盛夏心里面不由得又开始七上八下起来了,没个安稳的时候。

于是就在盛夏的这种心态下,一行人从安城出发,又走了几天,终于到京城了。

大公子唐元嘉领着人,亲自来城外迎接杨氏。

看到人到了,赶紧就骑着马来到杨氏马车跟前。

然后从马上下来,躬身行礼:“儿子给母亲请安!母亲一路辛苦了。”

杨氏听到长子唐元嘉的声音,倒是也高兴。

终究是十月怀胎的亲儿子,哪里就能够不疼爱了?

“是元嘉来了?快起来,来马车让我好好看看,我们母子也说说话。”

听到这个话,唐元嘉便示意一旁跟着的小厮把马牵走,自己就上马车。

“见过大公子!”,正在马车里面服侍杨氏的清芙、盛夏,赶紧就给唐元嘉请安。

“不用多礼!”,对着两个请安的丫头吩咐了一声以后,唐元嘉就坐到杨氏身边,又叫了一声,“母亲!”

杨氏点点头,就问道:“元嘉,你怎么来城外了?我还以为你跟着你父亲正忙着呢!”

唐元嘉道:“儿子听说母亲要到京城了,特意出城来迎接!”

杨氏便欣慰道:“你这孩子有心了!对了,元景回京参加你父亲的登基大典,刚好和我碰上了,现在也在队伍里面,正在外面骑马,你见到了没有?”

“我刚才骑马过来的时候,看到二弟在队伍里面了。”,唐元嘉笑着回话,“只是急着过来给母亲请安,还没有来得及和二弟说话!”

杨氏也笑了笑,“这有什么,你们是亲兄弟,还愁没有说话的机会,不过元嘉啊!你弟弟年纪比你小,有时候考虑事情可能不够周全,但是肯定没有坏心,你这个做兄长的,还是要多包容几分,这样我和你父亲也才能放心。”

闻言,唐元嘉眼神不由得一暗,不过倒是也没有表现出来。

而是点了点头,“儿子明白,二弟是我亲弟弟,一些小事,我难不成还会与他计较不成?母亲不用担心,您一路辛苦,进城后还需好好歇息。儿子已经在府里面布置妥当,母亲还是快些随我进城,也好早点儿歇着。”

杨氏满意地点点头,她并没有听出唐元嘉特意说小事不与唐元景计较的用意,只以为唐元嘉是答应她的话了。

便夸道:“还是元嘉考虑周全,我们这就进城吧!你也不用待在马车上陪我说话,也下去骑马吧!你们兄弟之间也好好说说话。”

比起自己留长子说话,杨氏还是更加关心两个儿子之间的关系。

于是在和唐元嘉说了几句话以后,杨氏便就打发唐元嘉下去和唐元景说话了。

唐元嘉也没有拒绝,以杨氏这个态度,他也不可能说得出什么母子之间的亲近话了,继续留在马车里面也尴尬。

他便从马车上起身,“既然如此,那我就先下去了,也好和二弟说说话,问问军中的情况。”

杨氏就笑道:“你去吧!”

唐元嘉下了马车,队伍也抵达城门了。

进了京城,杨氏在马车内,便小心的撩开车窗旁的帘子,看着已经几年没有见到的京城景象,想着刚才唐元嘉表现出来的态度,心情倒是还不错。

却不知道马车后面,唐元嘉和唐元景兄弟两人的气氛,并没有她想的那样好。

两人骑在马上,因为并不在杨氏跟前,并不需要装出一副兄弟情深的模样,甚至都没有打招呼,目光交汇片刻,就掩住各自的心思。

随后就骑马紧跟在杨氏的马车后面,一同骑马进入京城,往燕国公府走去。

现在燕国公还没有正式称帝,住在皇宫并不算名正言顺。

而且前朝皇宫要是不清理一遍,肯定也不放心住进去。

要不然的话,随便一个小宫女、小太监说不定就得是刺客了。

所以燕国公还没有搬进皇宫,而是继续住在燕国公府。

杨氏回京以后,自然也是继续住在燕国公府。

一行人进了燕国公府以后,盛夏她们几个服侍杨氏的丫头,就跟在杨氏身后回了正院。

唐元嘉和唐元景也跟着。

虽然盛夏她们这些丫头,都才跟着杨氏回来,来不及准备什么。

不过既然是回府了,正院里面自然是处处都安排妥当了,肯定不需要像一路上那样,还要盛夏她们这些丫头自己按照杨氏平时的习惯来布置一遍。

杨氏带着唐元嘉、唐元景一到屋子里面坐下,就有丫头过来上茶。

三人喝了一回茶,又说了几句闲话。

杨氏就吩咐道:“你们兄弟别在这里陪着我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等到晚上国公爷回来了,我们一家人再好好吃一顿饭,聚一聚。”

燕国公并不在府里面!毕竟现在因为要称帝的事情,燕国公很忙。

唐元嘉之所以出城去接杨氏,是因为他是晚辈,不能让人觉得他不孝顺,燕国公却不用特意等着杨氏回来。

也是因为现在确实很忙,听到杨氏这样吩咐以后,唐元嘉和唐元景也没有坚持要留下来,两人就一起离开了。

把两个儿子打发离开了,杨氏看着陪着自己回来的一群丫头,就开口吩咐道:“外面的行李应该送进来了,我这里有赵妈妈陪着就行了,你们先去把自己的屋子收拾好,其他的东西该放库房的就放进库房,该摆出来的就先拿出来放一边。”

“只把我日常要用的东西拿过来就行了,其他的先不管!过几天我们应该就要搬到宫里面去了,现在这屋子收拾的也还好,也就不折腾了,等到搬进宫里面以后,再按我平时的喜好重新布置一下。”

“是,夫人。”,领了杨氏的吩咐,几个丫头应了“是”,便就从正屋里面退下了,往她们这些丫头住的后罩房走去。

一路上,还碰上不少粗使丫头、婆子抱着包袱、提着行李这些,正在一件一件的送进来。

玛瑙走着走着,不由得就感慨起来了。

“没想到才三年不在京城了,府里面的变化就这么大,看着连一点儿眼熟的人都没有了,要不是这个院子里面的其他布置看起来还没有什么变化,我都怀疑是我们走错地方了!”

清芷也附和,“可不是!就三年不在京城里面,现在院子里面来来往往搬运行李、包裹的丫头婆子这么多,还真就没一张熟面孔,我原本还想着回京了,就可以见到清蓉、清菱她们几个了,也不知道她们几个现在怎么样了。”

清兰却道:“不对啊!清蓉、清菱她们是和我们一批进府的,后面还又进了几批小丫头,按理说都没有到该放出去的年纪,怎么一个熟面孔都没有了,她们都去哪里了?”

清芙却笑道:“你们在这里猜有什么用?我们这里不是有一个熟悉府里面情况的人,直接问问盛夏不就行了!”

最近这一段时间,玛瑙一般是跟着赵妈妈,清芷和清兰是排在一起,清芙经常是和盛夏一起当值,两个人的关系也算熟悉一些了。

她就拍了一下盛夏,“盛夏,她们几个都好奇院子里面怎么一个熟面孔都没有了,按理说和我们一起进来的那几个清字辈的丫头都还没有到放出去的年纪,更别说后面和你一块儿进正院的那几个丫头,还有在你们后面进来的那一批丫头了,她们都去哪里了?”

心里面烦心事不少,不在主子跟前也不用随时打起精神了,盛夏正想着自己的心事。

再加上她又不是几年没有回来了,不需要回忆往昔,看看几年没有回来了,周围有什么变化。

并没有边走边看的盛夏,被清芙这样一拍,听到清芙的疑问,就下意识的说道:“夫人不在府里面,正院也不需要这么多丫头守着空院子,原本那些丫头年纪大一些的就被放出去配人了,年纪小一些的很多也分到其他各处去服侍了,不过也不是没有留人,就是预备着夫人回来能够马上就有人使唤,怎么可能一个熟面孔都没有?正院也进来了一些小丫头,你们是不是看着生面孔太多了,看花眼了?”

清芙疑惑的周围来来往往搬运行李的丫头、婆子看去,确实是一张熟面孔都没有。

“没看到什么熟面孔啊?不都是生面孔!”

玛瑙也说:“那你们这三年府里面换人也换的太多了吧!全都是生面孔。”

闻言,盛夏不由得一愣。

“没有这样啊!就三年时间,就算夫人还在府里面的时候,也最多进一次新丫头,其他的全都是用惯的丫头,夫人都不在府里面了,府里面还能三天两头的进丫头不成?要这么多人进来干什么?就进来了一批丫头。”

这三年,正院是新添了一些丫头,预备着不会青黄不接,丫头全是一批进来的,到该放出去的时候,就没有懂规矩、又妥帖的丫头服侍了。

但是原本的那些丫头,也并不是都不在府里面服侍了。

毕竟府里面的丫头都是从小在慢慢培养,不可能全部换新人,怎么会一个眼熟的人都没有了?

不过盛夏突然想起来,从她跟着杨氏进府以后,确实就没有看到过一张熟悉的脸。

就算刚才奉茶的那些丫头,也都是生面孔。

只是她想着可能是原本正院的丫头都只剩三等丫头、粗使丫头了,奉茶这种也算比较精细的活计。

什么茶应该用什么样的水,还有要恰到好处的把茶水冲泡出来,都不是伸手就能行的,得常年累月的跟着学,还得有天分,才有可能泡出一杯让人满意的好茶。

哪怕只是把茶水端上来,也得做到走动的时候,手上的托盘纹丝不动。等到奉上来的时候,不管手上的茶盏有多烫,都得神色如常的放上去,同样平时也得训练、学习才行。

所以盛夏想着这些事情,让三等丫头、粗使丫头她们来不合适,不一定就能做好,就从其他地方找了一些懂规矩的丫头过来,也就没有多想。

但是这些帮着从外面取行李、包裹回来,做粗活的粗使丫头、粗使婆子,都一张熟面孔都没有,就不能再用这个理由了。

一下子,盛夏不由得就有些奇怪了。

盛夏赶紧放下自己的心思,开始四处打量起来了。

四处打量一番以后,盛夏就发现玛瑙、清芷、清芙她们确实没有看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