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丫鬟日常,从粗使到一等那些事儿 > 第145章 讨要

丫鬟日常,从粗使到一等那些事儿 第145章 讨要

作者:凭阑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2:23:07 来源:小说旗

原本盛夏还只是随口说几句好听的话,说到后面倒是真的情真意切起来了。

不说别的,要是论起仁厚来,唐元嘉还真是盛夏见过最仁厚的人了。

平时给赏赐大方这些就算了,反正以前燕国公府富裕,所有的主子对奴才都挺大方。

但是其人事情上,也愿意帮忙,就是为人仁厚了。

至少对于盛夏来说是这样子,她没有忘记她能成为二等丫头,就是靠唐元嘉开口了。

而且在此之前,唐元嘉就提醒过她,要小心襄阳公主。

至少比以前只知道哄她,一点儿责任都担不了,现在还戏弄她的唐元景强多了。

主要也是还记着刚才的事,一时间都忘了其他,直接把抱怨说出来了。

直到发现说太多了, 才停下嘴里面的话。

唐元嘉也听出盛夏和唐元景有事了,毕竟盛夏以这种语气说唐元景,要是没个事情,肯定不可能。

所以原本已经不打算问的事情,就又开口了,“平时看你和二弟关系一直不错,难得听你这丫头抱怨二弟,你们是闹别扭了?”

盛夏又是一愣,不明白唐元嘉这个话从何说起,“楚王殿下是主子,奴婢怎么敢跟主子闹别扭,楚王殿下不和奴婢计较,就是奴婢的福气了!”

盛夏心里面有气,再加上也看明白唐元嘉和唐元景这对兄弟关系不会太好,倒是直接把心里面的怨气说出来了。

唐元嘉感受到这股怨气,就又问道:“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你给我说说,你大晚上都跑到这里来,肯定是受委屈了,给我说说,我看看能不能替你解决了。”

盛夏抬头看了他一眼,心里面生出来一股把事情说出来的冲动了。

倒不是她才吃过亏,就马上没记性了,又毫无保留的相信唐元嘉。

只是盛夏发现这也是一个机会!

虽然说又在唐元嘉那里吃过一次亏了,但是因为觉得是丫鬟身份,才让她受到这个侮辱了。

盛夏对于权势地位的向往,还是没有发生什么改变。

现在想着唐元嘉和唐元景不和,而且不知道为什么,盛夏其实能够感受到,唐元嘉对她和一般丫头不一样,比较纵容一些。

就像听到她因为没有能够成为二等丫头哭,就想办法让她成为二等丫头。

当初匆忙逃离京城的时候,也没有嫌弃她是拖累,只顾自己离开,而是把她带着一起了。

要不然的话,她都得和府里面其他人一样,丢掉性命了。

盛夏咬了咬嘴唇,就开口说道:“其实今天楚王殿下并不是第一次找奴婢了,当初楚王殿下成亲之前,就说想要讨奴婢到他身边去,后面因为襄阳公主的插手,奴婢和捧墨定下亲事了。”

“后面回京的路上,楚王殿下又找过奴婢,还是想要把奴婢讨到他身边去,奴婢既然已经定下亲事了,自然是开口拒绝楚王殿下了,楚王殿下很生气,说奴婢一定会后悔。”

“今天楚王殿下又找到奴婢,说是捧墨和周姑娘定下亲事了,问奴婢后不后悔,言语间十分不好听,我一时间心里面不好受,不知不觉就跑到这里来了。”

凭借着本能,在有些地方避重就轻,但是也算把事情前因后果都说了以后,盛夏就抬头看向唐元嘉,想要观察唐元嘉的反应。

“原来是这样!确实是元景太过分了”,唐元嘉听完,说了一句唐元景的不是以后,心里面倒是也升起一个主意来。

“只是元景既然几次开口想要把你要到身边去,肯定不会就这样算了,你就算不愿意,只要元景和母亲开口了,母亲肯定也会把你给他,要是元景对你好也就算了,看你这个样子,元景对你的态度也不怎么样,日后倒是免不了要受委屈了。”

“太子殿下,那我应该怎么办?你就帮帮我吧!”,盛夏愣愣的说着,应该这个时候说,并且也在她预料之内的话,但是心里面总觉得哪里有点儿不对。

“不如我向母亲提议,让你到我身边来吧!在我身边,元景总不至于还把手伸这么长。你愿不愿到我身边来?”,唐元嘉笑着说道。

盛夏心中一喜,但是又觉得有点儿奇怪。

事情也太顺利了吧!甚至都不用她明示暗示,唐元嘉就主动这样开口了。

不过她等的就是这句话,虽然心里面很疑惑,盛夏还是说道:“太子殿下对奴婢一向好,奴婢自然是愿意,只是会不会对殿下不好?”

“不用担心,这不是什么大事!”,闻言,唐元嘉就开口安抚起来,“不过我也需要找个合适的时机跟母亲说,至少要等元景离京以后,省得元景闹出什么事情来,你先等几天。”

“奴婢知道了!”,盛夏连连点头,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只要唐元嘉开口把她要过去,就算是做丫头,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更何况还不一定是做丫头。

唐元嘉看着盛夏的表情,嘴角微微上扬。

盛夏对唐元嘉仁厚的评价,倒是也不算白评价了。

至少对她许诺过的几个人,就唐元嘉这里没有说话不算数。

唐元景带兵出征没有几天,唐元嘉在来给杨氏请安的时候,就说起这个事情了。

“母亲,儿子今天过来,有一事相求?”

杨氏有些疑惑,不知道唐元嘉能有什么事求到她这里。

不过毕竟是亲生儿子,肯定不可能连是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就开口拒绝。

她还是说道:“怎么了,有什么为难的事情?”

唐元嘉就说道:“我身边现在也没什么得用的人,我又要忙着外面的事情,东宫里面一直都是乱糟糟的,想请母亲赐个人给儿子,免得东宫一直这样乱。”

这些话,倒是也不算唐元嘉为了要盛夏在胡说,而是实情。

男主外、女主内,如今男子大多数都是在外面拼搏,很少管家里面的事情。

唐元嘉作为太子,要忙朝廷大事,就更加没有什么时间管这些家长里短了。

以前一家人还住在燕国公府的时候,府里面的事情还有杨氏管,不需要其他人操心。

现在进宫了,东宫也是自成一个体系,并不属于皇宫范围。

里面各种配置和皇宫也差不多,除了在规模上面小一些,正常皇宫有的东西,东宫里面都有。

对外,都是按照朝廷文武官员的来配置。

就像朝廷里面有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这些官职,在东宫里面就也单独设置太子三师、三少,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少保与太子宾客这些官职,各掌对太子的辅导教谕。

和朝廷上那些官职的职责差不多,只是从对皇帝负责,变成对太子负责。

并且东宫下面所设置的詹事府,也是类似于朝廷里面的尚书省,在各种职责上面十分相似。

东宫下的左春坊设置左庶子、中允、司议郎这些官职,这些官员的职责是掌侍从、赞相礼仪,驳正启奏、监省封题,印署覆下太子令书,送詹事府,这些人所要做的事情,与朝廷门下省之侍中、侍郎、给事中这些官员做的事情相似。

东宫里面,其左谕德、左赞善大夫的职责是掌教谕、规讽,需要做的事情也与朝廷门下省,左散骑常侍与左谏议大夫这些官员的职责相当。

东宫下属的崇文馆,掌管着东宫的四库图书,职责也与朝廷的秘书省类似。

除了文臣上面的设置,在武将上面,东宫也有左右卫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左右监门率、左右内率这些官职,这些武将分别统领着东宫兵仗羽卫、巡卫这些人马,在职责上面与朝廷设立用来守卫京师、宫禁的十六卫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从守卫宫禁变成守卫东宫了,指责是保证太子的安全。

哪怕是日常生活上面,东宫所设立典膳局、内直局、典设局这些地方,在职责上面也与朝廷上设立的尚宫局、尚食局、尚药局、尚衣局、尚辇局、尚舍局掌管皇帝的衣食住行差不多,掌管着太子衣食住行。

简单来说,东宫可以称为小朝廷的,朝廷上有的配置,东宫里面全都有。

目的就是让太子能够以储君身份熟悉政事,并且身边的人也能担得起对应的责任,确保遇到太子突然登基的事情,不会出现什么手忙脚乱的情况。

太子是要继承帝位的人,这些事情都得平时熟悉,而不是到时候临时抱佛脚。

对内,其实东宫后院和后宫也差不多,该有的东西都有,只是可能在称呼上有差别,数量上面也要少一些。

这种情况下,东宫的事情,肯定就不好让杨氏继续管了。

毕竟东宫设立的目的,就是培养一系列太子得用的人,等到登基的时候能够马上接手,各个方面都不会出什么差错。

东宫的属臣好选,有本事、又支持太子的人就好,反倒是并不算重要的东宫后院,因为是太子日常起居的地方,最重要的是信得过,没有那么好选合适的人来伺候。

偏偏唐元嘉当初是匆匆离京,身边的人一个都没来得及带。

虽然说怎么都不会缺人伺候,但是那种既能够得他信任,又得用的人,肯定是一个都没有。

在这上面,他都还比不上唐元景。

唐元景只能说是后院没有做主的人,襄阳公主担不起当家主母的责任,要另外找一个可以和其他府邸交际的人。

但是得用的奴才这些,肯定还是不缺。

唐元嘉却是不但没有来得及娶妻,原本的那两个通房因为没有带离京城也没了,后院可是不但没有和其他人交际的女眷,身边就连一个得用的奴才都没有。

杨氏也想到这一点了,倒是有些心虚自己的疏忽。

只想着次子这里要找个贴心人,忽略了长子这里也需要。

在这种心情下,唐元嘉又只是想要一个人过去主事,杨氏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现在到处都是乱糟糟的,我倒是忽略你那里了,你想要一个奴才过去帮着整顿一下东宫,我让赵妈妈过去帮衬你一段时间?回头有空了,再把各家闺秀都叫过来,给东宫选两个好的。”

“赵妈妈是母亲这里最得用的了,儿子哪里好让赵妈妈去我那里?”,唐元嘉的目的是盛夏,自然是赶紧拒绝了,“就让盛夏去我那里吧!”

“盛夏?”,杨氏有些迟疑,她倒不是舍不得一个丫头,但是唐元嘉主动开口提一个丫头的名字,她总要把事情问清楚,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做母亲的,容不下自己儿子被一个丫头骗了。

做主子的,也容不下奴才心大,自己去勾搭爷们。

“你怎么想到要盛夏过去了?这丫头平时在我这里也不算最出挑,你那里真的是缺一个得用的人,还是想要这个丫头。”

唐元嘉笑了笑,“我那里确实是缺一个得用的人,不过我要盛夏过去,也是有原因的,这丫头原本被母亲定给二弟身边那个捧墨了,偏偏前段时间周姑娘看上捧墨,还主动在父亲面前说起这个事情,父亲定下周姑娘和捧墨的亲事,这个丫头倒是没有着落了。”

“要是一般的丫头也就算了,日后再指一门亲事就行了。偏偏当初在府里面的时候,全靠这个丫头及时过来报信,我才能即使离开国公府、离开京城,看到这个丫头没个着落了,心里面也是不忍心不管。”

“盛夏这个丫头和捧墨也定下亲事了,还是我定下的?”,杨氏一怔,没有马上开口说话。

对于捧墨和周姑娘的事情,因为周将军的地位在那里,杨氏倒是也知道。

不过关于盛夏和捧墨的亲事,哪怕她原本知道,在唐元嘉今天提起来的时候,她也没有想起来。

杨氏一天天事情太多了,就连外面那些大臣、诰命的事情,都得让丫头记录在册,有需要的时候翻册子,才不会忘记。

身边服侍的丫头也是几年就一换,又不是什么重要的人,哪里有那个精力与心情去记这些丫头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