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丫鬟日常,从粗使到一等那些事儿 > 第159章 楚王回京

丫鬟日常,从粗使到一等那些事儿 第159章 楚王回京

作者:凭阑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2:23:07 来源:小说旗

在要不要过去打扰这个事情上,考虑了一会儿,盛夏还是决定过去。

细水长流的感情,也是感情。

盛夏现在是真的很关心唐元嘉。

她走过去,轻声唤道:“殿下。”

唐元嘉这才转过身来,脸上带着一丝明显的疲惫。

显然不管刚才在思考什么,终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盛夏走到他身边,关切地问道:“殿下,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唐元嘉微微摇头,说道:“没什么大事,只是一些琐事罢了,我心里面有数,你不用担心。”

只看唐元嘉的样子,也不像没事,盛夏自然不会相信这些话。

她走过去,握住唐元嘉的手,柔声说道:“殿下,你看你这个样子,像是没有什么事情吗?究竟有什么事情,你就说出来吧!就算我帮不上忙,可是烦恼说出来,就没有那么烦恼了。”

“你这是什么歪理?”,唐元嘉脸上总算是露出一分笑意来了,“烦恼怎么可能说出来了,就没有那么烦恼了,只怕还得让你也跟着烦心。”

盛夏不依,直接就反驳道:“殿下怎么不相信,我真没有说胡话,有时候心里面烦着什么事情,就算没有解决办法,只要说出来了,心里面就要轻松不少。”

唐元嘉摇摇头,“你不用担心,这些事情我能解决!”

“我并不是担心这些事情,殿下没有办法解决,我自然是相信殿下的!”,盛夏一脸正色的看向唐元嘉,“我只是担心把这些事情闷在心里面,会闷坏身体。”

听到盛夏只是关心自己的身体,而不是担心其他,唐元嘉看着盛夏,眼中闪过一丝感动。

从祖母去了以后,身边就没有什么人,会这样纯粹的关心他了。

他将盛夏拥入怀中,低声说道:“有你在身边,真好。”

盛夏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哪怕屋子里面没有外人,也轻轻推开唐元嘉。

然后才说道:“殿下,你有什么烦心事,不愿意跟我说也行,只是莫要忧心过度就好。”

唐元嘉这一次倒是没有再坚持说没有什么事情了,“真不是什么大事,是楚王已经把最后一个由叛军占领的地盘蜀中也收复了,马上要回京了。”

“这些年楚王剑指东宫也不是秘密,他回京了,我和他必有一争,我就是在想着这些事情,不过你也别太担心,我也不是没有准备。”

“楚王要回京了?”,听到这个消息,盛夏也有些惊讶,同时也有些明白唐元嘉在烦恼什么了。

这些年,她管着不少事情,对内管着东宫内务,对外管着由东宫一手建立的慈善院。

不管是在消息灵通程度,还是个人眼界上面,都比以前做丫头的时候要强上不少。

对于朝廷大事,灵敏度也就要高上不少。

这三年,楚王一直都在外面打仗,并没有回过京城。

现在楚王收复所有地盘,带着这么大的功劳回京,对于东宫来说,确实是一个威胁。

功高盖主的话,也不是说说就算了!

就算普通情况下,那些战功赫赫的将军,都不一定会服气皇帝,更别说是太子了。

楚王唐元景还是唐元嘉的亲兄弟,就更加不可能服气了。

等到回京以后,必定会有动作。

并且这个事情还为难在就算唐元嘉对唐元景的心思有数,却不好先有什么动作。

毕竟为君者,必须得有容人之量。

如果未雨绸缪,就是不能容人。

唐元景现在确实有功于大燕,应该得到功臣应有的待遇。

在唐元景尚无什么举动的时候,唐元嘉先出手,放在其他人眼里面,就是太子不能容人,不是明君的样子了。

所以唐元嘉的这些担心,在唐元景尚未正式做什么之前,连对着那些东宫属臣,都不好多说什么。

这些东宫属臣虽然是东宫一系的人马,却也是臣子,不是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了。

要是觉得自家追随的主公不是什么能容人的明君,未必就不会有其他心思。

放在皇帝和皇后眼里面,也是太子容不下弟弟。

都是亲生儿子,觉得小儿子吃亏了,说不定就会偏向小儿子。

这种情况,对于唐元嘉来说不是好事。

但是什么都不做吧!就算暗地里面也有其他准备,也显得有些被动。

对着这些事情,也难怪唐元嘉心里面觉得烦了。

储君这个身份,说起来尊贵,只是非君非臣,其他人要拿对君王的要求来要求他,却又没有君王说一不二的权利,做事顾忌颇多,还真不是那么好做。

也难怪从古至今,很多太子都是难得善终。

想到这些,盛夏也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看到盛夏这个样子,唐元嘉倒是觉得好笑起来了。

“你叹什么气?我不是说了,我已经有准备了,现在也只是想到我们兄弟二人终于走到这一步,心里面有些感慨罢了!其实我们小时候还是很好,到时候也不知道父皇和母后得有多伤心。”

储位之争,只要开始了,就是只有死一个才能真正停下来了。

唐元嘉对唐元景,哪怕因为当初晋中起兵的事情,心里面就已经有隔阂了。

这些年,他在唐元景身边也安插过人手,知道唐元景私底下的想法和动作,这个隔阂不但没有消散,反而是越来越严重了。

但是想到兄弟两个人走到这一步了,还是有些感慨。

唐元嘉和唐元景兄弟两人,在小时候也不是没有关系好的时候。

两人年龄相仿,又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就算那个时候不是养在一处,一个养在祖母那里,一个养在母亲那里,祖母和母亲关系还有些微妙。

但是两人不管放在哪里,都是亲孙子、亲儿子,哪怕对着自己养的那个孩子更心疼一些,也不是就不疼另外一个了,怎么也不会故意离间两个孩子之间的感情。

那个时候还是燕国公的皇帝对两个儿子也是都很疼爱,干什么都是带着两个儿子一块儿,所以兄弟两个人的感情还是不错。

只是随着两人逐渐长大,不再像小时候只听父母亲人的话,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再加上身份转变,关系就越来越差了。

唐元景作为次子,一直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比唐元嘉差,就因为晚出生两年,就永远得居于唐元嘉之下。

家里面还是国公府的时候,爵位得由唐元嘉继承,家里面得到天下以后,不管他在其中出力再多,江山依旧要由唐元嘉继承。

原因不是其他,只因为一个长幼有序,他晚出生两年。

说句实在话,也不止唐元景一个人觉得不服气。

放在其他人身上,也未必会服气。

对于唐元嘉来说,嫡长子继承本来就是自古以来的规矩,他一直以来也是被当做继承人在培养。

在发现唐元景另有心思,对他十分不服气,甚至想取而代之以后,肯定不会觉得唐元景有这个想法也是人之常情。

而是觉得唐元景的心被养大了,才会不知足。

并且要不是父母偏心这个弟弟,从小就让这个弟弟和他接受一样的教导,在很多事情上还要更偏爱一些,这个弟弟也不会心思越来越多。

所以唐元嘉对唐元景并没有像父母想的那样有什么包容的心思,毕竟这个弟弟都在谋算他性命了。

不过就算是这样,想到兄弟两人走到这一步了,唐元嘉也不是不感慨。

对此,盛夏倒是不好说什么,只能担心的看向唐元嘉,“殿下!”

唐元嘉倒是自己先收拾好情绪了,兄弟两人都走到这一步了,感慨归感慨,要说还有多深的感情,也不可能。

“没事!明天朝上还要商量迎接二弟回京的事情,我也要和东宫属臣先商议一下,你先回去吧!”

京城外。

文武百官此刻都在城门外面等着,气氛十分的肃穆。

楚王得胜回京,皇帝下令让文武百官都出城迎接。

于是所有人,就都来城外了。

眼下楚王还没有到,一群人看起来都是肃穆的站着,心里面却是心思各异。

楚王一系的人马,因为楚王这几年不在京,难免会受到一些打压。

现在就想着楚王回来了,又带着赫赫军功,他们的好日子肯定就来了。

至于太子一系的人马,想着楚王来势汹汹,心里面难免也会为东宫的处境担忧。

哪怕是没有明显偏向的臣子,也都想着楚王这一次回京,京里面肯定要起风。

此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传来。

原本还各有心思的文武百官,精神都是一振,知道是楚王的队伍到了。

不管是什么心思的人,不由得都抬头向远方望去。

只见远方尘土飘扬中,旌旗飘扬,甲胄鲜明,一队人马浩浩荡荡而来。

楚王身骑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穿着一身戎装,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等到人走近了,文武百官便都跪下迎接。

“臣等见过楚王殿下,在此恭贺殿下得胜归朝。”

唐元景并没有下马,只是说了一声,“都起来吧!”

然后便骑马进城了。

城里面,也有不少百姓在两边夹道欢迎,毕竟唐元景是得胜而归。

不过唐元景也没有多停留,直到来到宫门外,看到等在那里的太子唐元嘉。

楚王唐元景得胜归朝,算得上是彻底让大燕江山完整了,自然是天大的功劳。

文武百官要出城迎接,唐元嘉这个太子,却也不好没有丝毫表示。

虽然不像文武百官那样要出城迎接,也是等在宫门口了。

唐元景尽管有争夺储位的心思,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也不可能丝毫不给唐元嘉面子,让人觉得他仗着军功就不把太子放在眼里面。

要争夺皇位,名声还是很重要,只能是别人对不起他,而不是他对不起其他人。

所以在离唐元嘉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唐元景就下了马,然后走向唐元嘉。

唐元嘉负手而立,看向朝着自己走来的唐元景,也朝着对方走过去迎接了。

既然名声很重要,如今这个时候,两人肯定都是往好了表现。

等到两人走近了,相互之间对视一眼,里面都是万般思绪。

不过心里面的想法很多,但是接下来唐元嘉还是很是勉励了唐元景几句,一副十分为弟弟回京高兴的样子。

“二弟,你可回来了,这些年父皇和母后也不知道念叨过你多少回,现在你回来了,他们也放心了!”

然后又拍了一下唐元景的肩膀,脸上带着欣慰的笑意,“二弟这几年四处领兵平叛,让我们大燕彻底收复原本七零八落的江山,实在是辛苦了,为兄也为你感到自豪。”

唐元景的功劳毕竟是实打实打出来的,唐元嘉里面就算有再多想法,肯定也不能否认,所以开口就是夸奖。

面上功夫谁都会做,对于宫里面的人来说,维持面上和气,就更加不是什么问题了。

现在这么多人看着,兄弟两人都要表现出自己好的一面来。

唐元嘉一副为弟弟高兴的样子,唐元景的反应也不遑多让,摆出十分谦虚的样子。

“不敢当大哥的夸奖!若是没有大哥在后方筹谋,让粮草供应、兵马补给都十分及时,弟弟哪能这么容易打胜仗?再说了,这些胜仗也不靠我一个人,也是下面的将士勇武。”

当然,唐元景的这些话也不算胡说,冲锋陷阵固然是英勇,是天大的功劳。

留在后方,保证粮草供应,兵马补给,同样也不轻松。

要是后方保证不能及时,就算是用兵如神的将军,也都会输。

毕竟人要吃饭,马要吃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再多的本事也没用。

只是兄弟两人尽管都是在夸对方,嘴里面的话算是言之有物,也只是在做给外人看。

究竟心里面怎么在想,两人都心知肚明,明白不可能真的这样和睦。

甚至面上和睦,都维持不了多久。

毕竟现在天下已定,没有外忧就是内患,接下来就是兄弟两人之间的争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