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丫鬟日常,从粗使到一等那些事儿 > 第152章 父母

丫鬟日常,从粗使到一等那些事儿 第152章 父母

作者:凭阑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2:23:07 来源:小说旗

盛夏抿嘴一笑,没有把手上的活计交出去。

而是一边帮着唐元嘉换家常衣服,一边说道:“殿下,干这点事情,哪里就能累着我了?你不用担心,我心里面有数。”

盛夏也不是非要帮着唐元嘉换衣服,而是她发现她做这一类关心举动的时候,唐元嘉的心情明显要更好一些。

她现在无依无靠,能够靠的只有唐元嘉,无论是为了现在日子过得好,还是为日后继续往上爬着想,她肯定和唐元嘉的关系越亲近越好。

这种不费什么事情,就能让唐元嘉高兴一些的举动,盛夏自然不介意多做一些了。

果然,唐元嘉也不再坚持,就由着盛夏给她换家常衣服。

换好家常衣服,两人就对坐着喝茶了。

盛夏这个时候才开口询问道:“殿下,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早,下午也不用出去了?”

唐家尽管称帝了,但是外面还有好几股势力盘踞,也就不可能就高枕无忧了。

在外面领兵打仗的就算了,就算留在长安的人,不但需要想办法稳定朝堂上的局势,安抚治下的百姓,另外还要准备粮草,以及征兵这些,同样是很忙。

以前唐元嘉回来的时候,一般最早都是快天黑了,很多时候还要更晚一些。

今天还没到午膳时分就回来了,确实有些奇怪,盛夏就想着要问问。

唐元嘉看着盛夏,就说道:“今天外面没有什么事情,刚好我有事要和你说,就先回来了。”

盛夏一愣!

唐元嘉虽然说的轻松,面上表情也不算凝重,就像是普通闲谈,看起来不像有什么大事发生,但是盛夏可不敢这么想。

不管外面有没有事情,能让唐元嘉中午的时候回来,特意和她说的事情,肯定不会是小事。

于是盛夏便问道:“殿下有什么事情要和我说?”

“不急,马上就要用午膳了!等用了膳,我们再说吧!”,唐元嘉却没有马上说。

盛夏心里面就更加没有底了,只是唐元嘉不说,她也不好马上追问。

就只能笑着道:“也好!正好我吩咐下面准备了羊肉锅子,殿下就爱吃这一口,等会儿多用几口。”

午膳很快就被提来了,羊肉锅子也合了唐元嘉的胃口,他倒是用了不少。

只是盛夏记挂着唐元嘉要说的事情,不知道唐元嘉究竟是要说什么,没有心情用膳,并没有用多少。

两人用完膳,看着宫女把午膳提下去,又上了茶。

唐元嘉也不等盛夏继续询问,总算是开口说了。

“我本来是想着你听了这些事情,不一定还有心情用膳,才想着让你先用了午膳再说事,没想到你一直记挂着这个事情,也没有用好午膳。”

“早知道我刚才就不应该先提要跟你说事了,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你父母,你还记得吧?”

父母,盛夏自然记得。

只是突然提起父母,又有什么事…………

京城,穷人居住的甜水巷。

甜水巷是京城里面穷苦老百姓聚居的贫民区,哪怕是在京城这个天子脚下,里面的环境也不算好。

并不算大的地方,挤着许多低矮狭小的房屋,屋子与屋子之间的巷子也都很窄小,很多时候人从中间经过,都得侧着身子才行。

甚至有时候还没有走进去,就能闻到里面的臭味儿,以及扑面而来的嘈杂声。

等到走进去了,就更能见到这些像羊肠一样的窄小巷子里面,各种污水横流,里面还夹杂着一些不明物,让人都不好下脚,生怕一脚踩下去,就把鞋子弄脏了。

现在巷子外面,就有一个姑娘,看着面前污水横流的巷子,几次往里面抬脚,都落不下脚。

不过这是对外人来说,对于居住在里面的人来说,其实已经习惯这样的日子了。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抬脚就进去,有些顽皮的孩子,还在里面跑跑跳跳,根本就不怕踩到污水了。

当然,要是被正在井边洗东西的母亲、祖母这些人看到了,肯定也免不了一声训斥。

“你们给我好好走路,跑什么跑,溅一身泥点子又得洗,真是给我找些事,再不听话,你们就自己洗。”

“二丫,你这死丫头在一旁干站着干什么!还不快把你弟弟拉住,等你弟弟摔倒了,看我不揭了你的皮。”

“狗蛋,快把你弟弟带回去,别让他在外面乱跑了,等会儿娘就回来给你们做好吃的了。”

只是就算被训斥了,这些孩子也很少会听话就回去,只是又一窝蜂的跑到其他地方去了。

正在井边洗东西的母亲、祖母这些,不由得就笑骂一声,“真是越大越不听话。”

不过也没有去管,谁家的孩子不是这样长大的?等到长大了,也就懂事了。

他们一天到晚要为生计忙碌,还真没有什么时间管孩子,能够每顿给口饭吃,把孩子拉扯长大就不容易了。

眼下正是做晚饭的时候,大家正忙着呢!哪有时间去管不听话的孩子。

因为大多数人家都只有一两间屋子,所以都是在外面井边洗菜、洗衣服这些,然后再直接把用过的污水倒在一边。

这也是造成巷子里面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原因。

也不是没有讲究一些的人家,但是大部分人家都这样,巷子里面的环境自然也就这样了。

虽然说这里环境不算好,但是住在这里的人家,大部分还是很满意自己的生活。

正所谓京城居,大不易!

不管家里面是一间屋子还是两间屋子,他们总是在京城有屋子,算是扎下根了。

所以眼下井边也挺热闹,就算大家手上忙个不停,有时候还要吼两句不听话的孩子,或者说些家里面不如意的事情,但是也是在热热闹闹的说着闲话。

这不,看着一群孩子被骂着跑开了,正围在井边洗东西的一群妇人,就开始说起其他闲话了。

“盛家的,你们家耀先不是说在看媳妇了吗?看上谁家闺女了?定下来没有?”

年纪已经长上不少的盛母,依旧是一身洗的发白的粗麻衣服,脸上饱经风霜,还带着愁苦之色。

不过曾经还能看出一两分昔日美貌的脸庞,在穷苦生活的摧残下,现在是一点儿都看不出来了。

现在听到有人和自己说话,脸上的愁苦也不减。

“看得是旁边桂花巷李家的闺女,我们家看这个闺女倒是好,他们家知道我们家耀先读过书,心里面也愿意,就是聘礼上面要十两银子,还没有定下来!”

听到这个话,就有人惊讶起来了。

“十两银子?李家胃口也太大了吧!谁家娶媳妇不是二三两银子的聘礼就行了,他家闺女难不成是天仙,竟然要十两银子?”

也有人不认可这个话,“十两银子也不算多吧!我们甜水巷的姑娘是两三两银子就行了,可是这李家不是桂花巷的?桂花巷住的那些人,可比我们强多了,家里多少都有一个小院,闺女也只在家里面做些针线活,不像我们就一两间屋子,闺女天天抛头露面,什么事情都要做,那种人家的闺女,要十两银子做聘礼也正常。”

这下子就有人替盛母发愁了,“照你这么说,李家要十两银子做聘礼也不算过分,但是盛家的凑这么多银子,可就不容易了。要不然还是另外找一个姑娘吧!我们这样的人家,还能攀上那些好人家的姑娘不成?”

盛母也是在发愁这个!

十两银子的聘礼尽管不少,但是她给自家儿子找的是家里面有些家底的人家。

既然是有家底的人家,在聘礼上面要的多一些,盛母也不是没有准备。

十两银子,靠着她和家里面的男人想要挣出这笔银子,还要管一家人的吃喝,是不怎么容易。

可是她有闺女啊!

闺女在大户人家做丫头,每个月都有月钱,吃喝又是府里面的,月钱都能省下来。

原本盛母想得是,大女儿听话,一直记挂在家里面,想方设法都要托人往家里面送银子。

就算现在嫁人了,不再像以前那样给银子给方便,但是回家也方便不少,每次回家多多少少也要给几百个钱。

到时候她对着大女儿哭一哭,说说自己的难处,大女儿怎么也要想办法给她凑几两银子。

至于二女儿、小女儿,虽然不像大女儿那样孝顺,早些年她找过去的时候,这两个丫头片子都是一个钱都不愿意出,同样是在嘴上哭穷,把她给敷衍过去,让她后面都不乐意去找这两个丫头片子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对于这个情况,盛母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自家女儿,在如今这个时候,做父母的想要拿捏,实在是太容易了。

只是家里面那个时候盛夏有大女儿送回来的银子,并不是就过不下去了,她在态度上才没有十分强硬。

反正银子隔三差五的送回家,还是直接留在女儿那里,等到她要用的时候,再想办法一块儿搜刮了,其实区别也不是很大。

对着这种心思比较多的两个女儿,盛母觉得反而一开始放松一些,等到最后一次多要些银子,还要更加合适一些,省得三天两头都要闹。

反正她可是这两个丫头的亲娘,她要是真的不管不顾的闹起来了,她就不信这两个丫头真敢不出银子。

只是盛母打算的好,却没有料到二女儿跟着主家出京了,小女儿又因为燕国公起兵的事情,跟着燕国公府其他的奴才一块儿被砍头了。

现在只靠在大女儿那里哭穷,搜刮来的银子,显然是不够聘礼。

但是听着其他人让她换户人家,这种要十两银子聘礼的人家,他们家攀不上,盛母心里面也不高兴。

他们家耀先长得一表人才,又读过书,想要找一个好一点儿的闺女做媳妇怎么了?

什么就叫他们家攀不上?盛母就想和人理论一番。

“你这话什么意思,我们家耀先怎么就攀不上了?”

“盛家的,你怎么不识好歹?不是你自己说聘礼不够!”

“聘礼不够,我们家自己知道去凑,用得着你来多管闲事?”

“自己去凑?还不是搜刮闺女,我就没见过你这种人,也不担心闺女过的不好。”

一下子,原本还说着闲话的两人,就吵了起来。

正在这个时候,刚才在巷子外面一直下不了脚的姑娘,也还是走进来了。

她一边巷子中穿行着,一边用手帕掩着口鼻,脸上露出嫌弃的表情。

“这都是什么破地方,盛夏这丫头也够心狠,自己在东宫吃香的喝辣的过好日子,倒是一点都没想过家里面其他人还在过苦日子,难怪能踩着我的功劳往上爬。“

很快,人也从巷子里面出来,走到井边了。

看着围着井边一群在洗各种东西的妇人,就问道:“你们可知盛家在哪里?”

盛家?

围着井边洗东西的一群妇女,就把视线看向正在吵架盛母了。

盛母也反应过来,赶紧在身上把手上的水擦了一下,也顾不得和其他人的争吵了,就迎了过去。

“姑娘是要找我家?”

“我是找盛家,就是有女儿被卖进大户人家做丫头的盛家,你是盛家的人?”,来人瞟了一眼盛母,眼中有些惊疑不定,拿不准自己有没有找错人。

盛母一听,倒是喜出望外,“姑娘是我家丫头在府上的好姐妹,受我家丫头的托付,给我家送东西的吧?”

盛家大女儿时常托人送东西回来,盛母也不是没见过类似的场景。

只是以前都是来的婆子,现在突然来个姑娘,才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但是听到有女儿被卖进大户人家做丫头,顿时也反应过来了。

想着是来给自家送东西的人,盛母也热情起来。

来人反倒是有些没有反应过来,但是也点了点头,“我有事要和你们一家说,可否找个说话的地方?”

盛母也不觉得意外,眼前这姑娘手上并没有提东西,想必替闺女捎回来的东西是银子。

送银子的事情,自然不能在外面说。

“我家就在前面,姑娘要是不嫌弃的话,就跟我去家里面坐坐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